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针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双元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分析双元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及意义,提出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构建符合实际的双元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课程的构想。通过探索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为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开展双元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下了理论基础。最后,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双元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解决方案,为高职院校双元式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设计、服饰结构工艺、服装经营等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专业相关教育教学人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文中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对其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以期与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创新潜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选择协同创新异质性知识的关键溢出源校、企作为研究主体,以影响知识投入决策的机制和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知识溢出程度将校企合作类别分为连接模式、嵌入模式和耦合模式,建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别讨论了不同合作模式下校企的知识投入条件,研究表明: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合作阈值并不相同,但领导者占有优势均为合作契约化的基本条件;边际知识产出、知识匹配感知度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正向激励效应对跟随者的影响强于对领导者;高度的知识溢出使溢出成本增加,使得双方进入投入困境,可以通过保证双方核心知识投入成固定比例来框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双方承担责任和规避风险,最终促进合作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对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名亮 《科技风》2023,(14):93-95
高职教育中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这种开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改善学校的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名班”“订单班”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技能,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高学历员工培训方法的背景和案例,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成功方式。  相似文献   

6.
谭余芬  彭上 《知识窗》2014,(24):4-5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正在各个中职和高职院校大力推广,成为一种较为新颖、有创新性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包括“订单”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依旧在探索的过程中,其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更好地开展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切实提高中职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制造业也加快了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制造方面的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需要有一定的提升.2015年,我国实施了“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十年纲领——“中国制造2025”,在此纲领引导下,国家对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由覃庆华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校企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一书,基于国家关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着重探讨了当前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对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拓展了我国创新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创新教育相关理论的范畴,对开展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全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模式,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需要以科技文化竞赛为基础,不断夯实平台搭建、师资培训、教学体系构建、资源保障、校企合作等基础构架,进一步完善并健全实践育人机制,提高育人成效。文章以“理奥杯”竞赛平台为例,阐述高校科技创新实践育人的初步模式,分析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开展实践育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是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衍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校企双师工作室是产业学院背景下职业院校成立的一种新型协同育人平台。与传统工作室相比,双师工作室在双师身份、学生身份、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5个方面进行了校企融合,并承担践行育人为本、探索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5个职能。基于产业学院背景下,根据“人、机、料、法、环、测”生产管理体系,提出了校企双师工作室“六要素”建设方案,探索了“以赛促学、以创促学、以证促学、服务促学”4个促进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引进企业”是重要的模式;校企合作能产生规模效应,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文章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形成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议:校企合作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企合作要以校内教育为基础,校企合作还要着力提升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校企合作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姚琴 《科教文汇》2013,(5):140-14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内涵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而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和起点。只有努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苦练内功.才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本领。本文在分析问题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婷 《科教文汇》2023,(3):104-107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将“产学研创”结合的模式融入饮料加工技术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食品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导师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研究生导师作为合作的主体,与高科技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搭建科研合作平台,研究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参与企业研发工作,是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新形式。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顺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广阔空间。作者结合自身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历,阐述了建立导师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开展了在新模式下培养研究生的效果观察,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几点建议和所需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校企融合,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沙南方职业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建设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3)
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是从市场配置、政策激励和合作运行等机制入手,以"基于典型岗位核心能力导向、多层次工学交替"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构建"专业基础能力+社会方法能力+专业特色方向"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校企协同在专业技能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导师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研究生导师作为合作的主体,与高科技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搭建科研合作平台,研究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参与企业研发工作,是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校企合作的新形式。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顺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广阔空间。作者结合自身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历,阐述了建立导师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开展了在新模式下培养研究生的效果观察,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几点建议和所需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研究尚属空白,提出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目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从教学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合作、宣传合作、科研合作四个方面,分层次地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为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推动广东高校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合作动因、合作方式及成效、合作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比美国高校和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中美校企合作在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动力,合作方式的发展成熟程度,以及社会和市场环境的支持程度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并从中发现广东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借鉴美国高校成熟和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强化自主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合作环境,提高校企校地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根据我校“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总结了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成效,分析了该模式实施的关键,并给出了一些做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例,阐述了双方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以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校企共建的合作方式、运行机制、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