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的艺术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一个双向的过程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有教师认真严谨地教学,也要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过程的配合。因为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何生动地教该是一个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的方式一定要合适,学生也要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相应“学”的方式。因此,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相互作用而统一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法”虽然要受到教师“教法”的制约,但是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运民 《山东教育》2005,(19):95-95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选择教法、设计教法、改革教法必须与学生的学法同步展开,从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的相依关系,使它们辩证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学法指导--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好二者的矛盾关系,抓住“教法”和“学法”两个关键环节, 才能做到教有成效,学有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 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与探索,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环节—— 学法指导。一个好老师,只有将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才能取 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双方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要求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与学是一对孪生兄弟,教法与学法则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教法即是学生的学法。其次还应通过研究学科基本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此外,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是每位教师必须开展的两大活动,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与联系,两者重在学法,并可相互转化。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过分集中在教师的教法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革方面,学校和教师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法方面,忽视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从而造戍教法和学法脱节,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要扭转这种教法与学法脱节的局面,师生就要在教法与学法问题上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法,引导和指导学生探索相应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成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从而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关注的是教师的有效教法,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忽视学生有效学法的生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在关注教师的有效教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有效学法。一、教师有效教法与学生有效学法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有效教法和学生的有效学法必须相互适应,使教学成为一种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8.
黄金声 《江西教育》2001,(10):35-35
1999年秋,笔者开始使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初中普及本修订版进行教学,为了贯彻教材倡导的“精简实用、反朴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的指导思想,尝试进行了教法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深感学法较之教法更应放在第一位,由此,“三自二议一点拨”学法的研究便正式实施了,现就该学法的有关内容作一说明。一、宗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是为了学,据此认为,教法应融入学法之中,并作为学法的一部分发挥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服务于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数学的学习,应贯彻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着力培养并充…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抓住“教法”和“学法”两个关键环节,才能做到教有成效,学有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与探索,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环节——学法指导。一个好的老师,只有将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均不可偏废。那种只注重教法研究,而忽视学法指导的现象,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与正确。历史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在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我们在研究教师教法的同时,还要认真探讨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11.
学法指导被教育界誉为“点金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1.学法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从教的方面看,教师既对学生起主导作用,又受学生的制约。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学生认识规律的制约,受到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学习方法等条件的制约。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认为教师的  相似文献   

12.
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益杨祖平张挥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完美的教学,而教师的“教”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研究和探索教法,又要研究和探索学法;既要看学生是否学会了知识,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教法与学法的融合,是教师与学生的心心相印、情感交流,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巧妙统一。课堂教学管理,是应用科学,又是应用艺术。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沟通。  相似文献   

14.
渗透性学法指导方法谈□陈成龙(福建宁德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活动。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包括教法和学法两部分。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师采用的教法与学生采用的学法相配合时,才能...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继续发展的潜能。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验谈几点认识。一、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是数学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前提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然而,这个活动也是统一的,教与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地、辩证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积极进行改革教法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共同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教学相长”。二、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与学的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法与学法之问的关系。要搞好自然教学,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自然教学中的地位和任务,也就是说要弄清他们在自然教学活动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此,自然教学指导思想做了形象的描述:自然教学的中心活动是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学生是自然秘密的“探究”,教师是探究自然秘密的“指导”。这个描述是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的,也是符合自然教学特点的。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一:进行学法指导,要注意摆正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在学法指导中,教法与学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教法制约和影响学法,科学的教法会促进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反过来,教法也会受学法的制约,教法的选择必须以学法为基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教学本身来看,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不但要重视教,而且要重视学。教和学是同一事物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教”是为了“学”,“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学是我们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学的得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师…  相似文献   

18.
人们过去把教学法称为“教授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是因为“教授法”一词不能表达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必须要通过学生的学法才能体现其作用,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尽管有时学生的学习是以自觉的形式进行的,但它不同于自学,而是在教师直接或间接教育影响下的学习活动。由此看来,使用教学法一词更为准确,它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法有别于通常所讲的基本的教学方法。它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今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教师在研究讨论“教学方法的改革”时,过多地关注“教法改革”,而对学法改革有所忽视,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少研究学生应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来配合教师的教法,以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等于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强调的是教法对学法的重要性,认为教法决定学法。现代教育则不然,认为学法决定教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法选择教法,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笔认为对传统的教法决定学法不能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