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难度大、缺乏信用担保、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稳健发展。首先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其次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再次是科学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最后是适当延长还款时间。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不仅直接关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国家人才培育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以及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实现。然而,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失信行为却严重地影响和困扰着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常开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因素,结合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诚信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锴栋 《文教资料》2009,(2):180-18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有力地促进和支持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解决了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问题.本文探究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指出了应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制建设、建立助学贷款保证金、完善借贷体系等方面寻求改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了上学缴纳学费的困难,减轻了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但是,由助学贷款学生而由此引起的大学生诚信问题日渐显现,引发人们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深入思考.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学历层次高、知识水平面广的的特殊群体,其在诚信教育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五个维度进行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最重要的资助方式,诚信教育是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大学生拖欠贷款和诚信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昕 《考试周刊》2009,(21):148-149
自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因此受益。但部分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诚信问题,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入手,探讨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寻找解决诚信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一项重大措施,但大学生诚信缺失却成为制约该制度推行的瓶颈问题.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从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和大学生诚信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成绩突出,不久前获得教育部、财政部通报表彰,并同时获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200万元。2004 ̄2005学年度,我省强力推进高校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各高校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850万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存在着夸大困难程度、故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逾期不还、对诚信教育宣传教育不够的问题.社会思潮影响、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偏颇、学生认知偏差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一要对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摸底,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二要建立健全诚信奖惩制度;三要构建诚信测评体系;四要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做好人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责任。3年来,我校坚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有效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才于。份秦烟李研究;摸露青实牙青;是严格热奎奎国家助宇黛国家助学贷款要顺利启动,首先必须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建立全校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银行提供贷款学生全面、真实和准确的申贷资料,具体做法是:向新生和在校学生的家长所在单位及生源地方政府民政局寄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同时由辅导员组织各班学生对申贷同学的思想品德、学…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高校助困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资助方式,帮助贫困生圆大学之梦,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但随着还款和还息期限的到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让人担忧.通过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定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谢鹏 《文教资料》2010,(7):196-197
自1999年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贷款违约率却居高不下。高校学生的诚信受到社会的质疑,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改革和现状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贷款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健全法律保障、诚信教育、信用保障三种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加大高校助学贷款力度,资助了一大批经济困难、乐于求学的学生.但国家助学贷款是无需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在制度监管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和改进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校、系两级的贫困生资料库等改进性措施,能有效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走入高校。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科教兴国,高校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它使得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得以完成,但随之而产生的大学生诚信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现有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探讨如何解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金星 《教师》2011,(32):14-14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走入高校。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科教兴国,高校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它使得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得以完成,但随之而产生的大学生诚信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现有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探讨如何解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磊 《林区教学》2011,(5):66-68
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而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更为重要。详细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同时提出加强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杨 《文教资料》2006,(24):42-43
全国高校开始实行“并轨”收费后,国家助学贷款成了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救命稻草”,但以学生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助学贷款方式受到了银行业的质疑,并成为进一步推广助学贷款的最大“绊脚石”。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就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组织者,应在培育诚信道德文化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从助学贷款系统各元素或利益主体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和原因等方面探究了诚信教育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柔性制度选择.认为正确认识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危害是开展好诚信教育的基础;理性对待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保障诚信教育实效的关键;诚信教育是降低和控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提高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资助资金的主要渠道。辽宁省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继续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加快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