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是由在"国"与"民"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塑造的社会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国家体制机制的构建而巩固和丰富,并随着民族国家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而具有普遍性。中国近代形成现代国家议题后,国民概念被引入国内。辛亥革命开启现代国家构建以后,国民通过人口国民化而被塑造,逐渐成为取代臣民身份的新社会政治身份,并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身份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了相当时间后又逐渐凸显。以长时段历史观察的眼光对国民身份问题进行梳理,挖掘其蕴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服务,是今天学术研究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化不只是政治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由于受封建臣民思想的羁绊、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欠缺、公民参与平台的不足和权益保障的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无法将国家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转化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正确的公民身份自我认同,难以成为既具有自由、独立人格,又具有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的现代公民。诠释政治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内涵及意义,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构建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途径,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政治民主化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贺 《新疆教育》2012,(20):12-12
从199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现代美术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美术主要分为冷笑的现实主义,政治的波普,艳俗艺术,自我政体性四个特征。这四种特征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多元化的现状,并且被世界美术所认同。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的现象,一方面促使人们文化自觉性的增强,另一方面又会带来国家内部群体对国家的疏离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的困惑。认同是指主体对自我时空存在的一种确认,也就是对"我是谁"的一种追问。国家认同是个体在回答"我是谁""我属于谁"等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个体与国家关系这一层面的自我意识。它指公民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承认自己具有  相似文献   

5.
"诞生"与"诞辰"真不愧是两个忠于职守的好兄弟,为人们的一个又一个"纪念日"而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日,"诞辰"忙着张贴横幅标语--"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当时庆祝的场面非常热烈,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庄严的聚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殖民主义"为视角,分析《鲁滨逊漂流记》蕴含的殖民主义色彩。在殖民主义理论看来,鲁滨逊是一个殖民者,他以枪炮为后盾,有计划地对以"星期五"为代表的原住民实行思想控制、语言专制、习惯管制和自由遏制,这些殖民行为不仅使被殖民者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文化、自我身份,也使他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原住地,最终变成了鲁滨逊殖民统治的臣民。  相似文献   

7.
就中国民族唱法的本质来讲,其在国家意识主导下的身份认同是一种政治认同。文化观念传统驱使身份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从中国民族唱法诞生后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到中国民族唱法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中国民族唱法的每一次风格转嬗,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宰制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于中国民族唱法的身份认同阐释本质上也是对中国民族唱法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8.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主流,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设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其最终取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表现在政治方面是重民意,在经济方面是重民生,在思想方面是重教化.儒家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的实际运作具有深刻的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儒家民本思想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主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政治与伦理的关系紧密结合。《吕氏春秋》作为先秦杂家的重要代表作,注意博采众家之长,抑为即将到来的封建统一帝国制定理论学说和治国方略,提出了一套较完备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即以"法天地"原则为依据来实施德治,以君主为核心来把握与臣民的伦理关系和以功利主义为得失取舍之标准。该书的政治伦理思想及特点承先启后,历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教育是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国家认同由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地理认同五个类目15个次类目构成。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包含丰富的国家认同内容,尤其侧重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领土意识、国民意识和政治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四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各个栏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能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层面综合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中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呈现出高情感认同与相对低的理智评价的矛盾性,随着年龄增长与国民身份认同感略有降低的矛盾性;在政治认同上体现出积极样态,但是存在政治权利和承担义务上不匹配的矛盾性;在文化认同上体现出既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接纳,还有对当代流行文化的包容的的多元性。加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培植中学生的民族与国家责任意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强化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中,“天地-父母”被视为人的本源,且构成了人的身心,具有文化原型意义。这种自然与血缘的互渗和纠缠构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同时,泛化的“子道”在古代伦理政治中直接转换为“子民”(或臣民)政治文化。中国历史虽多经鼎革,但子道与子民精神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3.
韩非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专制君主应利用人性之好恶制定赏罚之法,统治臣民。西方的爱尔维修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同时又爱人,专制制度是违反人性的,应用民主制取而代之。中西性好利论既有切近实际的一面,又有很大缺陷。韩非的人性学说在后来很少被提及,政治学说也只是被暗中使用。西方的性好利论被其社会普遍接受,并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西性好利论比较的启示:只有把统治者也视为性好利者,才能监督他们,实现民主。  相似文献   

14.
认同可区分为集体身份和价值两个维度,分别回答"我是谁"及"我好恶什么"这两个问题.政治认同是带有政治意涵的认同现象,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制度认同、政府认同、政党认同、社会认同等元素,它们共同构成政治认同的谱系.这个谱系以国家认同为核心,根据政治意涵的不同程度而呈现为一种圈层结构.文化认同弥散于各层次的政治认同之中.在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新形势下,主权国家加强公众政治认同既面临新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以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新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并迅速形成大众的政治文化认同,使之成为每一个人心中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被异化强化并放大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惨重损失。回顾这段历史,对今天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政治文化认同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是政治秩序中的内在要素,它对于一种政治秩序的确立与良性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秩序内在地需要有新的政治文化基础,这要求我们以参与性文化取代臣民性文化、以法治性文化取代人治性文化、以妥协性文化取代冲突性文化。  相似文献   

17.
国家联结人民为一体之主要机制是宗教和政府,宗教作为“铺轨车”所塑造的两者关系,决定国家形态的深层结构。在中国,郡县制政府吸纳孔子文教,形成了文教国家。文教支持政治权力,故政府拥有道德正当性和政治自主性,实现直接统治,构建民众的国民身份认同。沿此历史路径展开的现代国家构建进程,定型于强化版文教国家。在西方,神教贬抑世俗政府,政府缺乏道德正当性与政治自主性,也就缺乏必要的覆盖和穿透力量,故其在古代无法抗衡教会,形成神教统治秩序;进入现代,仍不得不借助神教构建国民,结果形成了自我神圣化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教会转化为社会,社会自我神圣化、抗衡政府权力,结果形成了自由主义国家。以直接统治、国民认同两个尺度衡量,中国式文教国家形态优于西方式民族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形态。  相似文献   

18.
试析都铎时期英国贵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铎时期是英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在经济和政治、王权和社会、主观和客观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都铎王权与贵族的关系转变成为近代早期国家和贵族的关系,都铎贵族转变成为近代国家的“新贵族”。这一时期,贵族仍然行使着传统的军事和政治统治的功能,但贵族的权力性质不同于以前。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权威,行使的是君主赋予或者许可的权力。在都铎和贵族的关系上,都铎时期的英国贵族首先是都铎君主的臣民。其次,都铎贵族是都铎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是都铎专制君主权力基础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必要条件,这已经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检验。但是在中国,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国民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本文从我国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谈起,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建立我国的公民学,要目标明确地按照步骤和阶段培育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0.
明朝皇帝的修省活动较以往历代更为频繁,成化以后表现尤其明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政策反思手段。皇帝修省包括因自然灾害或天象异常而进行的消极的应对式修省,以及日常化的、为主动求过进行的积极式修省,修省范围只限于干天合之事,并不为人事而举。当修省不足以显示反思之诚意时,即颁布罪己诏书,这是皇帝反思活动的极致表现。明朝皇帝的修省和罪已行为反映了儒家圣王之责任担当的意义,具有弥祸、祈庥的宗教意味,也是安抚臣民、调整政策的承诺。明朝皇帝和士大夫对待修省行为的态度体现出帝制体系内君主与士大夫政治角色、理念之间的契合之处。修省与罪己作为一种内在的反省机制,对君德、君责的履行提出了要求和保障,使君主之行为具有极限,但这种对君权的限制仍相当朦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