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字之师     
唐朝和尚齐已,爱写诗。一次,他写了一首叫《早梅》的诗,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为了使自己的诗句准确、生动,就去请教他的朋友郑谷。郑谷看了说;“数枝”不足以点明“早”,不如改为“一枝”。齐己虚心接受了。后人称郑  相似文献   

2.
一字师例举     
我国古时把更改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称为“一字师”。一字师,古今皆有。在众多的一字师中,留下了许多美谈传话或奇闻轶事。现例举如下: ——一字师最出名的要数诗僧齐己。宋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一字师》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又据宋朝阮阅《诗话总龟·评论》引《群阁野谈》谓:“五代张迥《寄远诗》有‘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句,齐己改‘白也’为‘黑在’,迥遂拜作一字师。”从这两则故事来看,齐己既尊郑谷为一字师,齐又被张迥尊为一字师,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朝黄溥《闲中今古录》卷一载:元萨天锡送浚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文艺创作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添加剂,一部文艺发展史,其中就内含着创新史。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创新,“创”字本身就是“始”之义,即“制于其初也”。清代戏剧家李渔甚至提出创新要“意取尖新”,不仅要新,而且要求抓住“新”的尖子。在西方漫长的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一向重视创新,俄罗斯诗人伊萨柯夫斯基在《论诗的技巧》中就曾说过: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的“秘密”;一个真正的诗人功绩就在于他以新的方式,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生活现象,讲述另一些人还  相似文献   

4.
91岁高龄美国诗人史坦利·库尼兹最近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诗歌类奖。已经勤奋写作近70年的老诗人仍然文思泉涌,创作丰沛。他和出版社至少还订有三本书的合同,今年1月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次诗人因第9本诗集《走过人生:晚期新诗精选》而获奖,虽然是迟来的荣誉,但却是实至名归。库尼兹早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就崭露头角,被奉为形而上学派诗人的佼佼者。他的第一本诗集曾在1959年为他贏得普利策诗奖。后来还得过“惠特曼诗奖”和“全国艺术  相似文献   

5.
文章百改不厌,从一定意义上讲,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人们常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拍案叫绝。据传,这个“绿”字经过“到”、“过”、“入”、“满”等十几次修改才定为“绿”字的。因为绿字能显示景物的具体形象。可以体现一个变化过程,是春风使得江南岸“绿”了。又如唐代诗人齐已写的《早梅》五言律诗,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朋友郑谷看见后认为“数枝开”不能体现早梅,建议改作“一枝开”,齐已很敬佩,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上述两例是借鉴古代文人的写作态度说明“改”字的重要。怎样修改文章?从文章的构成来说,我体会要  相似文献   

6.
钦鸿 《出版史料》2005,(4):76-77
早就想写写诗人叶平林,原因有二。一是胡风对他的笔名有误解,二是多年前我曾与他有过一段交往,十余年过去,仍时有怀念。胡风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作家司马文森时,有这样一句话:“说实在话,他于三十年代在左联时,用日本女人的笔名‘平林杏子’发表诗,就使我感到他太轻薄……”(见《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版,第二八二页)这里有绝大的误解。据我所知,司马文森从未用过“平林杏子”的笔名,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联时期,署用“平林杏子”的笔名发表诗歌的,却是一位严肃的进步诗人叶平林。叶平林,一九一四年冬月初三(阳历十二…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3,(11):127-129
<正>生物之美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培养我们的创造力,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本书旨在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热爱之情、探究之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满目万紫千红,扑鼻花香四溢,盈耳鸟语虫鸣,到处诗情画意。鹧鸪斑影鹧鸪飞唐末诗人郑谷有很多写景咏物的诗篇,风格清新,  相似文献   

8.
留些遗憾好     
据说,已是耄耋之年的著名诗人藏克家有不少年幼的朋友.早晨,藏老喜欢站在家门口,这些上小学的孩子们经过,总要与慈爱的“臧爷爷”亲热一番.多么生动的细节!我们由此可以窥见一位老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永远纯稚的“童心”、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不巧得很,电视片《诗人臧克家》摄制组去采访拍摄的时候,却正值暑假期间.制片人只好叹一声:“真令人遗憾!”就放弃了这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艺术家,把他学艺的经历,对表演艺术的追求,把他从事剧影工作的一生经验的总结,概括地题名为《地狱之门》。这是从但丁《神曲》中引用来的典故。但丁在他的长诗里描写了经历“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地狱的入口处写着: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一八五九年在伦敦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结尾就引用这位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他向我们指出:  相似文献   

10.
有个老笑话:有人给大诗人杜甫的庙送来了“杜十姨”的匾额,原来是他听人说:“杭州有座杜拾遗庙。”他以为庙中供奉的是晋代诗人刘伶贤妻杜十姨,闹出一幕笑剧。这种只闻音同、不察意异的笔杆子仍时有所见。请看下例: 将“蔡廷锴”误为“蔡廷楷”(8月21日《新知识报》三版《毛泽东与哪些著名民主人士通过信》),将“武伯纶”误为“武伯伦” (8月25日西安晚报一版《“八办”成  相似文献   

11.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榈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撼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是芭蕉,也不像棕榈,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12.
宋静 《大观周刊》2012,(37):30-30,7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诗人和哲人的争论,他从城邦统治者角度出发认为世人的存在会破坏城邦的统治,也破坏人们的人格发展.他认为诗人应该被赶出理想国家的建构,这就提出了历史上有名的“驱逐诗人”的大胆主张。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应邀参加庆贺友人家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宴会。宴前,客人们纷纷题诗赠句,给老太太祝福贺寿,个个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之类常见常听的客套话。最后轮到这位诗人了,他提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顿时大惊失色,诗人见状立即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此时,亲朋好友们又转怒为喜了,诗人思考片刻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成贼”老太婆的儿孙们看  相似文献   

14.
对王荫南烈士的生平及其行事与操守略如上述,而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更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文学主张。这里只略举数语,便可见一斑。他认为:“论诗之主旨,固以国计民生社稷为准则,”“古人所谓民胞物与者,非民自胞而物自与也。我即民胞之一也,故民有痛而我亦痛;我即物与之一也,故物有苦即我有苦。”因此,要求诗人“要以饥溺为本怀,恻隐为初志,博爱平等为其一生之大欲,合世界国家于一身者也。有一夫不得其所,则诗人不得安,诗人之自身咏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人常因一诗一词,或某一佳句、警句而得其雅号。如: △唐朝郑谷以《鹧鸪诗》得名,又名“郑鹧鸪”。△唐朝韦庄著《秦妇吟》,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相似文献   

16.
一、“谋杀”诗人刚刚在散文集里读到一篇回顾美满婚姻的妙文,是台湾名诗人痖弦先生和夫人桥桥合写的。痖弦早年写出气象万千的长诗《深渊》,和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短诗,在台湾新诗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中年以后,痖弦先生搁下了诗笔,成为诗坛一大憾事。其因由,在本文中,他引了巴尔札克的名言:“幸福杀害一切诗人。”并以“被害者”自命。就是说,作为诗人,他是被幸福的婚姻“谋杀”了。虽然他受宠若惊地声言:“没有任何的辞章能与生活甚至生命的本身相抗衡;有时候,‘过’一首诗比‘写’一首诗更美丽!”这般自慰自解,诚然圆通。另一个现成的例子,是“童话诗人”顾城,他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曾经很享了阵子“齐人之福”,却困在三角里头出不来,终于精神崩溃,拿斧头杀掉妻子,然后上吊。只是,如果诗人和幸福,永远不能并存,此说若成定理,于诗人于诗,都糟透了。诗人  相似文献   

17.
书架     
《出版广角》2013,(8):92-93
《我们所有人》作者:[美]雷蒙德.卡佛著舒丹丹译版本: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版定价:58.00元卡佛诗全集《我们所有人》自1996年起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相继出版后,引起了英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价。美国当代著名诗人,普利策诗歌奖得主,前美国诗人学会主席卡罗琳.基泽尔就曾说,"假如卡佛不写小说,他会被公认为极好的诗人,正如事实本身。"卡佛最好的诗就像他短篇小说的缩影,卡佛诗歌形式自由不拘,诗歌与散文或小说文本叠加,与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故事化叙事者的叙事学分析任何叙事文本都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故事和故事叙述者。“所谓叙事,我们指的是所有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文学作品,即存在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叙述者。”这是叙事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最基本特征。戏剧文本有故事,但它缺的是故事叙述者;抒情诗有讲述人,但他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的情感。因此,在纪录片的故事化中,除了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必须有一个讲故事的叙述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有两种摹仿的方式:纯叙事(di啨g啨sis):诗人以自己的名义讲话而不想使我们相信讲话的不是他。完美摹仿(mi m啨sis):他(诗人)…  相似文献   

19.
他的得奖,是人们意料之中的。甚至可以说,是期待之中的。199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瑞克·沃尔科特当年就曾表示,应该得奖的是希尼,而不是他自己。至晚自80年代以来,西穆斯·希尼就已被公认为“自叶芝以来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也是当今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是从北爱尔兰黑暗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千百年来,那里的人们一直保持原  相似文献   

20.
那拉 《出版参考》2006,(10S):28-28
称沈浩波是书商,他不喜欢,他更重视的还是自己的诗人身份。他说“诗歌是我安身立命的东西”。而出版只是他的职业,是用来养家糊口的。 在沈浩波看来,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化载体和艺术形式,是人类语言和灵魂的结晶。而诗人能够做的是保全一个民族的语言,保全人类最深刻的灵魂,是为了抵达时代精神的内核的,这必然就导致诗歌是曲高和寡的。但诗人要生存,于是诗人沈浩波投身出版,去创造和挖掘能够激起人类共鸣的文化产品,并且把这个“糊口”的职业做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