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文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团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团队学习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必然受到组织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大连软件园区的1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460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文化的不同类型中,低权力距离、低不确定性规避、集体主义、柔性倾向和长期导向会对不同的团队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内21家IT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理论分析框架,从组织结构特征、组织文化和组织互动关系构建并检验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组织正式化程度、复杂化程度和集权化程度对企业知识共享行为都有负向影响;官僚型文化不利于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虽然支持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都有利于知识共享,但创新型文化的影响更大;跨部门或个体之间的信任和组织承诺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内部的非正式力量影响了制造企业的营销渠道关系管理实践.分析了组织文化三个维度(不确定性回避,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权力距离)的不同特性,及其对影响策略的选择以及对供应商一分销商知识共享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龚文  宋骁 《未来与发展》2012,35(8):83-8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管理面对的员工心态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通过对中外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5个文化维度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员工所处的现实情况和其对企业文化期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分析员工文化差异特性的基础上,建议企业的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商务背景下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共享、跨文化管理和信任理论,建立了商务背景下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模型,提出了商务背景下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影响因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西安市软件园的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工具SPSS13.0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在商务背景下,信任者的信任倾向显著影响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结果;被信任者的能力因素对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作为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权力距离影响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结果,但中国跨文化商务背景下的权力距离的影响不像以往研究中发现的那么大.这些发现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性商务文化正在凸现,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在商务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方面有所发展和变迁,这些变迁对于商务背景下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文化信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变革型领导风格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君  刘刃  马婷 《科研管理》2009,30(2):94-101
本文编制了结构化的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与组织承诺等问卷,对来自多家企业的200多名管理者和员工进行了实证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革型领导风格、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创新文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创新文化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3)人际信任、组织承诺充当变革型领导风格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4)企业创新文化与人际信任、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指出,变革型领导风格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我国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成效,但如何营造知识分享的组织文化、建立适宜的激励制度,进而使组织成员乐于创造知识和贡献知识,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以组织导向和信息技术类型为维度构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不同组合对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创造、固化与扩散的影响,旨在为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组织内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发展路径和改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安安  徐瑛  凌鸿 《现代情报》2007,27(8):2-5,9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经济的出现,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还缺少对组织内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对知识共享和信任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从“质”的角度——信任形式和“量”的角度——信任半径分析出组织内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两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法,用于改进组织知识共享行为,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展军  江旭 《科学学研究》2011,29(2):257-267
 研究企业家导向对企业从关键合作企业处知识获取的影响,并关注企业间社会资本的三个具体维度——网络连接、关系信任和共享愿景——对企业家导向和企业间知识获取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122家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多阶段线性回归法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导向倒U影响企业间知识获取;企业间网络连接、关系信任和共享愿景均以这样的方式分别调节企业家导向与企业间知识获取之间的倒U关系:相比于低水平时,高水平的网络连接、关系信任以及共享愿景使不同水平的企业家导向均更有利于企业间知识获取,并且高水平的企业家导向比低水平和中等水平的企业家导向更有利于企业间知识获取。  相似文献   

10.
服务氛围对顾客知识获取影响路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的观点(KBV),本文提出了一个从组织层面上分析服务氛围和顾客知识获取之间关系的框架,揭示了服务氛围通过影响组织的学习意向和关系导向,进而影响顾客知识获取的路径。通过对我国122家服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服务氛围对组织学习意向和关系导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二者都能促进顾客知识的获取,并在服务氛围与顾客知识获取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组织的学习意向越强时,越倾向于采取更高程度的关系导向活动。  相似文献   

11.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gaining prominence in academia and the world of business practice. The need for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to empower themselves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 cannot be ignored. Yet, not much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subject can b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A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dimension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ar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upport, reward and vision clarity.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efficiency, customer satisfaction, decision-making, quality of work and financial benefits.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general managers, functional managers, IT managers and chief knowledge officers from a variety of business sectors. Results of one sample t-test show that the dimensions used in this study enhan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except for reward and vision clarity, all investiga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dimension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2.
企业理论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交易观与能力观企业理论的要点和实质的基础上,引伸出企业理论对知识管理的启示:知识管理中机会主义防范机制的设计,知识整合方法的选择以及知识创造中组织文化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13.
张生太  梁娟 《科研管理》2012,33(6):31-39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政治技能、组织信任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内蒙古自治区18家企业264名员工的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组织政治技能的四个维度:政治敏锐性、人际影响力、关系拓展力、组织协调力对组织信任和隐性知识共享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完全中介了组织政治技能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分析了该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20 years, many researchers and theorists have generated a significant body of literature in the interrelated fiel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L), and knowledge creation (KC). A large body of work generated by proponents of technology as a primary facilitator of KM, OL, and KC supports the expenditure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A separate body of work generated by behaviourists illustrates how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a major determinat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ology. Ultimately, corporate executives measure success in terms recognizable to financial markets. Yet, an empirical link connecting the interrelated dots needed to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to practitioners and executives remains elusive. This paper summarizes historical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 within the field and identifies the need for continue empirical research to build a practical construct.  相似文献   

15.
蒋天颖  雷剑 《科研管理》2012,33(3):56-64
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论文以长三角地区16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包含团队导向、记忆导向、信息导向、市场导向和系统导向等五个维度;学习导向各维度均对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团队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知识管理能力并不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而是要通过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in Pars Oil, an Iranian oil refining public company. The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odel is used. The model measures four essential traits of culture and leadership: involvement, consistency, adaptability, and mission. Each of these traits has three indices providing a richness of detail about the trait. Data collection method is a survey using a suitabl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ur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creation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the organization studied.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rank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show that the prior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raits based on their effect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re, respectively, participation, adaptability, consistency, and mission cultures.  相似文献   

17.
知识治理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制度保障,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行为的引导、激励和约束,进而维护知识活动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知识活动效益的最优化。知识共享行为是一种组织制度安排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过程,受到知识治理的影响。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多的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和因素有限,结论不稳定。另外,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影响的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究。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知识治理是组织层面的变量,个体知识共享是个体层面的变量,现有文献较少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来整合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剖析知识治理机制对个人层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而研究结论有待验证。因此,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本文探索性地引入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来分析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关系。依据已有的文献成果,本文提出以下8个假设:(1)正式知识治理对非正式知识治理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2)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组织支持感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组织支持感中介了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8)组织支持感中介了非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中国华北地区140家企业621名员工为被试对象,其中男性占53.62%,本科以上员工占89.05%,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占76.97%,基层和一线工人占87.76%。对于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中成熟量表进行测量。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参考了Cao等(2012)对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量表,组织支持感使用Eisenberger编制的问卷,知识共享行为采用Yi开发了一套有效可靠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所有变量在本文样本中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都达到标准。在确保问卷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基础上,本文利用跨层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知识管理领域中,员工组织支持感是链接组织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桥梁。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一方面通过正式的知识治理对于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更重要是要通过对于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来间接的作用员工知识共享行为。(2)组织知识活动对于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是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复杂。组织层面的正式知识治理通过三条途径作用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直接作用、通过非正式知识治理影响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以及通过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非正式知识治理是间接的通过组织支持感的单途径来影响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进一步打开了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黑箱",丰富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此外,本文结论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有效创建完善的知识治理机制,二是要重视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提升。本文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样本收集的数据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第二,对于知识治理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中介变量、作用路径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上三点问题将是今后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组织冗余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以效率为中心的企业理论认为,组织冗余降低企业效率,在企业运作中扮演负面角色,应予以根除;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认为,组织冗余具有促进知识管理能力的正面功能,应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在回顾不同理论视角下组织冗余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探讨组织冗余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并给出确定最优组织冗余度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适度的组织冗余能够增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其中,信息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获取能力影响知识管理能力,角色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共享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人员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保持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时间冗余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创新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an in-depth look, from a network perspective, at the role that social capital plays in improving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organizations. To do this, we consider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as measured by the position of firms bridging structural holes; the relational dimension, as gauged by the level of trust and friendship in each relationship; and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as estimated by the presence of a shared culture. We also evaluate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and human capital present in terms of the firms in the network. Empirical evidence has been gathered from the Madrid Science Park in Spain by apply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knowledge exchange in this network, while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capital differences are only significant for a sub-sample.  相似文献   

20.
沈波  卢宜芳 《情报探索》2021,(3):128-134
[目的/意义]旨在为我国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研究提供主题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析方法,对知识共创和用户参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借助Citespace V软件在知网及WOS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从文献发文量、热点关键词统计等维度对检索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共创的讨论,从创新社区、新产品开发和客户知识管理这三个视角对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结果/结论]提出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主题下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即继续深入研究企业与用户知识共创的过程机理和探索知识共创各阶段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