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培养,在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教育的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着力于对教育对象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对于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有三种基本表现形态,或在文章的观念上有新的突破,或在写作题材上有新的拓展,或在表达方法上有新的探索。观念突破是指中学生在作文中提出新的观念或对传统的观念提出异议。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从发展的观点看,社会不断进步,观念相应更新,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而青少年最少保守思  相似文献   

5.
周阳  谭长林 《考试周刊》2012,(76):46-46
中学生作文常常无从下笔,写出来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千篇一律,看着每一次同样的等第和评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让中学生走出困境,愿意写作,快乐写作呢?这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6.
蔡平 《学语文》2004,(3):34-34
好的作文是一种独创的精神产品,反映作者独有的个性,并打上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写出真情实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中学生目前的作文状况却远非如此:要么是一副老气横秋的“照本宣科”,要么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要么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老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是,要么写不出,要么写不好。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写作的态  相似文献   

8.
一、中学生写作的规范意识太薄弱,根源在于小学时期养成的作文不规范意识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写作的规范意识薄弱的问题,必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就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规范意识。前不久,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聊天时,从他们那里得知,现在的中学生写作能力是比较差的,除了语句不通、条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求学生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培养,要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上下工夫,进行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有三种基本表现形态,即或在文章观念上有新的突破,或在写作题材上有新的拓展,或在表达方法上有新的探索。突破性是作文创新意识的突出标志。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实践体会,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有这种感受:学生的作文要么故作成熟,要么虚情假意;要么空话连篇,要么照搬照抄……上述作文真情缺失的现状比比皆是,这对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学生如何才能写出真情的作文呢?本文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孙兵 《文教资料》2007,(8):190-19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就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目前的教育较注重传授知识,即把知识代代相传,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相去甚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众多环节中,最能体现创新意识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地讲作文教学是教学实践中难度最大,收效甚微的一个环节。所以从作文教学中来探讨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写作需要创新意识,否则再典型的人物、事例、再优美动人的情节,他都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引不起写作兴趣。有了作文创新意识,就会引导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写作个性,具体来说就是中学生在应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时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他人的一种作文形式,诸如表现在思维上、语言表达上、构思上以及文体专擅上的个性化。而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于是乎“众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共性文章随处可见。本文拟就中学生写作个性培养的问题谈谈我的四步法:  相似文献   

16.
顾瑜 《新疆教育》2012,(7):56-57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使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必须从初中时期开始就注重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中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他们以“创新性学习”的方式去学习。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诸方面要进行大胆的探索,要做到命题新颖,引发思维,立意突破,敢于创新,题材拓展,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  相似文献   

18.
冯兰 《快乐阅读》2011,(25):129-130
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写作创新意识、写作创新思维,可采取了以下循序渐进的做法:优化创新土壤,培养创新情趣;作文题目要创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注重培养观察、阅读习惯,积累创新素材;注意创新性思维引导,构思技巧训练;作文体式要创新,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黄海波 《湖南教育》2002,(15):46-46
接通生活,培养习惯中学生最怕作文,尤其是当堂完成的命题作文。作文课上,学生要么抓耳挠腮,咬断笔杆;要么照搬作文选,从网上下载。作文材料雷同、构思雷同、表现手法雷同已是不足为怪!如何疗治?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要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要“接通生活”,首先要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的习惯,开辟和扩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譬如:写日记,教师光布置学生写还不行,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同时,适度开展课内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作为写作素材,不仅能提高活动的质量,也是避免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20.
翻开当前中学生的作文,空话、套话、假话充斥其中,这些作文要么思路狭窄,要么认识肤浅。如若再问一问中学生作文的感受,80%的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难”。正因为如此,每每作文,他们或迫于老师的威严,或迫于应试的需要,草率为之。究其原因,固然是零零种种,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中学生还未打开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