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简要阐述简化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在总结了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中练习简化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即要达到简化太极拳的健身强益心的功能就要从"意"、"气"、"顺"和"拧"四方面加以练习。  相似文献   

2.
论太极拳的健身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建华 《体育世界》2007,(10):99-101
太极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效。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能力,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将太极拳健身康复作用进行归纳,并就如何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对于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突出 ,但由于种种非科学的选项、练习等原因易导致练习者腿部运动损伤 ,提出预防性、治疗性的运动处方为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服务 ,以确保健身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很好的健身项目得到了大众的青睐,但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对膝关节的要求很高,本文通过分析膝关节的力学结构及其损伤原因做出总结,为太极拳的练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太极拳的健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具有健身、养身的一种特殊的套路运动,其内容博大精深。太极拳运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所以千百年来历经岁月冲刷却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不断继承与发扬。文章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的生理学基础,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对练习太极拳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太极拳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武术项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太极拳劲力主要受放松、身体姿势、意念和呼吸等因素的影响。练习太极拳应以劲力为核心,从而提高太极拳的技击对抗、竞技观赏、健身养生等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甘肃兰州李希平来信:对以健身为目的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来说,是应该以练习柔和缓陧的陈式太极拳一路为主,还是崇尚快速刚猛的二路为好?陈正雷答:在现代社会,太极拳的首要功能就是健身。只有身体强健了,才能谈太极拳的防身自卫功能。对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来说,健身更应放在首位。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中,一路拳是基础,最吃功夫,所以,  相似文献   

8.
顾青 《武当》2010,(9):17-17
太极拳可以健身,但练习不当也会伤身。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对太极拳锻炼的生理效应及健身原理,已有许多研究,但从太极拳练习者性激素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抗衰老作用方面的文献报导甚少。本文从练习太极拳后女受试者唾雌二醇、孕酮的变化及对常年进行太极拳练习老年妇女月经史的比较探讨了太极拳对妇女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与健身原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功能的研究,证明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陶冶情操、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东方古老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太极拳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坚持参加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人体不同系统的功能.太极拳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的体育形式,它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分析.太极拳有健身、平衡心理和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对太极拳进行普及可以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它对身体各部位都具有良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它强调阴阳平衡,内修外练,注重发挥“调心”的作用;形、气、神融合一体,从内到外,从动到静,养练结合,使人的心理和情绪达到安逸和稳定;净化心灵,宁静致远,让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达到和谐统一,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可太极拳的文化属性,肯定太极拳是一种哲拳;肯定太极拳健身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并认为其受教师的水平影响;约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太极拳比较适合于老年人不太适合大学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正确认识有积极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太极拳传播方式的单一等都对大学生的太极拳完整认知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有很高的健身养生价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目前我国有数千万人练习太极拳。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24式简化太极拳简明扼要,易学易练,易于掌握,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它受到了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太极拳套路。然而仍感觉缺少标准尺度,缺少津梁;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某些技术动作尚存弊端,现实发展有不足,教学措施有待提高等,今指出明确使之近于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它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索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其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心脑血管康复医院常年坚持太极拳练习和不参加锻炼的脑血栓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对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心肺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多年坚持太极拳练习的患者和未参加锻炼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效果不是太明显;但是多年坚持太极拳练习的患者的握力、肩关节灵活性、腿脚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柔韧性、反应时明显好于其它不参加运动的患者。所以经常参加太极拳练习的患者对身体素质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逐步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是我国民族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健身运动之一。它集健身、娱乐、技击于一体,对健体强身,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有着奇特的功效。通过习练太极拳对老年人运动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微循环系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的投身于从事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促进太极拳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我国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引导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感兴趣,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深邃的内涵及方法,只有明白了太极拳健身强体之理,懂练功之本,方得修心养性之道。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现有武式太极拳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制定研究框架,开展问卷调查,围绕武式太极拳的习练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如下:①武式太极拳具有健身养生价值、娱乐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等,且较其它流派太极拳,其健身养生价值更为突出;②习练武式太极拳对个人而言,其主要价值包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学习知识、培养品德、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等;③习练武式太极拳对社会而言其价值主要有:促进全民健身,利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