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美能启迪学生的心灵,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课创设成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去揭示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进而表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审美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世界一样,数学中的美也以千差万别的形式让人们去感受,如曲线和图形的对称美,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简单美和奇异芙,诸多数学对象之间的和谐统一美等.要使学生真正成为美的鉴赏、发现和创造者,首先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因此,数学审美活动中必须重视审美感知的作用,要正确把握审美感知的多层次性,即感受、行为和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美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利用各种方式与途径让学生能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尽情地领略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长他们的创造能力进一步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5.
吴胜兰 《成才之路》2013,(34):90-91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重视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理性面对所遇到的事情,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美术教育的目的。而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力、想象力、创造力,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引领学生领悟美,激发学生追求美,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结构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8.
张梅 《孩子天地》2017,(6):187-188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9.
樊怡 《时代教育》2007,(10Z):92-92
数学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能力。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数学美感的能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秦娇燕 《新疆教育》2013,(10):119-119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3.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美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且能有效提高学科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中美育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对课本中数学美之特征挖掘,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进而提高数学素质,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利用简单美,培养探索精神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简单性、数学理论的精炼性、数学方法的简捷性、数学问题的简洁性都是简单性的体现,可以说简单性是数学美的本质之一.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数学的简单美,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尤其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更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的魅力,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让同学们能够丰富想象力并充分发挥创造力。一、创设人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学生只有对音乐感兴趣,才会有去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动力。所以,要让学生们真正对音乐感兴趣,才能够带领学  相似文献   

16.
于志敏 《考试周刊》2011,(88):94-9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8.
完成美术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直观中提高"眼力",通过临摹增强学生想象力,从美术实践中体会表现的乐趣;通过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来发展学生个性、完善人格,是提高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推理的严谨、语言的简练、构思的巧妙等是数学美。文章结合高等数学教材,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关、鉴赏数学美,从而去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没有拘谨,身心平和,美思飞扬,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去感受学习,感受生活,感受美无处不在。审美又有所不同,各显异彩,让教师丰富的音乐知识巧妙地感染着学生,传授给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