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露 《今传媒》2014,(6):28-29
从2009年底以@微博云南为开端的政务微博初出现,到2011年迎来政务微博发展"元年",政务微博从新兴事物逐渐成为了政府日常对外宣传工作的必备窗口。但政务机构微博如何在数量众多的微博领域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形成其无可忽视的影响力和价值量,如何把握政务机构微博的定位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政务机构微博类型的划分分析政务机构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个人建议,期待政务微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标志性现象.然而,政务微博热并未带来政务实践的实质性变革.政府部门在政务微博创建过程中仍然存在对政务微博使用目的模糊,对政务微博功能认识不足等明显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对政务微博的研究进行了理性反思和前瞻.主要涉及政务微博的基本现状、政务微博的政府治理功能、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与舆论影响、政务微博的管理,以及政务微博的发展等内容.研究结论显示,现有的文章多为现状的描述以及案例的介绍,而深入探讨政务微博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转型影响的理论文章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4.
韩璐 《青年记者》2017,(6):44-45
如今,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互联网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与此同时,大量政务微博涌现并在国民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政务微博刚刚起步,如农业政务微博.虽同为政务微博,但农业政务微博较其他政务微博有明显的不同.本文以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对我国农业政务微博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农业政务微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娟  王钰 《新闻爱好者》2012,(13):10-12
政务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政府部门与民众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上更为及时和方便。政务微博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地了解民情、征求民意,积极吸纳民众的智慧,更好地科学执政。本文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具体维护技巧,以期为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维护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指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务微博渐渐走入人们视野,受到政府关注。在目前的政务微博发展中,政务微博起到了一定的角色作用。本文对"成都发布"微博在应对"4.20雅安地震"时呈现出来的角色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现状,以期对政务微博在角色方面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曹艳 《今传媒》2012,(9):17-19
自2011年以来,以政府机构为背景的政务微博发展迅速。政务微博如何遵照微博的特性和传播规律发展,成为政府机构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的有力工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浪开通的政务微博个案和文本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注重内容的互动性、宽容对待网上批评、学会民间化的表达方式、把握微博发布和更新的频次规律。只有尊重微博的发布规律和特性,才能够让政务微博的桥梁作用持久有效的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2011年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要坚持"变""定""动""群"策略:做到转变意识,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的需要;明确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舆论引导方向;感动、生动、行动,动起来;集团管理,整合政务微群。相信未来,"政务微博"必然会悄然有力地重塑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9.
梅洪 《兰台世界》2012,(26):21-22
政务微博目前已成为官民互动新平台,并呈现亲切、人性化等特点,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途径.本文将从信息组织、信息交流、信息安全等方面对政务微博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供相关建议,以推进政务微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设了政务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营销公关,但是政务微博中一些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却没有存档。文章分析了政务微博的档案价值以及影响微博信息存档的因素,如信息量大、互动性、超媒体、即时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重视政务微博档案,建立健全保管机制,将有价值的政务微博进行档案化保存。  相似文献   

11.
陈扬  房雅倩 《新闻世界》2013,(4):127-129
201.1年被媒体人称之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在政务微博迅猛发展的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可平安北京、面上海发布”等政务微博的问世,而面问政银川的异军突起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政务微博的一些发展新思维。本文将通过对国问政银川微博的一些具体分析来尝试探讨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一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政务微博,即中国政府部门或官员个人推出的微博账户,致力于公开政府信息、引导新闻舆论、倾听民众心声、树立政府形象等诸多方面。伴随政务微博的迅速集结崛起,这一新事物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文章简明报告了政务微博的发展背景,重点论述了政务微博的广泛传播对于公共决策、民主政治、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化等四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归纳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短板,并提出了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当下网民对各级、各地政府的信息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为此对我国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如下建议:重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高政务微博的内容质量;提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重视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及沟通交流;与微博运营商充分合作,强化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15)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务微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但在更深层次上,政务微博起源于包括政府行政权力在内的权力阻遏,与包括公民、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在内的强烈的权利向往。多元主体、公民意见和传播技术组成了政务微博的基本结构,而不同主体的话语释放则是政务微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唐柳晴 《今传媒》2012,(6):17-22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广州公安"、"成都发布"三个政府机构微博和朱永新、陈士渠和杜少中三个个人公务人员微博在一周内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分析,旨在探究中国政务微博在经历一年的摸索后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以及政务微博对中国政治传播的带来影响,并指出政务微博未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主流微博客网站共有政务微博账号258737个,政务微博数量的迅速增加,使我们更加重视对它的积极引导。如何使政务微博在助推民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对我国政务微博现状进行了选择性的参考,总结政务微博特征、存在的问题并试析其对策,以期对推动政务微博良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福林  梁芷铭  周玫 《视听》2016,(6):122-124
政务微博的精神诉求存在于政务微博主体、受众、内容与功能、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受主体与受众的互动影响至深。精神交往在政务微博不断展开,并形成了新的结构,为政务微博带来新景象,为政务机构治理提供了契机,推动着政务微博功能的全面实现,适应着政务微博在不同时间和事件上的诉求。政务微博的诉求是多元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精神交往。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集群化主要是指以微博"发布厅"的形式聚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微博,使其联合成群,整合资源、集体发声。本文将对"湖北微博厅"发布的微博信息量、微博评论量、转发量、政务微博内容分布情况等进行量化分析,探索出影响政务微博影响力的一些路径,力求为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