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已经成为了学生形成自己个性,自主发展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对于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当前学生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基础和前提下,高中教育教学应该怎么样保证学生自身得到个性和全面发展,进而将学校多元教育的目标实现,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以及内涵发展,这已经成为了人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21世纪全世界有50%的大学毕业生要走向自主创业之路,而我国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尤其成教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与创业观却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帮助大学生尤其成教大学生构建科学的就业观与创业观的途径,目的在于唤起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观与创业观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营造成教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教学生自主创业的内涵、必要性及其意义,然后总结了成教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构建自主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以及指导大学生参加自主创业实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成教生自主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唐晓明 《教书育人》2012,(29):40-42
学校管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从管理目标来看,教育应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完整的人,使自己的个性塑造凝聚着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意向,这种特定关系蕴藏着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是新时期对完整的人内涵的最好诠释。围绕这一核心,校长需要引领教师将培养知识和技能拥有者的运作轨道转变到发展个性、培养完人的运行轨道上,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完  相似文献   

4.
追求幸福的人生是人的本质需要,而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成就一生的事业奠定学问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奠定成长的根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和培养创建幸福的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是新优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重要任务。首先,培养幸福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起点。幸福感是什么?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内化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一、职业指导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 职业指导是帮助学生在初、高中分流中根据自己和社会需要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沟通教育与职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自觉地将社会需要与个人志趣结合起来,比较顺利地从学校走向社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李森 《师道》2005,(11):46-47
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自己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全体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工作目标。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自主教育,创设学生发展空间,开发学生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需要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中一方阵地,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以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对技校学生开展思想教育,需要提高技巧性和有效性,要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开展工作,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学生思想状态开展思想教育,二是立足行业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教育,三是关注社会聚焦热点开展思想教育,四是融合校园常规管理开展思想教育,五是运用反面案例警示开展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之全面发展,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轰轰烈烈的教改下的新课程的基本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教改的灵魂。换言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经典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及内涵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