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艳红 《科教文汇》2008,(18):105-105
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情感因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学过程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实施情感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和提高运用英语的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英语教学,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春玲 《知识窗》2020,(2):44-44
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教育、自身的认知和实践活动获得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观念、情感和品质等。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探究了培养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教师的情感因素促进英语学习者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应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充分运用情感因素帮助英语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英语学习兴趣为焦点,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从高中到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纵向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学生在这三个阶段中英语学习兴趣的情况及分化原因。这一调查发现可为英语教师在各阶段英语教学中确立重心、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沈琼 《科教文汇》2013,(19):110-111,121
以英语学习兴趣为焦点,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从高中到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纵向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学生在这三个阶段中英语学习兴趣的情况及分化原因。这一调查发现可为英语教师在各阶段英语教学中确立重心、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梁华 《内江科技》2006,27(6):68-68
英语学习者自主就是英语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负责,能就有关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进行决策。要实现英语学习者自主,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及健康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情感交流是英语教学的“催化剂”、“稳定剂”和“润滑剂”。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侧重认知方面,忽视情感方面的倾向,忽视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因此,探析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综合素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十分复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挖掘情感成分,本文主要探讨克服英语学习的消极情感态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庄秋华 《科教文汇》2011,(23):148-149,155
新课标的人本主义理念给外语教学者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制约着外语学习者的成功。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努力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1.
赵星  王洪毅 《中国科技信息》2009,(17):192-192,194
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活动。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作者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学”严重,学生中存在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羞的客观现实,提出大学英语交际教学策略。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本策略倡导学生以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大学英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粜虹 《知识窗》2014,(4):50-50
一、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情感 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3.
韩素玲  杨兆维 《内江科技》2011,32(8):84-84,89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灵活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而语言习得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大学教师应结合Krashen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策略,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监督,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英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学习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是被一致认可的英语教学目标;而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中往往被忽略,情感缺失状态下的教育,错误地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英文单词的"机器",忽视了学生情感健康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等消极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较弱,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所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会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访谈法,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母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的交替使用问题;情感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及学习动机;少数民族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在英语新课改中,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益,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李煜 《科教文汇》2020,(13):141-142
英语语言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英语语言中承载了知识、文化、价值观及情感、过程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在提升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使其获取很多语言教学以外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以英语语言知识为载体的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英语教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部分学生对待英语学习有厌学情绪,这是传统教学淡化、漠视学生情感培养的结果。因此,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使教学过程变成情感体验、情感交流、知情交融的过程。本文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结合新的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策略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