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所谓“说作文”课,就是在课上由学生或教师谈如何作文,即围绕某一作文教学目标、某一命题或材料,着重在作文的立意、内容、结构、片断等方面“说”。通过学生“说”,教师“说”,全班交流“说”,不断培养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达到各年级写作要求。 “说作文”课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 ,许多学生怕作文 ,有人一到作文就感到头痛。为什么怕作文竟成了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呢 ?究其原因是学生感到作文没什么可写 ,没章法可循 ,更无兴趣可言。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以说促写 ,使学生不怕作文我们知道不善于作文的学生多 ,而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少 ,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的机会很多。而“说”和“写”实为近邻 ,“写”只不过用笔、用文字来“说”而已。因而我在作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一般作文课前几天 ,将题目或材料交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用心…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生作文就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毫无生命活力。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套用或抄用,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克服学生作文中的这些弊端,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真”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领导检查作文 ,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出而“委婉”批评 ;家长看孩子的作文因一个错别字未改出而说老师不认真 ,如此种种 ,将一个巨大的“改”字压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改”成了衡量一个老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了。“文章不厌百回改” ,这句话没错 ,但这是对习作者本人而言 ,如果用在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上 ,那么 ,语文老师就是长个三头六臂 ,不备课 ,不上课 ,也无法完成这“百回改”。“改”在作文教学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简单地说“是”或“否” ,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批改作文只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通过批改作文来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读“考试说明” ,不难发现语文学科写作部分“基础等级”要求中增添了一条新的要求———“感情真挚” ,这个要求非常值得考生和语文老师重视。所谓“感情真挚” ,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 ,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白居易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应该说 ,“感情真挚”是中学生作文的最为基本的写作要求。但是 ,纵观学生的作文 ,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 ,或无情可抒 ,苍白单薄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失度 ,或情感不够健康 ,难以使人接受。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 ,怎样才能写好“真情”…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述”与”作”“述”与“作”都是作文的作业,但两者性质不同。“述”表达的是现成的材料,是要儿童用自己的话叙述听过或读过的文章(在苏联称之为“叙述”);“作”是创造性的表达,表达的材料,是儿童由于实际活动、生活经验和在阅读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而形成起来的思想情感或生活体验通过构思把它组织起来的(在苏联称之为“作文”)。有些教师把“述”理解为“说”,认为把作文材料让儿童口述一遍,就是“述”,写下来就是“作”。这是错误的。如果这样理解,就把“述”与“作”跟“说”与“写”的概念混同起来了。实际上,“述”与“作”是从作文性质方面说的,“说”与“写”是从作文方式上说的。  相似文献   

7.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只重视笔述作文,而忽视口述作文的倾向。其实,口述作文是笔述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重要训练形式,应该重视。一、“说”和“写”比较,“说”是重要的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说”和“写”又是这个中心环节的重要形式,而“说”和“写”比较,“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作文先导式”教学在这里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作文”或“说文”这种载体来进行教学,通过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教学,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季亚芬 《辅导员》2009,(17):34-34
如何充分发挥现代电教媒体的优势,利用它们的有利因素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服务?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长时问的探索,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电教媒体“可创设或再现情境”的特点,使学生的视、听、思、说、写、评等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电化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无缝对接”,改革了作文教学的方法,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平时我们提倡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说课”,那么,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动手作文之前“说说作文”,这样,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大有裨益。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限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近几年来的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说作文”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心目中的“苦差事”变成了“乐事”,从而形成学作文、爱作文的浓郁气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探讨性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布置写一篇有关“中学生社交”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3.
黎强 《文学教育(上)》2008,(20):136-137
郭沫若说“书如其人”,本义是指书法笔迹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里,我认为“书”可能理解为“作文”,因为文字是我们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语言表达习惯、学识程度、品德修养等。在多年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他们的特征,对新事物的思考,或好奇,或向往,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作文指导课中的“说”与“写”王玉铃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时有这样一段话:“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作文的本质特征.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说”与“写”的...  相似文献   

15.
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这话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指出了突破日——强化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即进行“说”的训练。“说”是写的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人D头述说尚且不清楚,又怎能有神来之笔呢?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说”的问题。怎样进行“说”的作文教学呢?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作文教学的认D练计划,实行每天一“说”训练,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学生充分发挥了“以我口说我心,写我心”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说的训练符合学…  相似文献   

16.
“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弊西吉县苏堡学区蒙国安教学中,时常听到不少教师这样说,“农村娃娃啥都没见过,作文就根本没有材料”,“能让娃娃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课文或优秀作文选中的文章形式去套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模仿是学作文的初级阶段,但一味地模仿就...  相似文献   

17.
刘洁 《文教资料》2006,(1):110-111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算作文了,有的学生说:“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还有的学生说:“我最讨厌作文,我希望今后的各种考试都没作文这个项目就好了。”这些都是被动作文心理的反映。为什么不少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呢?可以概括为“没有东西写”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文教学过程,是要变学生被动写作心理为主动写作心理的过程,使学生从没有什么可写到满怀激情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而又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一、低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低幼衔接,使识字、阅读、写作环节紧密地扣在一起,削平学生习作的陡坡,打好中高年级作文基础,我从88年起在低年级进行“贴图作文”的尝试。所谓“贴图作文”,就是由学生自己或老师指定选择图画,剪下来归类后贴在作业本或作文本上,然后以图示意,按图写话,先说后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儿童进行严格的说写训练。  相似文献   

19.
境界。《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情况。”一提及境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精譬概括出来的“境界”说。其实,今天我们在关注高考话题作文的成功写作之际,也不妨提出新的“境界”说。笔者以为,“境界”在高考话题作文中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更是其成功之核。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作文境界的形成。下面仅  相似文献   

20.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我们的作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感受” ,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体会。我们在作文中 ,如果真正有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作文就不会重复别人 ,就不会枯燥无味 ,我们就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首先 ,感受是作文的开端。福楼拜说过 :“写好 ,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意思是说 ,写好作文 ,第一步是感受 ;其次才是想 ,即构思作文结构 ;最后是说 ,即把作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对周围的人、事、物、景没有一种深刻的感受 ,就不会有写作文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