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董杰  霍建新 《体育与科学》2007,28(4):28-35,43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对1992年至2004年举办的4届夏季奥运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通过分析近4届奥运会的收入来源与支出去向,以及收支的具体数额,目的是掌握目前举办夏季奥运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特点,了解目前举办奥运会在财务方面的趋势,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今后举办其它大型体育赛事,和其它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财务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近50年夏季奥运会财务状况的总体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举办奥运会在财务方面由赤字到盈余;②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同步增加;③奥运会获得收入的渠道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发展过程,但各渠道获得的收入数额则呈现由少变多的趋势;④奥运会的支出去向由少到多,同时各支出渠道的支出数额增加迅速;⑤兴建体育设施方面的费用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主要支出之一;⑥存在间接支出不计入奥运会的支出,"隐性支出"无法衡量等漏洞.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财务状况.主要结论:东京奥运会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资助、组委会收入、捐款和其他4个方面;东京奥运会的支出主要分为组织支出和工程支出两类,本文就工程支出中的间接支出是否计做奥运会的支出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多种经济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回答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的理论问题。研究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建立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二是奥运会的投入与产出。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入,产生的经济影响就是产出,这一切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现代奥运会支出的分类与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董杰 《体育科学》2003,23(1):32-35,7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比较法等方法,对现代奥运会支出的分类与模式进行归纳分析,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奥运会的资金运作,寻求减少支出的途径。按照支出在奥运会举办之后能否被继续使用。将现代奥运会的支出分为组织支出和工程支出两部分。奥运会支出模式不同,主要是在工程支出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对蒙特利尔、洛杉矾和巴塞罗那奥运会工程支出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3种奥运会支出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前奥运举办国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 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奥运会对举办国体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举办奥运会与这3个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分析,对奥运会对举办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抓住北京奥运会之契机促进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北京奥运媒体传播建设是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媒体传播分为"硬件"、"软件"和"活件"3个主要系统,这3个系统是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运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1988年至2004年近5届夏季奥运会为例,对其财务收入状况进行了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奥运会财务收入及各影响因子进行关联分析,求出各影响因子对奥运会总收入的关联系数及关联度,以揭示奥运会财务状况变化的规律,为以后奥运会的举办及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提供财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奥运会的历史事实出发,就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的生活受损和社会额外支出增加等三个方面。研究目的是为了降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促进奥运会及其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及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与商业相结合,利用商业手段支持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奥运会组委会通过经营与奥运会相关的商品获得巨额收入,为奥运会提供资金保障,而成功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近5届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对各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推理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11个新建奥运场(馆)(不含临建场(馆))的投融资结构和模式进行分类和归纳,在总结现有投融资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对北京新建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现实困境加以分析,提出对北京新建奥运场(馆)投融资模式选择及赛后运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第29届奥运会的汇率风险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奥运会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有外汇交易结算风险和外汇融资借贷风险。北京奥运会汇率风险的防范策略主要有: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2)正确估测和判断奥运会的汇率风险;3)选择恰当的防范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就A股上市公司中的奥运板块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A股上市公司中的奥运板块对我国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体育建筑、体育旅游、体育用品、体育信息与传媒、体育保险等行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奥运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模式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运会场馆经过初始、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变迁,形成了投资规模逐渐增大,场馆规模膨胀,赛后场馆维护费用较高,融资模式多元化,临时场馆增加的特点;场馆赛后运营多采用政府和私人企业相结合、与职业体育赛事相融合、组织大型活动、赛后改造的管理方式。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应采取实施多功能化设计,通过投融资管理创新吸引私营资本参与,承办职业体育赛事,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措施,将场馆建在高校,提高场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奥运项目未来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奥运项目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得到世界各国极大地重视和发展。在国内受"奥运争光计划"及"金牌战略"的影响,很多省甚至放弃了一些水平落后的奥运项目,非奥运项目更是无法得到足够重视。政策的扶持不利、社会宣传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我国非奥运项目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发展潜力。面向北京后奥运时代的来临,非奥运项目应承担起服务大众和提高竞技水平双重任务。合理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的优势,通过繁荣竞赛市场,有效的高校结合方式,促进国内非奥运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市场化运作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根据近五届奥运会运作的历史和经验,在奥运会赢利观念、场馆建设、基础投资、资金融通和无形资产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创新措施,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奥运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高效的投融资方式可以有效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后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是实现奥运经济后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探讨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内涵、投资要素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北京奥运后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后奥运加快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1)突破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3大难点;(2)创新多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模式;(3)重视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筛选与汇报率的结合;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扶持力度;(4)建立有利于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陈元欣  戎丽娟 《体育科研》2023,(1):55-62,76
奥运场馆作为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其赛后利用问题备受关注。国际奥委会于2022年初发布了《超过125年的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就奥运场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以该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奥运场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现充分利用已有场馆是过去百年来奥运场馆发展的重要经验,但20世纪后期,新建场馆在奥运场馆中的比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现在奥运场馆数量大幅增加,夏奥会场馆逐步以已有场馆和临时场馆为主,冬奥会场馆使用已有场馆呈现“U”型变化趋势,新建场馆比例开始骤降。奥运场馆未来将呈现以下特点:多个城市联合举办,充分改造利用已有场馆;注重场馆可持续性,改造建设绿色场馆;增强场馆设计韧性,鼓励共享使用场馆;场馆容量不再限制,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大量使用临时场馆,降低赛后运营压力;成为城市发展触媒,促进城市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吉祥物的起源、发展及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吉祥物一般以东道国有代表意义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吉祥物首次出现于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第10届冬季奥运会,而夏季奥运会吉祥物首次出现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此后,吉祥物便成了奥运会的传统并不断发展成为奥运形象的主导因素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奥林匹克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