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正>诗歌作为美的载体,其教学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是一个开展美的欣赏、学习美的表达、尝试美的创造的活动过程。诗歌欣赏是一种需要欣赏者参与的艺术鉴赏活动,是欣赏主体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重新构建诗美的过程。一首诗就是一个诗美系统,诗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对诗美的解构过程。比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就应让学生了解该词的节奏、平仄、韵字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  相似文献   

2.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实录】一、初读美读,《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在我们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长河中,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和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首"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旷世佳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到近代,古诗一直占有诗坛的统治地位。随意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弓I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导读》2024,(3):12-13
<正>推荐书目《推开窗子看见你》推荐理由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曾说过,儿童阅读的世界,诗歌不能缺席。诗是美的,读诗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推开窗子看见你》是金波的儿童诗集,也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中的一部,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审视和感应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事物,以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为主人公,用自述的口吻写出了真、趣、善、美。诗中的各种事、景都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融、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少年儿童的追求、渴望、兴趣、爱好,展现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诗歌鉴赏自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以来,常常注重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评判,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审美教育功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自由地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然而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学生还不能熟练进行分类鉴赏,对诗歌的内容、主旨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各类诗歌的特征意象理解还比较模糊,本文就诗歌的分类鉴赏作简要分析:一.怀古诗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的遭遇(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如杜牧《赤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是否有美的意境通常成为我们判定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本通过对意境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对意境的辩证性、意境与民族审美心理几个问题的探讨,进一步阐明意境理论对中国诗发展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是可以解读的.正是因为诗可以解读,欣赏诗才有乐趣.诗才能够给读者美的享受。但是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需要欣赏者的创造力的特殊的艺术鉴赏活动,它比欣赏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更需要欣赏者参与发现和创造诗美的工作。诗歌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诗美。诗美包括诗的抒情的美和形式的美。在欣赏诗时,不要把诗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特别要重视诗的形式的美。诗的视觉美在现代诗歌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诗是文学中最优美的艺术。译诗,则是创造美的艺术。译者在译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诗歌的审美体验,力求发掘和再现诗歌之美,并努力引导译语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共鸣,获取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11.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个性张扬.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诗人,而是要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下面就诗歌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赏析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白鹭》是著名作家和诗人郭沫若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绍了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文章短小精练,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亲密接触的阵地,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是贯穿于任何一门学科中的,而语文是最具人文特性、最具诗意的学科。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歌教学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在诗歌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是初中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雁翼诗歌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翼不仅是一位有丰富诗歌创作经验的诗人,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的诗论中的美学思想体现在对诗歌美的本质、诗歌的社会功能、诗美的创造、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的深入探讨和透辟的论述中。这些观点对诗的创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位诗人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诗歌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可入诗.简单地说,物象(美的)+心境(情思)=诗.  相似文献   

16.
<正>"诗意的人生"是人们对于有着个体生活情趣和较高生活质量的人生的描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美的点缀,个体精神境界水准大幅提升。在高中教育阶段,要注重"诗性美"的存在价值,将语文课堂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在"诗"的国度里感受诗歌的意蕴之美,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情趣。一、在诗意中感受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一)感受传统,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集形式美与情理美、语言美与意境美、音乐美与色彩美之大成,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与教化功能。在中国诗史上,任何一首历经岁月大浪淘沙而能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几乎都是诗歌意境创造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9,(4):45-50
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邵洵美的诗歌进行价值重估,但忽视了邵洵美对纯诗化的追求。邵洵美在五四新诗萌芽之际率先思考新诗艺术形式的合理建构问题,以先锋姿态创造出一种形式优美、情感自然的纯诗。从诗歌立场上看,邵洵美的诗歌创作反对功利性、道德性,主张"为诗而诗";从诗歌形式上看,邵洵美追求诗歌形式的极致美感,注重诗歌的音乐美与色彩美;从诗学精神上看,邵洵美对灵与肉的先锋思考彰显了诗人对个体审美愉悦独特的追求。邵洵美的纯诗先锋实践为中国纯诗化的诗学建设灌注了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艺术 ,读诗时 ,经常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光辉照临自己的心灵。诗是最美的文学样式 ,“一首诗的胜利 ,不仅仅是它表现的思想的胜利 ,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美的灵魂和感情 ,美的构思和意境 ,美的语言和造型 ,还有音乐的旋律 ,绘画的色彩。诗歌集美于一体 ,又把美传播给千千万万的读者。由此可见 ,诗词教学无疑是学校美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探幽寻美 ,陶冶心灵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培养美的情操。众所周知 ,我们在学习和欣赏诗词作品时 ,无论是中国古体诗词 ,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年的文化底蕴积淀了诗这一凝练、精致的文学样式,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浪漫的气息,使诗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从少年儿童起,让诗歌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在孩子幼小心灵里绽放并得到新生,用诗去滋养儿童的纯真心灵,引领孩子在诗中尽情呼吸,尽情释放生命的光彩,自由地徜徉于诗化的国度中,去欣赏美、继承美、弘扬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