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音乐游戏活动是借助游戏的方式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而更重视于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倡导音乐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主动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以及表现和创造音乐,培养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稿源采珠     
福建吴艳丽谈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如何运用游戏进行创意性的音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要把游戏恰如其分、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音乐游戏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他四项内容为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欣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表演领域中综合性艺术表演(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向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教育学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为着眼点,既注意儿童的自然游戏,又注意为儿童编制有规则的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胡雨佳 《知识文库》2023,(24):32-35
<正>1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现状音乐教学作为美育课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音乐教学游戏化,在吸引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音乐素养,改善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1相关文件支持从历史的角度洞察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发展演变,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强调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础活动,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全面发展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将游戏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是提升学前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趣味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分析、探讨学前儿童教学游戏化内在机制的过程中获知:学前儿童音乐游戏化的关键,是在基本满足幼儿确实性需要的基础上,满足幼儿的成长性需要。  相似文献   

7.
借助节奏性朗读调动创造性想象辽宁艺术学校王迎春儿童音乐教学以什么为基础?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儿童音乐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明确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使儿童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逐步具备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儿童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有着深厚的生物遗传基础,但更主要的是源于儿童内心对情感表达的渴望。儿童这种自发的创作活动与游戏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其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促进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  相似文献   

9.
高静 《少年世界》2018,(1):34-35
活动背景:音乐欣赏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理想的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以及打击乐活动,都离不开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就是关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而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将音乐灌输给幼儿,忽略了幼儿自身对音乐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及特征,结合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特点,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培养之中,从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创造力以及提升儿童的音乐感知力等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使其音乐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它以音乐为灵魂,以游戏为手段.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占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基本要素,训练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重视儿童音乐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大事。作为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几年来,我尝试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趣味性地学习音乐。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达到了学习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3.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11,(12):35-37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它以音乐为灵魂,以游戏为手段,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会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思维素养。教育教学领域中关注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通过音乐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让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但是,当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的实施方法,为儿童学习音乐提供指引和帮助。教师需要对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进行深度思考,保证幼儿在学习的情况下获得自我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15.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幼儿园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学前阶段学习明确的要求。文章综合运用儿童音乐教育、美育、发展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展开研究,初步形成了开放式教学的理念。着重考察三个问题:学前儿童审美音乐的类型、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心理准备和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获得机制。  相似文献   

16.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所以,游戏是一种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最为孩子们所喜爱。而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把音乐游戏列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游戏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所以,游戏是一种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最为孩子们所喜爱。而音乐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把音乐游戏列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从而更加强调了音乐游戏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对幼儿全面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十分重视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本文试从情感、创作、表现力、趣味性这四方面分析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幼儿音乐教育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以幼儿音乐学习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应与游戏结合,在游戏中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此途径,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而且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纲要也指出:兴趣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儿童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对儿童今后学好音乐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广大学前音乐教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具有科学性质的作用以及崇高的重要地位。儿童音乐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而儿童正处于接受能力极强的年龄段,同时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期。在音乐的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心理状态设定相关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原则应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去,这样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文章就以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儿童音乐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