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的成长动力机制及“加速器”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当前我国发展企业加速器的需求现实出发,讨论了企业加速器的概念及其战略支持体系的内容与功能.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成长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说明了企业从初创到成长过程中,内部发展动力存在着由技术创新向经营结构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承接演进的规律,而空间结构与环境创新贯穿于企业成长的整个过程并影响着其内部创新行为.加速器是以加速企业成长为目标系统构建的创新型空间结构与环境,包括战略性指导与咨询、支持性资源网络与平台以及成长性环境与氛围三个服务层次,它通过推动和支持企业的内部结构创新和能力建设.帮助企业形成自组织的持续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H-S-C的企业知识存量增长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是其知识存量的多寡及知识存量的快速增长。然而,企业知识存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知识存量增长也有很多途径。从H-S-C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知识应包括人力知识、结构知识和顾客知识三个层面,并分别从这三个层面探讨了知识存量的增长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机构和企业共生机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与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机制研究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重点.共生理论为研究研企合作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共生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研企共生单元及共生质参量,研究了研企共生环境及主要影响因素,比较了研企不同共生模式及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度和共生环境激励度,揭示了研企合作机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软科学》2010,24(11)
从企业共生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以技术资源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共生机制及基本模式;列举了三种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并简单描述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典型创新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推动等主范畴,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模型,并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了理论诠释。研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研发基础属于保健因素;产业环境、技术环境、一流企业愿景、企业社会责任属于激励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既是保健因素又是激励因素。基于“外因—内因—行为”分析范式,提出了外部因素中的国家政策支持影响企业内部保健因素,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技术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激励因素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双重作用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企业基础研究的条件支持、增强创新氛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企业基础研究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典型创新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推动等主范畴,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模型,并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了理论诠释。分析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研发基础属于保健因素;产业环境、技术环境、一流企业愿景、企业社会责任属于激励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既是保健因素又是激励因素。然后,基于“外因—内因—行为”分析范式,提出了外部因素中的国家政策支持影响企业内部保健因素,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技术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激励因素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双重作用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现代化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主要体现者,其经济行为给世界经济包括东道国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所以,跨国公司和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多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国际经济学和共生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跨国公司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共生体的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了描述,这也是笔者就共生理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所作的一种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共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叶  白庆珉 《情报科学》2008,26(1):18-23
运用共生理论解释图书馆知识联盟,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角度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提出了建立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共生机制的设想,即创设多层次共生界面,建立良好的共生秩序;提升联盟图书馆核心能力,促进共生单元均衡发展;发掘联盟图书馆异质资源,完善学习机制,建立联盟文化,增强共生能量.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重点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影响,最后给出企业知识转移效率提升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发送企业知识存量、接收企业知识存量以及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速率不断提高;转移关系网络密度和双循环政策支持力度对知识转移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过高或过低的转移媒介均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产学研金合作的共生要素,并提出合作共生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以生物制药、化工、电子和机械设备等多个不同领域的37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金合作共生要素中,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最大的要素为共生模式,其次为共生环境,影响程度最弱的为共生单元。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共生发轫于生物学,后被延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共生既是一种关于结构的范畴,又是一种关于行动的范畴,其本质在于共生关系主体间的资源依赖关系。从生物学共生到经济学共生再到公共管理共生,共生关系主体属性的跨越性极大,为此建构了“资源相互依赖性---组织自主性”分析框架。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还有现实依据。共生关系演进具有普遍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概莫能外,只不过演进的机理有所不同。将共生理论里共生环境要素进行解构,提出共生关系演进机理的三个层次:共生宏观环境、共生中观环境---共生制度、共生微观环境---共生机制,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蒋开东  詹国彬 《科研管理》2020,41(4):123-130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进而厘清“单利共生-差异互利共生-均衡互利共生”的实践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建构协同创新共生化良序系统、重塑共生化协同创新组织形态、搭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平台等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以期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知识联盟中共生现象的分析,构建了知识联盟的共生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并对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客体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为联盟企业成员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间的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进而促使联盟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共生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构建了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在模型中将各种影响因素按角度与层次整合为三类,即管理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环境因素,并讨论了模型中各类因素对于知识管理的影响机理及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作为模型核心构成的管理性影响因素是直接作用于知识活动的因素,也是最为可控的因素,包含协调、激励、监督与测评四个子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环境因素则触发知识需求,并通过支持或约束管理性因素对知识管理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企业知识有效配置决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知识链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效用的研究,构建以组织学习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提升内在机制和以知识产品价值形成为支持的外在机制.进一步通过知识链优化,探索实现从模仿创新、应用创新、到集成创新的基本路径,并进行了包括知识转移、知识联盟和知识补偿等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影响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的总体框架,指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7.
企业知识传导的价值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积海 《情报科学》2005,23(12):1761-1764,1808
本研究从内部传导和外部传导两个层面构建知识传导的价值链模型,内部知识流程包括知识的创造、共享、配置、保护、创新等环节,而外部知识流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重组和外溢等环节。上述环节两两对应构成互动小循环,再进一步构成企业与市场边界交互知识作用的大循环,导致企业知识存量的优化和知识结构的动态演变。最后,本研究探讨了知识传导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如何选择与自身属性具有较强匹配性的组织战略的?其战略的成功选择和实施需要企业拥有何种能力?战略转型在实业界得到广泛关注和实践,但关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共演进程及机理的研究较匮乏。本文以万达集团1988至2017年的战略转型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及扎根理论数据编码的程序与方法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组织知识及动态能力两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制,并由此构建了万达集团战略转型共演模型。我们发现,企业战略转型并非组织纯粹经济行为,它还受到商业生态系统、组织自身特性和高层管理者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共演模型也表明:共演是组织基于大环境背景下组织各个要素之间的前向共同演化和相互共同演化的过程,这种演化与组织战略转型的分析、选择和实施的成功几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