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福克斯现象看美国的媒体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竟  范旭 《传媒》2005,(5):60-62
根据美国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受众中,看福克斯电视越多的人,政治常识就越差.比如,在经常看福克斯电视的人之中,大多数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事件,也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美国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已经公布了"9·11"调查报告,已经正式否认了萨达姆与"9·11"有牵连.在经过一年的寻找一无所获之后,美军已经承认伊拉克没有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正是美国当初攻打伊拉克的主要借口.  相似文献   

2.
毕竟  范旭 《当代传播》2005,(1):44-46
如果有人问,谁是美国大众传播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媒体?回答是,福克斯电视网;如果有人问,谁是目前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频道?回答是,福克斯新闻频道;如果有人问,哪一家美国传媒的新闻理念和报道风格最有争议?回答还是,福克斯新闻频道。 根据美国传媒公司的市场调查,在美国受众中,看福克斯电视越多的人,政治常识就越差。比如,在经常看福克斯电视的人之中,大多数相信萨达姆参与了"9·11"事件,也相信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美国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已经正式否认了萨达姆与"9·11"有牵连。在经过一年的寻找一无所获之后,美军已经承认伊拉克没有藏匿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年龄相当的法官,或者更年长一些的,这样他可以站起来面对萨达姆,而且萨达姆也不能再像对待儿子一样和他讲话。”一位在审判现场的伊拉克摄影师说,审判萨达姆的法官才30岁出头,年龄不到萨达姆的一半,这位法官根本不是萨达姆的对手。“伊拉克现在对美国小企业来讲是黄金乐土,那里还有5亿美元的机会在等着我们。”美国一家企业员工说。虽然说在伊拉克挣钱是玩命的事,但目前仍有几千名美国人在伊拉克工作。“向你们的头版表示祝贺。祝今天过得愉快。”美国《每日新闻》给《纽约邮报》编辑的留言。7月6日《纽约邮报》头版宣称…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5.
陈明 《青年记者》2004,(2):36-38
2003年12月14日,美国伊托克临时政府当局宣布在巴格达当地时间15:00(北京时间20:00)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将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由于美军前一天晚上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更加上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援引伊拉克库尔德人  相似文献   

6.
就在美国陷入了作战时间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超过海湾战争、军费消耗接近越南战争的“伊拉克泥潭”难以自拔之际,2006年11月5日,新的伊拉克政府法庭宣布将被“山姆大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萨达姆判处死刑。2006年12月30日北京时间11时05分,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美国《外交政策》谁是伊拉克的赢家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在伊拉克正走向失败。经历了4年厮杀后,最大的赢家是被控支持反美势力的伊朗、“基地”组织、什  相似文献   

8.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29):14-14
布什:解除对伊拉克14年制裁美国总统布什7月29日签署命令,正式取消对伊拉克长达14年的经济制裁。1990年8月2日,在萨达姆派兵入侵科威特的同一天,前总统老布什宣布对伊实施经济制裁。这是继今年6月28日交权后,美国对伊拉克所做的又一重要举措。不过,在萨达姆倒台一年多后布什才签署此项命令,其象征意义明显大于实际意义。因为随着大量美国军队和商家进入伊拉克,经济制裁早已成为一纸空文。舆论分析认为,布什选择此时解除对伊制裁,是希望借此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并增加自己与联合国的共同语言,促使其在伊拉克问题上与自己合…  相似文献   

9.
早在9·11 事件发生之后不久,美国就发布了一份20人左右的基地恐怖嫌疑人的通缉名单。但在9·11 事件发生3 周年后,仍有多名恐怖分子逍遥法外。 1. 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沙特人 “基地”组织的创立者,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其他针对美国利益的袭击事件的幕后主  相似文献   

10.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8):12-12
拉登:命运扑朔迷离 伊朗国家电台2月28日的一则新闻把美国和巴基斯坦置于全世界的考问之下:拉登被捉了吗?伊朗国家电台称,拉登很久以前就在巴基斯坦被抓获,布什为了增加其竞选连任的筹码,有意封锁消息;但对于伊朗的报道,美国和巴基斯坦高层一再否认。 伊朗国家电台普什图语广播部主任阿什克·侯赛因称,他们有两个消息源,其一是巴基斯坦英文报纸《民族报》的总编谢哈德,另一个不予透露。但谢哈德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候否认了这一说法。伊朗媒体去年曾率先报道了萨达姆被捕的消息。 伊朗的报道至今没能得到任何方面的证实,但这个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却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成为阶下囚后,本·拉登的命运更加牵动人心。  相似文献   

11.
当美国把外交和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伊拉克时,朝鲜和伊朗暂时被搁置在一边。但是,虽然在对伊战争之后,美国会立即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两个它眼中的“邪恶轴心国”上,朝鲜和伊郎焦灼不安地等待美国将对他们采取的“反邪恶轴心行动”。  相似文献   

12.
李艺 《新闻知识》2004,(4):8-10
2003年,似乎是一个多事之年。世界仍不太平,战火依然继续。“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形势如火如荼。伊拉克战争、萨达姆被俘、伊拉克重建是国际形势的主线。国内则有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这中间还发生了无数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插曲。其中之一,就是香港娱乐圈内为内地人熟知的数位知名人士的离世;  相似文献   

13.
名刊要览     
从9·11到3·11 美国人开始从9·11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西班牙又遭遇了3·11恐怖袭击,200多条生命的毁灭,让欧洲人明白,在恐怖分子面前,一切安全防范措施都是脆弱的。不管是“基地”,还是各国本土的极端组织,都倾向于发动造成重大平民伤亡的恐怖袭击事件,吸引国际舆论的注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恐怖袭击已成了一种交流沟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瑛 《新闻爱好者》2004,(10):30-31
2004年7月22日,美国有关美军虐囚事件最新的陆军调查报告出台,这个较为详细的报告告诉人们,自“9·11”事件以来至今年6月,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虐囚事件达到了94起,共有39人在美军监狱中丧生。虽然这个报告强调说:虐囚事件只是美军内部个别人的过失,而不是美军制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16.
时隔12年,围绕“萨达姆何去何从”这一主题,国际社会再次展开了扑朔迷离的外交运作。 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掌握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证据。随后,鲍威尔为伊拉克设定了一个最新时间表。在美国设定的这个新的最后期限,即2月14日,德法两国向联合国提交用非军事手段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计划。 迷雾之中,似乎只有美国和英国同萨达姆过不去,其他国家或多或少是在为伊拉克说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走向战争     
外交斡旋的大门已经被布什关上。 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晚8点(北京时间18日早9点),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发出了美国决定动武的信号。布什说,萨达姆和他的儿子必须在48小时之内离开伊拉克,否则伊拉克将遭到军事打击。 布什敦促包括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和记者在内的所有外国人立即离开伊拉克,布  相似文献   

18.
美伊之战     
布什和他的幕僚们似乎正努力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就是到另一个国家境内,去推翻那个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政权。 事实上,梦魇般的“9·11”事件爆发,给美国政府实施其肃整全球的计划以契机,任何明显的、潜在的、直接的、间接的不利影响,都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予以摧毁。伊拉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到了风口浪尖上。 阿富汗战争期间,态度强硬的萨达姆政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7,(3):43-44
2006年底,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一代枭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也同时终结了他与美国两代总统、布什父子间数十年的恩怨。与其说这是一部三个人之间的恩仇录,不如说它是几十年间美伊关系变化的缩影。在这场实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对抗中,一直是强大的美国在主导游戏规则,人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美国霸权战略的变化,萨达姆从华盛顿的重要盟友变成死敌,直至最终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他们自称“民主国家”,标榜“民主国家不会发动战争”,但正是他们绕开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他们指控萨达姆政府是“邪恶轴心”,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直至其土崩瓦解,我们仍未看到这样的证据。 “一枚战斧导弹腾空而起,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