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者通过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具体的知识、技能,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信念。这些学习信念可能是外显的,也可能是内隐的;可能是系统性的,也可能是无系统的。各种信念之间虽然是矛盾的,却是学习者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活动、教育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产物,不仅受个体本身因素(如学习和活动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个体所处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学习者对学习信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情境认知理论的影响下,信念被认为是个体与社会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信念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国际数学教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信念对认知过程及其行为的调节作用,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数学信念也成为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信念的内涵、学生数学信念的模型及其成分、学生数学信念系统的性质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国际上学生数学信念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学习信念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过程的看法或直觉认识,是一个多维的嵌入式系统。学生学习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教育因素———教育者和教育评价,个体因素———学习经验、认知风格和学习目标,学科差异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Holec,1979)。学习者观念是诸多学习者因素之一,但对其研究还不甚充分。本文作者把学习观念和课堂观察结合起来,在这一领域做了一点探索。本文以课堂为依托,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信念进行了研究。具体调查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角色和责任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是如何在英语课堂行为中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信念对学习者有着深远的影响,积极的、正面的信念有助于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动力,而消极的信念可能导致学习积极性减弱,挫折和焦虑感。通过对非英语专业新生学习信念的调查帮助新生了解、发展自己能力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对语言学习现实的、积极的信念。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念并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影响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性和定量这两种研究方法从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的角度出发研究学习者个体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不仅受他们自身的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的影响,而且也受学习者之间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的相互比较的影响。此外,学习者个体对任务类型的不同看法也能够影响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输出。  相似文献   

7.
学习信念蕴含于个体的自我系统之中,包含学习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两方面的内容.学习信念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其内隐机制有待进一步通过实验加以证实之外.个体所处文化,尤其是通过家庭中父母的教养而传递的文化对儿童学习信念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儿童学习信念的自我建构及文化对儿童学习信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外语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即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制约外.非智力因素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等,我们能否注意到开发这些非智力因素,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个体差异,语言学习信念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学习信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语言学习信念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以外部原因——语言学习经历的研究为侧重点,采用焦点小组访谈,调查了英语学习者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语言学习经历以及他们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对语言学习的看法。结果表明: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信念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学习信念随着语言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情境、文化和学习活动的共同功能,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如何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和促进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情境学习理论的内涵和基本观点,探讨该理论为学习环境设计所提供的指导原则,有助于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情境思维,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从而使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环境中的互动和交往与儿童数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个体先天的生物因素外,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儿童数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化环境中的互动和交往对儿童数认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家庭中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家庭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活动对儿童数学学习和数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参与社区中的实践活动,将数学学习置于真实的应用情境中.能促进儿童数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学习者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本文主要从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论述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力图最大限度地开发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学意义上,信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观点、思想见解坚定不移的看法。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激励力量。个体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是信念所组成的一定的体系。信念一旦确立后,就会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以深远的影响,决定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果。教师信念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其中包括本学科的亚文化,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教学经厉、专业教育经历、教学法知识水平及导致自我反思的同事之间的交往经历等(Freeman2002;Woods1996),它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会用自己的信念处理问题,而且还会用语言学习的理论和教学经验来阐述问题。Williams&Buerden(1997)的研究表明,在实施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学习个体在CSCL协作学习过程中可扮演的协作角色类型,文章在Benne and Sheats团体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学习小组协作维后得出影响学习个体在CSCL环境中进行协作与学习的协作小组协作维.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统计、分析了协作角色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协作学习小组的整体影响因素和学习个体的个体影响因素.配合学习个体在CSCL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形成条件,可以为协作角色进行明确分类,从而达到赋予参与到协作活动中的每个学习者合适的角色,形成有效的协作学习群体的目的,最终促讲协作学习的有效收敛性.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者角色对传统的学生角色提出了挑战,它和学生的"边际人"角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成人学习者角色包含着成人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追求和行为预期,它定位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需要、促进自身继续社会化发展和自觉开放、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受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这些因素出发考虑并解决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个体独立发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开放性、群体性的发展方式,这是基于教师群体的合作学习与发展。教师共同体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共同体,它是由"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追求一个共同的事业"。(Wenger,1998)  相似文献   

17.
化学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即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制约外,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等,我们能否开发这些非智力因素,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中介的交流(CMC)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中介的交流(CMC)是网络学习尤其是网络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其效果和效率受学习者、任务以及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者方面,有小组规模、组员对其他组员的了解程度、学习者的先前经验、性别以及认知风格等因素;在任务方面有任务的明确性、任务分工等因素;在系统方面有对系统的要求、系统类型等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随着学习的持续进行,各种因素的作用还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设计者在设计网上合作学习环境和互联网学习模式时,需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以促进有效的网上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习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向是:以学习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具有自我管理意识;社会性的合作学习;与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关注学习个体间的差异;学习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没有过多的学习负荷;使用与目标相一致的评估标准,强调形成性评价的反馈;能促进学校内外以及跨学科活动间的横向连接。为适应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向,要将教师放在变革的第一线并改变教师的教育信念,提倡创新形式的教育,提高学校知识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并关注专业化的合作和实践社区。  相似文献   

20.
李季  温丹娜 《教育导刊》2003,(11):12-15
城市化与学习化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两大发展取向,建设学习型城市是这两大取向的汇合点与共同主题,是促进教育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探讨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一)学习型城市是体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模式所谓学习型社会,是指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学习者需要为中心的学习普及化社会。在学习型社会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满足其多样化学习的条件和全面发展的保障,使学习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导生活方式和新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