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大学的人文忧思——《废墟中的大学》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人文学者,雷丁斯从大学基本原则的角度,表达了对现代大学的忧思: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是文化,而随着全球化对于民族国家、经济对于文化的清空,民族文化被"一流"这个无所指的"原则"所取代,现代大学也因此走到了黄昏,成了废墟.雷丁斯无意拯救废墟,而是倡导一种实用主义,认为大学应该是一种"各抒己见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雷丁斯针对高校争创"一流"的大学理念,认为争创一流实际上是无所指,从而导致大学理念的迷失。在梳理康德的理性大学和洪堡的文化大学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处于废墟的实际情况,雷丁斯提出了思想之名的大学理念,主张大学要学会思考和倾听。这种理念继承了历史理念的理性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一流"大学理念是一种有效补救。思想之名的大学理念既有合理之处,但也因忽视了大学理念是发展的和多样化的特性,从而不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3.
比尔·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对理性大学理念、文化大学理念和当代所谓争创一流的大学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它们是如何逐层解构前一种大学理念并不断建构新的理念的过程。同时,在对当代西方大学理念进行尖锐而睿智的批判和质疑之后,雷丁斯本人提出了一种作为思想共同体的大学理念,该理念引导下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多主体的,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批判能力为旨归的并能自由而真诚地表达、相互倾听对话的思想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念     
一、教育理念之一般介绍先介绍几种笔者从有限资料获取的教育理念界说。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中,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本书采用了历史"旅行"的手法,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分子约翰·亨利·纽曼和他的经典著作《大学的理念》,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大学组织和文化所发生的变革而展开。"旅行"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学历史,其叙述的重心是形成了纽曼大学理念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变革历程乃至牛津,剑桥之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纽曼以其《大学的理想》一书奠定了他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伟大地位。纽曼认为大学的本质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的职能是教学,而不是科研。今天回顾他的大学观,对于"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正在进行时抑或还只是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制度因其概念的标准不同而存在着两类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该概念的精神主旨是强调一种"质"的规定,因而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应该是以"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为特征的西方大学制度.一种认为该概念的精神主旨是无须讨论的,我国现实的大学制度已经是现代大学制度.这种在基本概念认识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制度形态和价值取向标准的不同.其分歧可能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活动步入歧途,终至于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9.
弗莱克斯纳是美国著名教育批评家和改革者。他在对20世纪初羡、英、德大学进行深入研究后,写成《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在书中,他具体论述了现代大学的作用与职能、现代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认为大学的最重要的职能是发展学术,大学的管理活动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了服务于发展学术的目标,他主张大学在管理上要做到目标统一,给予教师充分的大学管理权,努力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并为研究者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0.
花田 《课外阅读》2011,(11):22-24
美国职场漫画"呆伯特"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得到真正的教育》。在这篇文章里,他声明自己就是个差等生,他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在大学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1.
胡适诗论     
胡适的《尝试集》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重大的意义,他发表了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八事"主张,提倡白话诗的创作,改革了旧体诗,破除了旧格律对新诗的束缚把诗歌的发展引向自由的道路,同时引入西方文学方法,在一片争议中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高职《物理化学》课程至始至终都贯穿着数学理论和知识。在高职教育改革的今天,将数学活动教学应用到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13.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批评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外文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型作为一种约定性、稳定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的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母亲原型就是这些原型中的一种。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母亲原型有着复杂的文化隐喻特征,通过原型批评的方法来解读莫言小说中的母亲原型,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莫言在解构中重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建立在对两个文本的理解之上,一个是哈特《法律的概念》,一个是Shapiro的"on Hart’s way out"这篇论文。这两个文本中涉及到其它理论家的内容,比如德沃金、科尔曼和拉兹等,都没有专门去研读。因此本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笔者自己对《法律的概念》一书的解读,第二部分是Shapiro对哈特的解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哈特转向包容性实证主义的批判,后一部分是以前一部分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指导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其实现职业发展,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人本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要素与职业生涯发展要素关系的探讨,分析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对优势,以研究胜任力模型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尹伊桑的生平引出作品标题的含义和他对自己国家纠结痛苦的内心感受,通过对音乐创作背景的分析,阐述音乐的内涵。同时,通过谱例详细讲解《piri》曲中的符号含义和演奏技法,希望自己独特的见解,为爱乐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希望我们能在演奏和欣赏这首曲子时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让《piri》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又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目标,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必然产生的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性格特点分析,对国内外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对高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方式、途径进行探究,以求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雷锋新探     
近些年来,学雷锋出现了"三月来、四月去"的现象,这是值得警惕的。目前,在学雷锋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中国还不是市民社会、缺乏公民意识,所以要学雷锋;二是认为雷锋式人物的存在于我们是件坏事。我们应该有效识别这两种错误观念并正确领会雷锋精神的真义就是爱国和幸福感,这会为我们如何学雷锋提供很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学改革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新理念的融合。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当今教育界提倡和推崇的"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将任务型教学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把技术作为教学的手段,通过技术把情景引入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深受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从结绳记事、绘图、到文字的产生,纸张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进而是音像技术,通过有线、无线传播方式,特别是现代数字化网络的传播,使得网络化成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同时,网络化生存成为人类的一种思维和生存方式。这已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学习与教学的方式,这种冲击在美术教育教学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