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如果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A.60°B.90°C.180°D.270°2.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x1,y1)和B(x2,y2).如果x1+y1=6,那么AB的长是()A.12B.8C.10D.63.x22sinθ+5+y2sinθ-3=1所表示的曲线是()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B.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C.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D.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为()A.1个B.2个C.0个D.3个5.△ABC所在的…  相似文献   

2.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在解题时往往会因考虑不周而出现错误.现就一次函数中的常见解题错误分类举例剖析.一、忽视一次项系数不为零导致错误例1已知y=(m2-1)x2+(m+1)x+m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错解:由题意,得m2-1=0,故m=±1.剖析:一次函数一般式为y=kx+b(k≠0),错解中忽略了k≠0的隐含条件.正确答案:m=1.例2已知一次函数y=m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错解:根据题意,可知方程组y=2x,y=mx- 有实数解.解此方程组得mx2-4x-2=0…  相似文献   

3.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既要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更要注重它的应用.任何二次函数y=ax2+bx+c(a≠0)通过配方,总可以变成y=a(x+b2a)2+4ac-b24a的形式.由于它的图象是抛物线,故可知:(1)抛物线以直线x=-b2a为对称轴;(2)抛物线的顶点是(-b2a,4ac-b24a);(3)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在x=-b2a处取得函数最小值,y最小=4ac-b24a;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在x=-b2a处函数有最大值,y最大=4ac-b24a.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能否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4.
数学研究的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相联系的,可以转化的.有一些代数问题常常可借助于几何图形具体地、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易于求解.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1g(4x2+4ax)=(4x-a+1)有唯一实数解,求a的取值范围.解:作y=4x2+4ax的函数图象,它与x轴两个交点:a>0时,为(-a,0)和(0,0),如图1;<0时为(0,0)和(0,-a),如图2.作y=4x-a1的函数图象,它与x轴交于点(a-14,0).则原条件等价于两图象在x轴的上方只有一个交点.由图象可知,a应满足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观察法例1(2000年春季北京高考题)已知函数f(x)=ax3+bx2+cx+d的图象如下图,则()A.b(-∞,0)B.b(0,1)C.b(1,2)D.b(2,+∞)分析观察函数的图象,由图象过原点知d=0,又由图象过点(1,0)得f(1)=a+b+c=0.进一步观察f(x)的图象知f(-1)<0,即-a+b-c<0.两式相加得b<0,故选A.二、特殊值法例2设k是正实数,如果方程kxy+x2-x+4y-6=0表示两条直线,那么它们的图象是()分析由图象知有四个点可供我们考查.由A知图象过原点,而原点的坐标不满足方…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关系的方法有:(1)利用几何意义;(2)利用判别式;(3)应用变量的有界性;(4)应用函数的单调性;(5)应用均值不等式.例1如图所示,设A(a,b)是第一象限内的一定点,过A作直线l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M、N.求△MON(O是原点)的面积最小时,点M、N的坐标.解设M(x,0)、N(0,y)(x>a>0,y>b>0),则S△MON=12xy,作AB⊥x轴于B,AC⊥y轴于C.因为△ABM∽△MON,所以ABNO=BMOM,即by=x-ax,故y=bxx-a.∴S△MON=12x·bxx-a=bx2…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忽视函数的定义域例1求函数y=2tanx1-tan2x的最小正周期.错解∵y=2tanx1-tan2x=tan2x,∴T=π2,即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分析π2不是函数y=2tanx1-tan2x的周期,因为当x=0时,y=2tanx1-tan2x有意义,所以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可知f(0+π2)=f(0)成立,但f(0+π2)根本无意义.正解由于函数y=2tanx1-tan2x的定义域为狖x|x≠kπ+π2,x≠kπ+π4,kZ),故可作出函数y=tan2x(x≠kπ+π2,x≠kπ+π4,kZ)的图象.可以看出,所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误区二忽视函数…  相似文献   

8.
学习函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离开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去讨论函数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在求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例1如图1,在△ABC中,AC=10,AB=6,∠A是锐角,且cosA是方程5x2+6x-8=0的一个根.(1)求cosA的值;(2)若动点P在AB上移动,并以PC为斜边向△AP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设AP=x,S△PCQ=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求函数y的最小值.错解:(1)cosA=-2(舍),cosA=45.(2)作CM⊥AB与AB的延长线交于M,设PQ=CQ=t,则CP=2…  相似文献   

9.
y=ax2+bx+c(a、b、c是常数,a≠0)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象是抛物线.通过配方,可以把二次函数表示成y=a(x-h)2+k的形式,此时h=-b2a,k=4ac-b24a.由此可以确定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如果知道一条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那么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教科书13.7节用了很大篇幅讲述了用平移法作出y=ax2+bx+c的图象(即由抛物线y=ax2左右上下平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是二次函数的重点内容.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是中考试卷中的热门题.现以1997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一、顶点与抛物线解析式例1已知二次函数y=(m2-2)x2-4mx+n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2,且图象的最高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997年贵州省中考题)解析对称轴与的图象相交,把X=2代入得抛物线的顶点(2,1).再由对称轴求得m1=-1,m2=2舍去,因抛物线有最高点,a<0),’.解析式为y=-(x-Z)’+l,即y=-x’+4x-3.二、顶点与抛物线的平移例2一条抛物线是由y=-xZ的图象经过…  相似文献   

11.
一、忽视一次函数定义中k≠0这一条件 例1已知一次函数 y=(m-2)x+m2-3m-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4),求m的值. 错解 把点(0,-4)代入已知的函数解析;式中,得-4=m2-3m-2.解得m1=1,m2=2. 分析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一次函数定义中“k≠o”这一条件.当m=2时,m-2=0,此时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故应舍去.正确答案是m=1. 二、忽视一次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2 下列函数的图象与y=x的图象完全相同的是(). 错解 由于函数①②④都可化为y=x③不能直接化为…  相似文献   

12.
一、观察法根据完全平方数、算术根和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的特点以及函数的图象、性质,凭观察能直接得到一些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值域.例1求函数y=x+1√-x-1√的值域.解析将y=x+1√-x-1√变形得y=2x+1√+x-1√.易知此函数在区间犤1,+∞)上是减函数.当x=1时,ymax=2√.又∵x+1√>x-1√,∴y>0.∴函数的值域为(0,2√犦.二、配方法例2求函数y=-x2-6x-5√的值域.解析∵-x2-6x-5≥0,∴-5≤x≤-1.∴当-5≤x≤-1时,-x2-6x-5=-(x+3)2+4≤4,其中当x=-3时取…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点P(2,一到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2在函数y=/万二司十一\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3.当x二3时,函数y=rt的值是.·4若函数y。。”-2””‘+m+2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是5抛物线y二xZ-6x-5的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6·若函数y=闹邓妗5脑龃蠖龃螅騧的取*捣段牵*7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l刃)、B(0,2)*降悖蛩慕馕鍪绞牵*8.若抛物线y=。‘+bx+c经过A(l,-4)、B(-25)、C(0,-3)三点,则它的解析式是_.9如果函数v一上的图象经过点A(4,豆),…  相似文献   

14.
例1已知函数f(x),当x、yR时,恒有f(x+y)=f(x)+f(y).试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解析令x=y=0得f(0)=f(0)+f(0),即f(0)=0;令y=-x得f(x)+f(-x)=f(0)=0,即f(-x)=-f(x).故函数f(x)是奇函数.例2判断函数y=1+sinx-cosx1+sinx+cosx的奇偶性.解析当x=π2时,y=1;当x=-π2时,y不存在.故所给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注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则该函数不具有奇偶性.例3设函数f(x)=x2+|x-2|-1,xR,试判断函数f(…  相似文献   

15.
函数图象与其系数有如下关系:正比例函数y=kx(k≠0)1.k>0图象在一、三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2.k<0图象在二、四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反比例函我1.k>0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k<0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一次函数y=kx+b(k≠0)1.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2.b>0、b=0、b<0图象与y轴分别交手原点的上方、原点、原点的下方.一次函数y=ax2+bx+c(a≠0)1.a>0抛物线开口向上…  相似文献   

16.
一、巧解函数题例1求y=1-sinx2sinx-1的值域.解析由y=1-sinx2sinx-1得sinx≠12,y≠-12.又∵-1≤sinx≤1,∴-1≤sinx<12或12<sinx≤1.在双曲线上取点A(1,0),即sinx=1时,y=0.作出它的大致图象如下.显然函数的值域有两部分.当sinx=1时,y=0;当sinx=-1时,y=-23.∴函数的值域为(-∞,-23犦∪犤0,+∞).二、巧解复数题例2设|z-i|=1,argz=π4,求复数z.解析如图,|z-i|=1表示以点O1(0,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argz=π4表示射线y=x(x≥0).…  相似文献   

17.
类型一若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f(x+k)=-f(x),则函数y=f(x)的周期为2k(k为非零常数).证明∵f(x+2k)=f犤(x+k)+k犦=-f(x+k)=f(x),∴函数y=f(x)的周期为2k.例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y=f(x)满足f(x+1)=-f(x),且在区间犤-1,0犦上单调递增.比较f(2√)、f(2)、f(3)的大小.解析∵f(x+1)=-f(x),∴由类型一知f(x)的周期为2.又因为f(2√)=f(-2+2√),f(2)=f(-2+2)=f(0),f(3)=f(-4+3)=f(-1),且-1<-2+2√<0,…  相似文献   

18.
一、从直观图形分析轨迹范围例1.如图1直角△ABC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a>b),A,B两点分别在x轴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滑动,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设C(x,y),由点O,A,C,B共圆,知∠COA=∠CBA,∴xy=ab,即y=bx.a从直观分析,易知C点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考察A、B处于两极端的位置时C点的坐标.当A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ba2+b2√;当B重合于原点时,C点横坐标x=a2a2+b2√.故C点的轨迹方程应是y=bax,aba2+b2√≤x≤a2a2+b2√).二、从参数变化分析轨迹范围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  相似文献   

19.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学习二次函数常见的解题错误归类剖析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忽视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x1、x2是关于x的方程14x2-(m+1)x+m2+m=0的两个实数根,设S=x12+x22.当m为何值时,S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错解:由题意得x1+x2=4(m+1),x1x2=4(m2+m).∴S=x12+x22=(x1+x2)2-2x1x2=犤4(m+1)犦2-8(m2+m)=8m2+24m+16=8(m+32)2-2.∴当m=-32时,S有最小值-2.剖析:从上述解题过程中,很难发现有错误,…  相似文献   

20.
一次函数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的热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解法也较灵活.现以1998年中考题为例,分类进行指导,以帮助初三同学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一、涉及反比例函数例1已知一次函数y=he+b的图象与_,,_,__k。。____。,_.、__,反比例函数y=7的图象交于点(2,1),确定人b的值.(199年广西区中考题)解题指导因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_,_。、,,、,t,、_k,I,。。式,故把(2,l)代人y=he+b和y={,从而解得b二一3,k=2二、涉及二次函数例2已知H次函数y=ax‘+Zx+c的图象过A(1,则,并过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