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照禅师与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在一起程十发1921年出生,上海松江人,名潼。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大师。擅长连环画、插图、年画、山水花鸟及人物画。杨仁恺1915年出生,四川岳池人。长期从事博物馆学、古器物学及中国美术史研究,为『国宝级』鉴定专家。擅长书法,书风刚柔相济,苍健精熟。释月照禅师作品选@释月照~~  相似文献   

2.
杨之光先生是第二代人物画革新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与方增先、刘文西、黄胄先生等在不同的艺术方位推进着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人物画发展的水平。孔维克作为当代人物画的传统与现代、承继与融合较为典范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颇受当代画坛的注目。2007年10月4日孔维克在广州美术学院与杨之光先生会面并作艺术对话,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7,(9):61-61
上海消息:7月17日下午,著名国画大师、海派连环画代表人物、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程十发先生因多种并发症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7,(1):176-177
李毅,当代著名人物画家,生于江苏,现居兰州。他自幼酷爱艺术,涉猎广泛,先后学习油画,插图,中国画20余年,师承中国著名画家李宝峰、杜滋龄先生,进修于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杜滋龄工作室,现为中国民族画院理事,兰州画院专业画家。  相似文献   

5.
秦人 《收藏》2014,(1):174-175
自从宋元以后,随着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画家描绘的题材也基本上以自然景物为主。于是,山水、花鸟画发展很快,而人物画进展甚微。20世纪初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美术萌发,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同时,西方写实画法引入中国,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院校开设人体素描课,更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走出艺术院校大门的不少毕业生都在人物画方面取得了成就,如王盛烈、刘文西、方增先、杨之光、李震坚等。他们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的又一代人物画家。黄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大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画家。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4)
程十发(1921~2007年),原名潼,上海松江人。作为"上海书画三杰",他不但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在连环画、插图和年画上亦造诣深厚。他创作的连环画《孔乙己》、插画《儒林外史》等,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其人物画取法梁楷、贯休、陈洪绶和任颐,创作贴近生活,"笔墨当随时代"的特色显著。他能广泛吸收民间艺术营养,且融会贯通, 追求"艺术一定要力避雷同"的艺术理念,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他的人物画有效运用了西洋透视与传统绘画的虚实处理......  相似文献   

7.
闫立群 《收藏界》2010,(1):91-96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6,(7):191-191
程十发(1921-)名潼,又名十发;斋名步鲸楼、三釜书屋、上海松江人。擅长人物画,以西南少数民族生活题材为主题,20世纪80年代前后主要为人物画;70年代后多作戏曲、历史题材人物,并大量画工笔花鸟;90年代前后又潜心山水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西泠印社社长(副)、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9.
高台吟 《收藏界》2013,(7):109-110
蒋为民先生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执行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中国翰墨缘书画院副院长。他画路广泛,涉足人物、动物、  相似文献   

10.
傅抱石     
魏华 《收藏界》2011,(9):147-147
傅抱石先生是现代山水人物画大家及美术史论家。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便是他与关山月先生合作的杰作。该画成为建国以来由毛泽东同志题字的唯一一幅国画,也是他一生中画过的最大的画,堪称中国画史上空前的巨制。  相似文献   

11.
丁卫 《收藏界》2011,(12):136-136
在孟喜元先生的中国书画大师人物画系列中,我最喜欢这幅陈少梅。画中的陈少梅神采清逸,不卑不亢,尽现诗书清华之气。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2,(15):183
大师传承皇家绝技。以内画、微画、反画见长,并独创撕毛技法。正而为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十二位帝王,背面为中华十二生肖,十二位帝王和十二生肖一一对应。在放大镜里看,人物的发、须根根分明,令人拍案叫绝,被誉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王习三是清末四大家之一叶仲三的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当代内画鼻烟壶第一人,被公认为当代内画泰斗,王习三的内画鼻烟壶,传承皇家古韵并独具创意,精美绝伦,享誉世界,屡创拍卖纪录。王又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我国中青年内画鼻烟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功底深厚,细腻高雅,气韵生动。两位大师联袂创作"十二帝王生肖鼻烟壶",只只都是纯手工绘制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     
魏华 《收藏界》2011,(2):141-142
一位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木匠,一位艺术的全才,一位长寿的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齐白石先生是一位各方面艺术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词、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其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堪称中国近代画坛的泰斗。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17):176
大师传承皇家绝技,以内画、微画、反画见长,并独创撕毛技法。正面为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十二位帝王,背面为中华十二生肖,十二位帝王和十二生肖一一对应。在放大镜里看,人物的发、须根根分明,令人拍案叫绝,被誉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艺术珍品"。鼻烟壶第一人以"难以置信"的皇家技艺,在鼻烟壶内壁画出经典的十二帝王肖像王习三是清末四大家之一叶仲三的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当代内画鼻烟壶第一人,被公认为当代内画泰斗。王习三的内画鼻烟壶,传承皇家古韵并独具创意,精美绝伦,享誉世界,屡创拍卖纪录。王又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我国中青年内画鼻烟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功底深厚,细腻高雅,气韵生动。两位大师联袂  相似文献   

15.
贾德江 《收藏界》2014,(11):136-143
在当今中国人物画坛,因循古守旧的画家几乎没有,大家无不在革故鼎新,无不以种种努力在前辈的成就之外开疆拓土,力求创造具有个性化的独特艺术风格,跻身于画坛名家之列。也正是这些艺术家标新立异的不懈追求与创造,才形成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物画坛群星璀璨、姹紫嫣红蓬勃发展的态势,其繁盛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应该承认,艺术上的创新、变革有很多途径,总而言之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在"引西润中"的范围内下工夫,取法前人未曾涉及的西方艺术,旨在刷新当代人物画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21)
正李可染先生这批绘制于建国初20年的画稿面世,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画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中可以得窥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刻,李可染先生的心路历程。画稿以人物画为主,主题涵盖了白毛女、土改、生产、建设等,反映了李可染先生渴望脱胎换骨的自我成长。在1949年之前,李可染先生是一位书斋画家,画的山水是意笔山水,画的人物以古代士大夫和仕女为主,与人民大众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陶瓷艺术家中,王锡良先生是公认的大师。尽管在美术界长期存在着中国画和陶瓷画谁为高下的争论,但争论双方一旦站在王锡良先生的作品前,立刻就会消除分歧,纷纷拜倒在精湛的艺术面前。王先生是从旧中国手工艺人锤炼出来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执著、对名利的淡然、对人生的达观,使他较早就登上了中国陶瓷美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8.
沙伟 《收藏界》2014,(9):95-102
傅抱石(1904-1965年)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代宗师,“新金陵画派”的领袖人物。他为推动中国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倾注了毕生心力。他创作的人物画自成一格,能够以形求神地表现其内在气质。作品中的人物多以仕女、高士和历史人物、古典文学等人物为题材,形象高古,用笔洗练,注重气韵,画意深邃。同时讲究线条凝练,勾勒有变,画法不同于传统沿袭的画谱,崇尚革新。虽然傅抱石非专门画人物的画家,但是他的人物画却能显出其深厚的传统功力。他的画风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20年代至1936年为第一阶段,先师法古人后留学日本,孕育个人风格;1937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亦为其艺术成熟期,期间自我风格形成且有大批名作诞生;抗战胜利后赴南京直至1965年去世为第三阶段,此为他绘画艺术的深化发展期。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以擅画写意花鸟画著称,他画的草虫花卉,工写结合,独树一帜,在徐渭、八大山人之后再出新意,但是,齐白石人物画之名却远早于他的花鸟画。早期:1920年之前据《齐白石自述》中记载,齐白石8岁就开始摹拓门上的雷公像,第一次画现实人物,是读村馆时用写字纸画"星斗塘常见的一位钓鱼老头"。齐白石16岁时拜同乡周之美做雕花木匠,曾从绣像  相似文献   

20.
魏华 《收藏界》2012,(2):114-116
早有一个宿愿:要去拜访文怀沙先生,只因文老在笔者心中份量太重。他的成就,宛如一座座巍峨的高山,群峰排列,蔚为大观,国学大师、红学家、金石大家、书法大家、中医世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这每一个响亮的称号,都是许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峰,高山仰止,让世人仰羡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