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满足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我们编写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讲义,主要是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有关内容的综合,并在我校94和95级学生中使用。现谈几点在编写和使用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体会。 一、编写综合课程讲义,首先要认同该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课程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颖 《河南教育》2010,(7):10-10
艾卫东,1972年生,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高级讲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校实训设备管理中心主任。从事教学工作13年,著书3部.编写的《汽车专业短期实训的研究》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课题项目。主要讲授汽车电气、汽车构造与维修、机床电气、制冷技术、电机维修、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介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国家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的一门核心主干专业技能课,也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能课。它综合了机械制造原《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等几门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高职汽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并且从教学组织、课程考核、主要的特色、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实施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专业之一,《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认识机床、分析机床和选用机床的能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在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点和我校多年来《金属切削机床概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我们在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的若干探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汽车维修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汽车检测和修理一线岗位的应用性人员,各课程应围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教学。通常在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位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后要安排课程设计教学专用周,选题一般是诸如减速器等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显然,这种课程设计所培养和训练的能力与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们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将汽车维修专业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改为实践操作教学。一、实践操作教学的选题实践操作教学的选题一要结合专业,二要覆盖面广。汽车发动机总成中包含有多种常用…  相似文献   

7.
我校根据教育部指出“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系列”的意见,将原机制专业的《机制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风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编写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教材及与之配套的习题集和课程设计指导书。以适应当前专业教育的要求。一、课程教学要来是由培养目标确定的1997年下半年,学校组织教师对苏南地区及苏北部分地区机械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到很多企业均陆续引进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多工位组合机床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技术含量高,常规工艺工装已难以适…  相似文献   

8.
史美娟 《考试周刊》2012,(1):138-140
《机床电气线路维修》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机床电气线路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机床线路维修、改造和安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设计与实施、考核方案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研究有关制造技术、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由原来机械制造专业的四大主干课程: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部分内容精练组合而成,内容丰富、知识面宽。作为训练制造工程师的必备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大致结构,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理论教学主要由《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五门核心专业课程搭建专业知识平台,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使学员成为在汽车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现代汽车检测、试验、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咨询等工作的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周宁(1958-),男,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事内燃机设计、客车设计、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28年。近5年来主要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基础》、《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和《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等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中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参与学院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  相似文献   

12.
液压传动技术及其工程实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液压传动课程教材内容侧重于传统机械方面,与汽车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给学生造成液压传动技术与汽车专业相关性不大的印象,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编写一本适合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讲义是汽车类高校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编写讲义《汽车液压传动技术及其工程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重视当前汽车行业需求,在整合汽车理论、汽车构造和汽车设计课程中涉及的液压传动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液压传动技术在汽车上的典型应用,并增加液压传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工程实践应用,拓展了专业知识点,努力完善讲义的内容和形式,保证讲义质量和满足汽车专业学生的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整合原机械制造技术类《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四门课程的思路,阐述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结构组成与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整合原机械制造技术类《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四门课程的思路,阐述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结构组成与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1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互换性与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公差》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机械工业部中专机制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中《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基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九门必修课教材已于1996年5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陆续出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习题册》、《液压传动习题册》、《金属切削机床习题册》、《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册》、《机床夹具设计习题册》、《机床夹具图册》等辅助教材将于1997年5月份开始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地方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梧州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梧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梧州市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梧州市汽车维修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逐年增多,汽车维修厂、汽车销售店、汽车零配件销售店等汽车服务厂家、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也逐年增多,梧州市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也应运成为热门专业,随着梧州市中职学校对汽修专业实训设备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汽车电控发动机》被各中职学校列为汽修专业中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8.
孙兴伟 《中国培训》2012,(11):20-21
2009年,人社部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中开展了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机床切削加工、钳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广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从今年9月起,人社部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进一步扩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目前,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院校已经新增了94所院校。  相似文献   

19.
《机械工程学》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以适应专业课学习、进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工作实践的需要。当前的机械设备是离不开电气控制,而电气控制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的。由于机与电密切相关,所以,电气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方面的有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含有“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加工”、“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气动传动”及“金属切削机床及切削加工”等课程的内容。由于每部分内容在机械类专业中都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专业的培…  相似文献   

20.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实现能力生成需要借助内部的语言自主地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传统的课程制教学模式不利于有效地实现能力生成,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特征、学习任务、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环境的分析,论述了《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课程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