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辛劳的,他们每天都得到地里劳动,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瘦的。我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此,我总会看到母亲瘦弱的身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们姊妹多,家境贫困,经常受人欺负。每天受气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更不是滋味的是,我们吃了亏还要受母亲的责骂。明明我们有理,母亲不去与别人论理反而责怪自己的儿女,这让我们心理很不平衡。有一年夏天,我跟随母亲到地里拔杂草。田里有一种叫燕麦的杂草,繁殖能力和生命力特别强,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过不了多久,就能蔓延一大片,把地里的养分吸个精光。盛夏,正是燕麦疯长的季节。母亲在地里拔杂草,她让我把她拔除的杂草装进背篓扔进河里淌走。倒杂草时,我发现旁边就是常欺  相似文献   

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辛劳的,他们每天都得到地里劳动,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瘦的。我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因此,我总会看到母亲瘦弱的身影,皱巴巴的皮包裹着如柴的骨头。母亲脸上的一刀刀皱纹,并不是岁月的流逝造成的,而是无情的劳累划开的。然而,在我的眼中,母亲是伟大的,她的影子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忽略了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周华诚  张小玲 《高中生》2011,(31):22-23
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铺得漫山遍野。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猪喂得饱饱的。母亲每天都会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野地里北风呼啸,刮得人裸露的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  相似文献   

5.
一 他仍然记得母亲的话,劳动节是需要劳动的节日. 那是1990年,他念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他总想着玩,很多年后才给那时的他找到借口:玩,是孩子的天性. 这个道理,母亲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那时候母亲说,地里的活还没干完,种子不播下去,来年你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去交学费? 那不是一个8岁的孩子思考的问题.他思考的是,他要去滚铁环,或者跟其他孩子玩弹球,再或者去拍纸片.在那些游戏中,他才懂得什么是快乐. 于是,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哭叫着不愿意随母亲去地里.他说,劳动节学校放假,是让我们玩的.母亲就说起了开篇那句话.但他不听.母亲说,地边有映山红,有兰花.他不听,他在地上打滚. 最终,母亲拧着他的耳朵,一起去地里.  相似文献   

6.
别样的雨季     
我的思绪常常会回到童年,因为我太怀念。那时的生活虽异常艰辛,但我却很快乐。我的母亲总会想尽办法使我和同龄人一样,甚至比他们更快乐。那时候,为了维持生活,母亲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操持繁琐的家务,还要照看年幼的我和哥哥。父亲什么都不管,而且时常在母亲面前发脾气,动不动就对母亲拳打脚踢,年幼的我只能怕得在一旁哭喊。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闲过,总有做不完的活儿,年年如此,日日无异。母亲常常很难一直做一件事,往往是边喂猪,边扫地,边晒谷子边做饭,进进出出,一会儿前院,一会儿厨房,正因为如此,常常会顾不过来而将锅盔烙得黑乎乎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     
母亲龙顺英,属虎,戊寅年四月初五生于贵州省织金县茶店民族乡团结村的一个穿青人家,已年近古稀。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间农妇,扁担大的“一”字不识,朴实如地里的一株包谷、田里的一窝稻谷。母亲具有粮食的品格,果实奉献给儿孙,杆也奉献给牛。我刚学会有意识地打量生活时,十年浩劫就劫去了父亲正年富力强的生命。母亲拖鸡崽似地哺育着父亲撒手甩给的6个儿女。丰满随时光枯黄,健乳因操劳干瘪;日子,成了母亲不停地忙活的双手。既要地里刨食,填饱我们那吞吐量风长的肚子,又要想方设法积攒书学费,把书包挂上孩子们的肩头。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8.
一、搬走心中的石块【内容】林肯幼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地里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把农场卖给我们了。有一天,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和林肯在农场里劳动,母亲提议说,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不长时间,他们就把石头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那样,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将它们晃动。  相似文献   

9.
妈妈,你藏在哪儿?在那一大片黑豆地里,我领着弟弟和妹妹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你。每一个豆英里,都有好几个藏身之处。母亲变成了一粒黑豆,我们如何能找到你呢?这一次,你真的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你就再也不出来了……母亲是49岁那一年变成一粒黑豆的。我们都知道,她一直想和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有一次帮母亲去菜园栽西红柿苗。我径直来到去年种过两红柿的那垄地前,正蹲下身子准备移栽时,母亲却制止我说:“今年可不能再种在这块地里了,咱们得换个地方。”她把我领到菜园北角,说:“今年就让西红柿在这儿落户吧。”我很不理解,问道:“去年种过西红柿的那块地里用树枝搭的架子还在,今年接着种就不用再搭架子了,岂不是更方便吗?”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记忆     
母亲生了7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 疫,一个月里,她死了3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 吧!" 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 且常对家里人说: "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春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  相似文献   

12.
①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②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③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④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⑤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母亲笑了     
从我记事的一天起,我的家庭生活就非常贫苦,父亲的身体也不好.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医治父亲的病,我家欠了许多债.为了早日脱离这苦难的日子,母亲只知道弯着腰在地里干活,也许只有拼命地干活才能减少她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在沂蒙山腹地,这里土壤多为沙石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不易生长,村民们一年到头全靠地瓜干煎饼来维持生存。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母亲共生了4个孩子,我在家中排行老大,后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但母亲却不听邻家大叔那句“穷读书,富放猪”的致富经,先后把我们送进了学校。从我记事起,便知道父亲没日没夜地在山上采石头卖,辛辛苦苦的父亲采一天的石头才能卖5角钱;母亲则像男劳力一样在田野里劳动。繁重的劳作使母亲的身体很不好,每到下雨阴天便腰酸腿疼。但就是这样,母亲却咬紧牙关,供我…  相似文献   

15.
致富的愿望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佃农家的孩子,5岁时就开始劳动,9岁之前就以赶骡子为生。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大多数佃农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参加劳动的。小福勒与他的朋友有一点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肯接受这种仅能糊口的生活。她知道自己贫困的家庭被一个繁荣昌盛的世界所包围,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过去,她时常同儿子谈论她的梦想:“福勒,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愿意听到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  相似文献   

16.
案例介绍
  刘某,高二(5)班男生,今年17岁。他曾是我们班里一个特殊学生,不光外表看起来邋遢随意,而且行为习惯也与班级不相合拍。
  高二上学期,他显露出许多问题。第一,学习缺乏主动性,成绩常常在班里排名倒数五名内。经常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学习不够刻苦也不努力。第二,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对班级活动和劳动不积极参与。第三,上课爱睡觉,不遵守课堂纪律,有时玩手机,或听 MP3音乐。经过深入了解,我才知道原来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母亲艰难抚养他和姐姐,从小在团场长大的他,看到母亲一人在田间辛苦劳动,年幼的姐姐早早懂事,尽力帮母亲分担家务。一家人生活的种种艰辛让他产生了自卑的心态和孤僻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我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相似文献   

18.
感谢清贫     
当我的同龄人躺在各自的安乐窝里,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时。我陪着父亲、母亲在地里挥舞着镰刀,顶着骄阳,滴着汗水。当我身边的同学抱怨他们的父母给他们的东西太少时,我却由衷地感到满足,尽管我的衣装朴实无华。我感谢清贫,感谢清贫的父母在清贫的家庭中哺育我长大,感谢清贫  相似文献   

19.
我抬起头,揉了揉快睁不开的双眼,一眼便望见窗外点缀着微弱星光的黑夜,不远处,一排路灯整齐地列队在风中,为马路上穿行的车辆指明方向。我理回在题海中杂乱的思绪,心中那份迷惘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坚定和执着。第一次摸底考试下来,我的成绩,令我的自信跌进深谷,虽然我路上说不要紧,但心中仍然惴惴不安。那天傍晚,我去田里叫母亲回来吃饭,地里刚收完油菜,根还没拔,油菜粗壮的茎成片地竖在地里,只是已没有了那茂密的菜籽。母亲在地里,戴着一顶凉  相似文献   

20.
母亲非常疼爱我们弟兄妹妹,但有她的疼法。她经常说:“做父母的把儿女拉扯大,好好教育,不冻不饿就行,娇惯孩子反而害了他们。”从小母亲就要求我们学会自主,自己种菜、种花、洗衣、针织,还要求我们通过自己劳动挣钱。当时,家境并不坏,也不差几个学费钱。读小学时,母亲就要求我和两个姐姐自己劳动挣学费。由家里出本钱,寒假在街上摆摊卖葵花籽、板栗和核桃,暑假赶转转场卖扇子、草帽。离县城最近的乡场有15里,远的有30里。我们背着扇子、草帽,起五更,趟露水,顶烈日,冒酷暑,早去晚归,一天挣块儿八毛。每天傍晚,母亲都煮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