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西方乐器融入民族乐队中,能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演状态。本文以民族乐队为背景,首先分析了民族乐队的结构特色。其次,对民族乐队中大提琴音乐表现力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述。最后,简单描述民族乐队中加入大提琴的实际意义,确认整篇文章的研究价值。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各个大提琴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音乐表现力方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高胡     
正即"高音二胡",也叫"粤胡"。原用于粤剧音乐,五十年代末才逐渐成为民族乐队中胡琴组的高音乐器。其外形、弓法、指法、符号、把位等与二胡相同。里外弦的定音比二胡高一个纯四度定为g~1与d~2或高一个纯五度,定为a~1与e~2。高胡的音色明朗清澈,华美飘逸。宜演奏抒情、华丽的曲调。  相似文献   

3.
二胡作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拉弦乐器,不但在音乐院校而且在各大综合类院校都有飞速发展。针对综合娄大学的学生特点,以优势克服劣势,从教与学当中谈二胡专业教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乐器的种类与器乐的演奏形式很多,音乐遗产十分丰富,应根据乐曲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组成多种多样的民族乐队,使其百花争艳,共同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审美价值的民族器乐艺术。民族管弦乐队所演奏的曲目,也从最初的改编、整理、发展到专门运用乐队构思为乐队而创作。  相似文献   

5.
一、乐队的组织形式中小学民族乐队的组建虽然有其非专业性的特点,但形式上仍以专业民族乐队的模式为参照,即以丝竹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所组成的最为普遍。随着客观实际的需要,为了提高乐队的整体演奏水平(效果)和丰富乐队的表现力,乐队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考虑到目前中小学中,学生业余合唱团(队)、舞蹈队等的出现,民族乐队经常与演唱、舞蹈等同时演出,现提供两种规模的乐队编制,供中小学音乐教师在组建民族乐队时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京艺术学院为推动音乐教学、繁荣创作,于9月23日在河海会堂演出了三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交响音乐会".音乐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创作形式多样,在音乐风格上,力求和民族欣赏习惯相一致,采用了评弹、民歌、戏曲、少数民族及古典音调,乐队编制上加入了民族特有的乐器如二胡、编钟、云锣、排鼓等增强了音  相似文献   

7.
民族器乐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民族共同才智的结晶。借着中小学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东风,民乐这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奇花再次焕发出了光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认可。现今,它已走进大、中、小学的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学校艺术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现结合我校实践,谈一谈学校业余民族乐队的组建与训练。一、民族乐队的组建与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众多优秀的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春节序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阮,因其圆润饱满的音色和中庸的性格特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如今,我国民族乐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多数民族乐器音色个性化和音域偏高,在乐队中达不到理想的音乐融合度和平衡性,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现代民族乐队的发展,而阮的音色和音域则恰好能弥补民族乐队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阮在民族乐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潮流的推进下,阮一直在尝试更多的改良。  相似文献   

9.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代表作有歌曲《卖报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 聂耳从小喜爱音乐。小学时代利用课余时间,他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担任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0.
《长城随想》是刘文金老师1982年创作完成的一首二胡协奏曲。由闵慧芬和上海民族乐团于1982年首演。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首乐曲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二胡巨作,它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最为完美的典范之一,在二胡音乐美学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长城随想》在独奏乐器与协奏乐队这两方面都发挥得比较充分,所体现出来的“交响性”和“史诗性”都显得比较成熟。它成为八十年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我国民族管弦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一座里程碑。对二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了解人们的需求,研究人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是现代音乐舞台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胡协奏曲《木兰辞》的创作思想,就是力图通过“木兰从军”这一家喻户晓的历史事实的描述,让听众在音乐声中去体会思考,通过想像力的充分发挥使人们从中得到教益。研究该曲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对推动我国民族器乐曲的创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二胡音乐创作在二十世纪后期进入繁荣时期,这种繁荣格局的出现主观上是因为大量专业作曲家加盟创作,客观上则是多元化创作技法的发展,即传统创作样式、现代创作样式、中和创作样式和移植创作样式.四种不同的创作样式有着各自具体内涵、艺术特征和意义.各具特色的多元创作样式不仅促使二胡音乐作品的百花齐放,也促进了二胡艺术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音韵、节奏方面对弗洛斯特《雪夜林间驻马》一诗的音乐性进行探讨。该诗运用摩擦音、鼻音头韵,谐辅音和阳韵的韵脚创造了拟声效果和听觉形象,而跨行和停顿的艺术手法加上爆破音的使用又张驰有度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些因素的成功结合使得整首诗情景交融、富含乐感。  相似文献   

15.
刘天华是我国民族器乐的一代宗师,他在二胡曲的创作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良宵>与<月夜>是其创作的具有"东方式的小夜曲"称号的两首二胡独奏曲.本文对这两首乐曲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6.
二胡亦称南胡,深含乐器的变迁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二胡艺术的"苏南现象"的形成受到了江南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有着它形成的时代契机,再加上苏南二胡艺术家的推广传播和大量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的出现,让二胡艺术有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二胡艺术中的江南音乐风格及其技法表现特点,充分显现了苍凉的胡琴和柔婉厚重的江南文化的结合,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苏南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二胡教学中,教师除了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演奏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艺术实践以外,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这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说文解字》为参考,找出《广韵》中上古使用的尤、有、宥三部字共291个。以王力先生的古韵三十部为标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先秦韵文的押韵情况进行系联,发现这些字因为与不同声母搭配而在上古属于不同的韵部,并且绝大多数归幽部,极少数归之部,个别字归侯部。  相似文献   

19.
"江三木罗"是今日佤族歌曲中的一个重要韵脚,表达一种欢快喜悦的情绪,但其含义与其产生之时相比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其产生之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透过佤族人民对"江三木罗"的传唱可以体验到佤族人民追求公平、平等、公正的那种民族性格。从对"江三木罗"含义的演变入手,探讨佤族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20.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河南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资源,为二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二胡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推动河南二胡艺术的发展,一是在教学中加强对河南风格二胡艺术的传承;二是加强河南二胡艺术的理论研究;三是加强河南风格二胡曲目的建设;四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加强河南风格二胡曲的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