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前移: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受到普遍认可,但实践界和理论界往往偏于关注大中型和成熟企业,而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灰色地带"。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前移的观点,围绕前移的客观要求性、主观可行性和发展战略性,尝试探讨小企业和新创企业是否应当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实践及理论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消费者心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在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条目、形成初步问卷、预测和正式测验等程序,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维结构,消费者期望企业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员工责任、法律责任、消费者责任和经济责任.其中,消费者最看重企业消费责任,相对不看重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和经济责任.本文的研究为企业管理者开展社会责任运动指明了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8个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在不同数据库检索数量、文献分布年代、期刊刊载文献质量、期刊情况及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梳理出国内与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主题、研究动态与研究趋势方面的差异,指明了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文献的回顾研究,将有关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做一个综合的介绍,并阐述和比较了各个时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付强  刘益 《科学学研究》2013,31(3):463-468
以公共事件为切入点,从绿色创新角度出发,将从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这条意识的路径来研究,而不是基于社会责任的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创新的绿色也就是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我们将剖析基于技术创新尤其是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媒体曝光度在这种影响机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会积极影响企业社会绩效,社会绩效会积极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而媒体曝光度则会正向调节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绩效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辛杰 《预测》2008,27(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时山东省2200家企业的调查实证研究,得到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6个驱动因子,基于此将企业分成七个驱动群体,发现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为清晰地认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行为与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为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是声誉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2)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其声誉,进而获取竞争优势;(3)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因利益相关者不同期望、社会责任多样性以及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二者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Web 3.0元宇宙移动互联下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与责任边界发生了极大变化。然而,现关于元宇宙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存在概念模糊、边界不清、框架缺乏整合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系统性探究新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规范其责任治理从而实现多主体协同价值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企业数字责任为研究视角,以人工智能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归纳回顾了元宇宙特性与企业数字责任研究,界定了新情境下人工智能企业数字责任与数字治理,并分别构建了企业数字责任与其数字治理的研究框架。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责任体现为实现元宇宙生态的数据价值观规范与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数字责任管理主体、履责载体与数字监管的变革。(2)企业数字责任治理主要表现为实现多主体互动的数字责任治理生态,并主要通过加大技术开发者个体治理、链接“虚拟数字人”与“感知智能人”治理与数字商业圈治理三条路径实现。研究结论丰富了Web 3.0元宇宙情境下企业数字责任的文献,同时也为规范企业数字责任实践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管团队与企业社会责任:高阶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了相关的文献,从高阶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背景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并对主要自变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论必将受到强烈的挑战,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和丰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内容,以及从实践上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昕  林晓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19-12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在不断地演变与争论中发展起来的,为克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模糊性以改善研究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表现概念相继被提出。企业社会回应的提出,代表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从道德维度转向管理维度。而企业社会表现则兼容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被看作是实证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测量的操作性定义,从而成为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科研管理》2021,42(5):143-15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如何驱动企业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信任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润滑剂”,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外部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与企业内部高管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工具竞争逻辑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权、披露环境以及行业追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倍增效应;(3)企业内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企业内激励制度与企业外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效应;(4)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即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工具效应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基于“内外结合”的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作用与企业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任的价值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责任的竞争工具效应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及发展情况,然后对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概念框架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开展社会责任内部审计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悦 《科技与管理》2006,8(3):50-52
从对企业内部和对企业外部两方面,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从经济全球化和利润获取两方面,论证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程石  曹海敏 《科学与管理》2020,40(1):102-109
选取我国食品行业38家上市公司2015—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研究表明: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能够给公司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社会责任划分为六个维度,发现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能够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正向作用,企业对消费者和员工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负向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异质性,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社会责任履行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说明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整体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摘妻:基于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托宾Q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成长型企业的价值,并对成长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成长型企业价值;成长型企业的企业债务责任、员工责任、环境责任和股权责任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企业经营责任和政府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成长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有相应的侧重点;企业应实现战略需求与企业价值相匹配,通过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7.
陈智  徐广成 《软科学》2011,25(4):106-111,116
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健全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和良性发展。最后对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执行的效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家凤  毛敏 《未来与发展》2010,33(12):70-74
本文摒弃传统观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强调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给我国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论述我国国企社会责任履行的变迁,通过例举中国移动履行社会责任,说明我国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通过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年),对我国国企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