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临近,高三学生正在积极复习备战.作为考生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还特别关注相关的高考政策,诸如扩招人数、志愿填报、录取时间等.高考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家长和考生都相当放心和满意.还有家长对高考阅卷也很关心,尤其担心的是语文科的作文,因为阅卷者的手松手紧有时会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4):16-16
历年高考,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考试失利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在备考期间,父母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盲目进补面对高考,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用脑过度,便在考前频频给孩子进补,家长们认为药补见效快,因而愿意采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三阶段,对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第一任务就是积极准备高考.在这个时期,不少学生为因为学习压力出现焦虑、烦躁和心理失衡等现象,许多家长也为因此起伏不定,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4.
罗玲 《科学生活》2023,(3):32-33
<正>01说什么都不对?也许是因为家长太焦虑初中生家长经常会有这种体会,跟孩子说什么都感觉不对:说让他好好学习,孩子觉得压力大;说让孩子多放松心态,尽力而为,考上什么学校都可以,孩子又觉得你低估他。另外,有时家长越让他放松,他自己的压力越大,就好比你看恐怖片自己感到很害怕时,就会告诉身边的人“你别怕”。  相似文献   

5.
高考揭晓,面对落榜的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火上加油。说一些埋怨的话,或是挖苦责骂孩子,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分析落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09,(6)
高考对于现在的孩子们,可以说起着一分定输赢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人对高考中的加分政策早有俞.这十几二十分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对高考中符合加分的具体条件却不是十分清楚,对此,本刊对<教育部: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通知>进行了梳理,对其中关于加分条件的规定进行了节选,家长和学生能够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魏夏南 《科教文汇》2020,(10):20-22,25
一直以来,家长陪写作业引发的新闻和吐槽在网络上热议不断。量大、形式难、责任错节的作业,不仅给孩子增添了学业的负担,也给家长带来了种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家长过多、过深地参与到了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是家长产生焦虑的原因。从作业的内涵上看,家长在作业中的功能地位并不必要;作业量大、形式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通过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来得到解决。家长教育负担过重的深层次原因是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使得后者沦为前者的附庸,而双方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只有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定位分野,家校同心合力,才能给学生减负,使家长的焦虑得以纾解。  相似文献   

9.
张丹 《科教文汇》2014,(33):100-101
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来到全然陌生的幼儿园,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哭闹的行为素来有之。为了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难关,缩短初入园的焦虑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积极引导,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来到全然陌生的幼儿园,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哭闹的行为素来有之。为了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难关,缩短初入园的焦虑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积极引导,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09,(4):18-19
孩子备考,家长该如何定位?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如果说一点没有难度,那是不现实的,但是考试还是以中档题为主,总体来说不是很难。对于一般的、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只要静下心来,抓紧时间复习,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完全可以得到提高。要想让孩子在最后关头更进一步,家长就要善于给孩子鼓励。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家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9,(9):41-41
高考一结束,考生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夏日悠长假期。考生考后放松,家长却又开始为子女上大学后的学费和生活保障费用等做准备。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家庭的理财势必要发生变化,如何在支付学费的同时又为家庭的未来做好打算,成了摆在家长们面前的"高考"题。  相似文献   

13.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万众瞩目的高考结束已经3个月了,对考生来说,一个暑假的家长注意力真空期简直过得太快了。又到九月入学时,从考生到新生,对九年来寒窗苦读终于到达的彼岸,一定既好奇又迷茫。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离家生活,此时家长也许该听听身为过来人的2009届毕业生怎么说。  相似文献   

15.
赵珠球 《科教文汇》2007,(2X):51-51
进入高三阶段,对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第一任务就是积极准备高考。在这个时期,不少学生为因为学习压力出现焦虑、烦躁和心理失衡等现象,许多家长也为因此起伏不定,无所适从。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高考成绩。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把沟通作为缓解压力、增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也是不胜枚举。本文中,笔者着重就高三语文老师如何做好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15)
9月份是幼儿园招生的时间,这时候新入园幼儿的家长心情往往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入园哭闹、不适应。其实这是一种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幼儿心理活动,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08,(5):6-10
2008年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升学考试牵动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时下,如何调整家长和学生的心态,缓解考前焦虑,让考生轻松地面对升学考试、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是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特请上海心怡心理咨询中心撰写本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初中之后的中考,高中之后的高考是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极为重要的考试,因此当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就格外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尤其是中学。有很多学生对中学阶段的数学很是头疼,可以说是中学数学学困生,其中以女生居多。本文章将就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普遍问题所在,以及针对他们如何提升成绩给出几点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处理方案。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亲子同训、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孩子在一个月后的评估中,情绪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障碍有多种,应仔细查找原由,区分对待。2)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克服,可结合孤独症的康复训练,采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3)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切忌急躁和不理睬的态度,应多鼓励和安抚,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感。  相似文献   

20.
戴峥嵘 《科教文汇》2013,(16):104-104,108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处理方案。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亲子同训、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孩子在一个月后的评估中,情绪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障碍有多种,应仔细查找原由,区分对待。2)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克服,可结合孤独症的康复训练,采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3)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切忌急躁和不理睬的态度,应多鼓励和安抚,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