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一列快车上午8时从南站出发开往距它605千米的北站,一列慢车上午10时从北站出发开往南站,慢车开出3小时后与快车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5千米。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教学——“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65公里,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60公里。两列车在离甲乙两站中点10公里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公里?”——这道应用题时,采用以下的安排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出示以下两道应用题让学生口算:①甲乙两绳长相等,若乙绳截10米接在甲绳上,那么甲绳比乙绳长多少米?②李伟每分钟比小红多走5米,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要几分钟李伟才比小红多走20米?通过练习,学生明白了两数相等,若一数增加10,男一数减少10,则两数相差为10×2;1分钟多走5米,2分钟才多走10米,如果要求多走20米的时间,就要用20÷4。  相似文献   

3.
九年制数学教材第九册第179页34题: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 1/4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计算,再行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站?(用不同的方法) 这是一道较为复杂、灵活度颇高的行程应用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 从甲站到乙站的铁路长600千米,两列火车从两站相对开出,甲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5.
在趣味数学课上,龙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1/4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15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1/4)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一般解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某些较复杂的应用题,可根据其已知条件之间的倍比关系,寻找巧妙的解题方法。[题目]快、慢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快车又用了4小时到达乙地。求慢车要多少小时才能从乙地到达甲地?[一般解法]设相遇时,慢车行的路程为S千米。根据题意,可知行S千米慢车需要6小时,快车需要4小时,所以慢车每小时行S/6千米,快车每小时行S/4千米。那么,由快车从甲地到乙地  相似文献   

8.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有哪些相等关系,哪些相等关系可用来列方程.只要把上述问题分析清楚了,整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学会并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基本方法呢?对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有译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等.下面举例说明.例1甲、乙两站相距336公里,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己站,每小时运行72公里,30分钟后,一列慢车从已站开往甲站.每小…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的重要内容。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准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用图解法找对应例1.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前两小时共行驶130千米,第三小时又行了全长的14,这时超过中点5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从图上看,如果这列火车少行55千米,那么就正好行到中点,也就是(130-55)千米与甲乙两站距离的41合起来正好是甲乙两站距离的12,即(130-55)千米所对应的分率是(12-41)。所以,求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列式为:(130-55)÷(21-41)=75÷41=300(千米)。练习:两只筐里共装苹果135千…  相似文献   

10.
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制约的,求路程须考虑到速度和时间。但(?)此形成教学方法上的程式化,无疑是一种束缚学生(?)脚,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框框教学法。作为新形势下的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机会,并创设发散思维的情境。最近听某老师一节解行程问题的教学研究课,从课堂中师生活动的情况看,他在这一方面是有所失误的。在巩固练习中,这位教师出了这么一道题:“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65公里。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60公里。两车在离甲、乙两站中点10公里处相遇,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练习前,老师发下两块微型小黑板,让两名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学得不活。例如,我校毕业班选用了《小学生报》一道题作复习迎考的测验试题:“一列快车由甲站开到乙站需要10小时,一列慢车由乙站开到甲站需要15小时。两车分别同时由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120公里,两站间距离多少公里?”这道题粗看起来是“相遇问  相似文献   

12.
分类讨论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分类讨论,可以使我们的数学思维更加缜密,从而有效地避免漏解或错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数学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现举两例说明。一、行程问题中的分类讨论例1:一列慢车从A地开往300千米的B地,同时,一辆快车从B地开往A地,已知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快车速度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辆卡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出发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数学解题策略有很多种,其中画线段图是最基本的一种.行程问题类型较多,有的问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解决起来有些困难.利用线段图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我们找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相遇、追及类问题【例1】甲、乙两站相距480 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 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 km。  相似文献   

15.
在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教师要求学生充分想象,积极思考,看图编应用题。学生认真观察线段图,编出了如下一些应用题:   1.甲乙两站相距 450千米。一列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1)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多少千米 ?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经过 5小时两车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   3.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经过 5…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铺垫1.出示复习题。一列快车从天津出发,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读题。弄清题意,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教学课本第九册第123页例5。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 通过一例多解和一题多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3 教学中自始至终抓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关键 ,渗透“抓住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迎刃而解”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一、启动导入师 :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题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9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x千米。问 :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9×9)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x)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中,如何正确建立起量率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下面举例说明: 一、认真审题,弄清分率的对象 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经12小时相遇。相遇时,快车行的路程比慢车多1/2。两车行完全程各需要几小时? 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12小时后相遇。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全程的1/2。两  相似文献   

19.
一、模空题(本题20分):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汽车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摩托车以2倍于,汽车的速度从动地开往甲地,汽车比摩托车先行半小时.问两车相遇时各行驶了多少路程?解1.设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千米,摩托车行驶了千米;用代数式表示相遇时两车共行驶了千米,这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距离496千米.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2.两车相遇时汽车行驶了小时,摩托车行驶了小时,明代放式表示汽车行驶时间减摩托车行驶时间为小时,它等于小时.于是得二元一次方程为。为了求得结果,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列方程组(不解方…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做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