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举世瞩目。宁波日报从4月1日推出"跨越杭州湾"专栏报道,一直持续到5月1日大桥通车,发稿量达160多篇,字数超百万,并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创新探索,其中读者互动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是对重大工程受众参与方式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国大地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就浙江而言,5月初落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5月底奥运圣火传递到浙江.浙报集团以采访资源共享为机制创新,从"跨海大桥"报道为起点,经过"四川大地震"和"圣火传递"的完善成熟,到"奥运会"的成功运用,践行了"采访资源共享"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去年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程通车,在大桥合龙贯通的时候,我们创作了一个反映大桥建造的广播专题,记录了大桥恢弘的建造过程,解析了大桥建造中的创新技术,讴歌了大桥建设者的创新与智慧。播出以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节目获中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跨海大桥已于今年五一正式通车,目前这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已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一条战略大通道,以日均通车2.4万辆的汽车流量,成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一条交通命脉。作为一名全程参与大桥建设电视报道的记者,我们也  相似文献   

5.
陶克 《军事记者》2011,(3):33-35
2010年12月15日,众人关注的西藏嘎隆拉隧道贯通仪式隆重举行。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媒体参与报道此次重大活动。解放军报社派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网络记者参与这次新闻报道,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报网融合之路,取得了出色的报道成果,收获了丰富的报网融合经验。本期"采编感悟"专栏,邀请参加嘎隆拉隧道贯通报道的5位同志畅谈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6.
这次嘎隆拉隧道贯通报道,有不少创新之处,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找准第二落点开掘纵深新闻嘎隆拉隧道贯通,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在这场传媒大战中,军报怎样才能不炒别人的"剩饭"?陶克副总编带领大家集思广益,最后确立了我们的报道方案:找准第二落点,开掘纵深新闻。  相似文献   

7.
评弹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理、 味、 趣、 细、 技. 评弹五字诀中, "理" 字放在首位. 理者, 贯通也. 一部书目, 要让人听懂, 听明, 一定要从开头到结尾前后贯通,脉络清晰, 一气呵成, 如水银泻地. 为了吸引听众, 书情的推进可以一波三折而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但整个故事的讲述, 必须书路明晰, 情节晓畅. 自始至终贯通一个"理" 字. 这 "理" 字, 既是贯通, 更须使人听了信服,合情合理, 入情入理, 有情有理. 书目中的 "理", 是生活现实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和规律, 是艺术形象给人的真实感觉.  相似文献   

8.
现场直播是当前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形态之一。从"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央电视台开始大篇幅、大时段、大容量地开通直播,并且使直播成为现在新闻频道的常态。宁波电视台近几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进行卫星连线直播报道。2006年,迎战冰雪灾害;2007年,杭州湾大桥贯通;2009年,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宁  相似文献   

9.
吕岸 《视听纵横》2008,(4):81-82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今年5月1日已经顺利实现通车。这个百年梦想的实现,经过了十多年论证,近五年施工,共耗资140亿元,创新了250多项技术,获得了五项世界第一。这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跨海大桥,是宁波和浙江省献给我国改革开放30年和北京奥运会的厚礼。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组织形态经过了"原初共同体——现代性社会——现代共同体"的历程。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共同体与更大的社会之间需要形成长期有机联动,现代共同体必须与社会实现功能互补。在此过程中,媒体扮演着"跨海大桥"的角色,实现了它的联动作用,协调着人的双面性冲突。  相似文献   

12.
《合龙》是一部反映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的专题片,节目创作历时近四年。四年后,《合龙》荣获2007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笔者体会到:真实是这篇重大主题报道超越于技术技巧之外打动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城市广播电台面对"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个历史性进程,其广播新闻怎样才能重点地融入长三角,是我们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表明,长三角的广播电台必须思考新闻重点节目如何与长三角井喷的变化相对接。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个富有意义的历史背景下,去超前地理性思考、富有张力地整合长三角的新闻资源,实施深层面的综合开发,以增强长三角新闻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辐射力。[一]今年6月8日,宁波电台第一次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杭州西湖之声广播电台、慈溪电台联手,同步在几个城市直播了《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6月9日又重点谋划了《宁广早新闻》一个小时的跨海大桥建设主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联动在拓展报道广度、增加报道温度、提升报道高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城新媒体集团将全媒体联动战略作为提升内容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从策划、采访、传播等方面综合发力,通过横向协作、纵向贯通、借船出海,使“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报道实现了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15.
《合龙》是一部反映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的专题片.节目创作历时近四年。今年,《合龙》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杭州湾风雨中的四年耕耘,让我们体会到.真实应该是这篇重大主题报道超越于技术技巧之外打动人的力量。四年来,对真实的坚守,让我们备受煎熬又收获丰硕。  相似文献   

16.
博览     
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喻国明在《论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一文中认为,当前条件下优化党报报道模式可实行四个转变:一、信息流向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向多向贯通的转变;二、内容取舍的唯政治利害倾向向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并重的转变;三、报道角度和报道视点的工作业务特点向为大众服务的转变;四、表达意见的高度一元化向相对多元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博览     
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喻国明在《论党报报道模式的优化》一文中认为,当前条件下优化党报报道模式可实行四个转变;一、信息流向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向多向贯通的转变;二、内容取舍的唯政治利害倾向向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并重的转变;三、报道角度和报道视点的工作业务特点向为大众服务的转变;四、表达意见的高度一元化向相对多元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8,(2):254-254
记者3月26日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指挥部获悉,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施工单位正抓紧施工,确保5月1日通车。此前,有关部门曾预计大桥2008年6月完工通车。  相似文献   

19.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丰碑,已属意料之中;传媒界视这座丰碑的宣传现象为成功范例,却在意料之外。2003年6月8日,海内外媒体把目光聚焦上海南翼一座并不响亮的城市,中外记者云集中国海岸中部一个空旷的滩涂,为的是报道一座即将开工的桥梁工程,以及桥梁工程背后的  相似文献   

20.
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判定文献字形讹误的四项原则,即:(1)正字须与形误字形体相近且能贯通文意.(2)不常见字易误作字形近似的常见字.(3)在两个异文都能讲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异文常见而另一个异文罕见,那么根据讹误规律,一般可以把常见形式断为形误.(4)原字若能贯通,一般不能再言形误.文中订正了前修时贤对一些文献用字的误判,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彼观其意"之"彼"、<世说新语·品藻>"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之"侠"、<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之"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