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转型背景下逆向国际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面临挑战。本文整合资源观和制度理论,构建了制度嵌入对跨界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非线性调节模型,并利用218家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先动式搜索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均有促进作用,反应式搜索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完全相反;正式制度嵌入和非正式制度嵌入分别对先动式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有相反的非线性调节作用;正式制度嵌入仅对反应式搜索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有非线性调节,非正式制度嵌入对反应式搜索与两类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产生截然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在深化跨界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作用机制的同时,也为逆向国际化企业在制度嵌入情境下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其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匹配适应关系。为此,围绕这些匹配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应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检验了这些假设。文中研究发现:对于中资跨国公司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匹配适应全球整合战略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新颖型商业模式匹配适应全球整合战略和本地响应战略均能提升企业绩效;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情境下,新颖型商业模式较效率型商业模式更具适应性。这些结论表明,中资跨国公司需要实现商业模式与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匹配适应,具体来说:在实施全球整合战略下中资跨国公司不仅可以采纳效率型商业模式也可以采纳新颖型商业模式;而在实施本地响应战略下中资跨国公司只能采纳新颖型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跨界搜索视角,探讨知识权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引入知识重构能力这一调节变量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结合239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知识控制力和知识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界技术知识搜索和跨界市场知识搜索在知识权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知识重构能力对这一中介效应进行了调节,知识重构能力越强,知识权力通过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两方面解构企业家精神,并在区分效率型与新颖型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探讨企业家精神、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内在联系。运用192家制造型中小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创新精神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财务绩效有积极效应,冒险精神仅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绩效作用显著,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影响市场绩效,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作用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经营绩效提供了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5.
外部研发机构联系能否提升企业创新?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创新搜索理论,系统研究了外部研发机构联系、跨界搜索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270家制造企业的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与外部研发机构建立联系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在外部研发机构联系和企业创新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外部研发机构联系促进了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这两种知识的跨界搜索反过来增强了企业创新。研究还表明外部研发机构联系对技术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比对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跨界搜索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却忽视了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影响。本文利用270个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同时研究了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两个重要情境变量—行业竞争强度和所有权类型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跨界搜索都能促进产品创新;(2)行业竞争强度和所有权类型对上述关系存在着调节作用。随着行业竞争强度的增强,技术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变大,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变小;相对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进行市场知识跨界搜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较小,但是,并没有发现二者在技术知识跨界搜索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跨界搜索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相关研究也非常活跃,但结果仍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对2001-2019年期间的53篇实证文献、26812个样本的55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证实了跨界搜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且发现,企业的国别差异、行业特征、创新能力能够调节跨界搜索对其创新绩效的贡献程度,中国企业、制造业企业、非高创新能力企业的跨界搜索活动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跨知识边界的搜索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程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扩大搜索宽度比加强搜索深度积极影响更大,本地搜索的促进作用比非本地搜索更大,市场知识跨界搜索的积极影响比技术知识跨界搜索更大。  相似文献   

8.
胡保亮  赵田亚  闫帅 《科研管理》2018,39(12):37-44
本文旨在研究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通过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跨界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来自17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能够分别通过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对于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及其机制理论,以及对于拓展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管团队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以能力进化和能力替代为中介变量、以战略柔性为调节变量的跨界搜索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国内290家制造企业的调研问卷进行假设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跨界搜索对能力进化与能力替代都有积极影响,能力进化和能力替代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积极影响;跨界搜索通过两种能力重构的完全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战略柔性正向调节以能力进化为中介的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积极效应;战略柔性负向调节以能力替代为中介的跨界搜索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积极效应.研究结论为回答“跨界搜索如何影响创新”提供新思路,也为企业管理者突破资源及能力局限、快速推进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21,(2):32-37
从设计思维理论出发,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探讨商业模式设计对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对正式与非正式知识治理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并提升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正式与非正式知识治理在商业模式设计与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关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此外,环境宽容性在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与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关系中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在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与可持续导向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胡保亮 《科研管理》2015,36(11):29-36
本文旨在探讨商业模式如何通过创新双元性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双元性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应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来自173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与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都对创新双元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双元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双元性分别在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因揭示了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而拓展了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同时对于企业建立商业模式模仿隔离机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是当今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的文献尚未充分揭示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机制。吸纳创业领域有关决策逻辑的分析框架,以200多家珠三角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绩效间的关系,以及效果推理、因果推理这2种决策逻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绩效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效果推理逻辑正向地调节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与因果推理逻辑相比,效果推理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有助于理解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增值的内部机制,以及为何效果逻辑理念成为新颖性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提供了新的情境。中国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中表现突出,一些企业已经从追赶进入赶超阶段。通过对互联网科技领军企业阿里巴巴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商业模式设计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共演机制,建立了一个将环境、商业模式设计—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追赶以一种复合视角联系起来的框架,得出主要结论:(1)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匹配及其共同演化,是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模式;(2)该共演过程会与所处环境形成良好互动,从而更好实现技术追赶;(3)技术追赶的成效会反过来影响后发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和战略的选择。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现有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炳成  赵静怡  姜力文 《科研管理》2022,43(10):127-135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惰性,使其商业模式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惰性的氛围下如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当前管理学中惰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关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从而导致对从惰性到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缺乏深入的探究。基于此,论文以在新零售背景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传统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出组织在惰性氛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模型,以探究组织从惰性到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1)环境压力促使组织对当前的惰性特征进行反思,从而增强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机;(2)组织需要综合运用主动遗忘、组织学习与组织借用三种方式来减弱对原有商业模式的依赖,并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借鉴与尝试,而这一知识建构过程受到网络嵌入的影响;(3)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增强组织即兴能力,更有利于降低组织即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奉小斌  马晓书 《科研管理》2022,43(10):172-179
虽然知识对创新合法性的作用受到关注,但相关研究却忽视了知识搜索策略对创新合法性的影响,且尚未揭示这种影响的决策情境。文章整合知识搜索、创新合法性与决策理性理论,分析了适应式搜索与变革式搜索对创新合法性的影响,以及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12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适应式搜索和变革式搜索对创新合法性分别有倒U形、U形作用;因果推理增强适应式搜索与创新合法性的关系,而削弱变革式搜索对创新合法性的作用,效果推理的调节作用与之相反;因果/效果双元决策理性正向调节适应式搜索和变革式搜索与创新合法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省传统资源型制造企业为研究载体,从创新生态化视角,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化(EBMI)与技术创新生态化(ETI)的匹配模式研究假设。运用匹配测度模型与GE矩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39家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和讨论,结果显示:初创期或蜕变期,企业表现出新颖型EBMI与探索型ETI的最佳匹配模式;成长期表现出效率型EBMI与利用型ETI的最佳匹配模式;成熟期表现出系统型EBMI与双元型ETI的最佳匹配模式。该研究为企业在不同时期开展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协同创造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生态化匹配模式,促进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晶  孙永磊  谢永平 《科研管理》2015,36(11):47-54
本文主要探索合作创新网络背景下企业网络化搜寻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首先,借鉴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三次深度访谈,发现知识搜寻、关系搜寻和惯例搜寻是企业网络搜寻的主要结构类型。同时,以西安高新区高技术企业合作网络等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网络搜寻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适度的关系搜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合作创新绩效;知识搜寻不仅有利于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而且还在关系搜寻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充当部分中介作用;惯例搜寻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通过实证检验,而且惯例搜寻还正向调控知识搜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创新源分散化趋势下,不同类型企业知识搜索开放度的策略制定。本文从专利的角度出发,探讨创新源分散化与企业知识搜索开放度的关系,同时探究了企业技术多样性、企业规模这两个变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专利的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知识搜索深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同时技术多样性先促进创新源分散化程度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的正向影响作用,后抑制这种作用;企业规模促进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宽度的正向影响作用,抑制创新源分散化对企业知识搜索深度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