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散步》入选中学课本感动了多少读者,不仅是因为它真实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责任”,而且它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中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也让读者百读不厌。品味文中的语言如同吃橄榄一般,  相似文献   

2.
文本探究:《散步》是一篇叙事散文,写的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散步的事。文字清新优美,玲珑剔透,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歌.颂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写出了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写出了爱和责任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写出了一家人在春天的田野里的亲切融洽,其乐融融。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步,两步,三步……在脚下,在心里,默默地踱着步子,踱出欢乐与诗意,踱出责任与生命,就这样,一遍遍读莫怀戚的《散步》,读得越多,越能感受文章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真是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此刻重读,更多了一份凝重,谨以此文悼念莫怀戚先生,天堂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4.
莫怀戚的《散步》写的是一家三代四口一次散步的小事,叙事简明,全文不足600字,语言平易朴实,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细细品读,既亲情动人,又引人深思。文中描绘的初春秀色已展露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对于忍受病痛折磨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母亲来说,显得不可多得。但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因此不愿走出家门。田野初春的秀色令人怡情养性,这必将会给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明白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爱的寻找     
我妻子的外公和外婆,他们之间如同其他长辈一样,从认识他们那天起,他们便在一起,会拌嘴,会闹脾气,没见过他们说什么爱不爱的,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或者有过爱情吗?外婆后来逐渐丧失了记忆,出门散步得警察送回来,如果连警察也找不到人,  相似文献   

7.
青瓶     
是一只白底兰花的青瓶,如同一个文静朴实的姑娘;是一个文静朴实的姑娘,如同一只白底兰花的青瓶。  相似文献   

8.
朴实平易明快简洁─—邓小平语言风格浅探邓东麟“风格即人”。如果说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的体现,那么语言风格则是语言大师语言个性的体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准确、鲜明、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学习和研究邓...  相似文献   

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非文艺性的说明文。它没有娓娓动听的故事,也没有用拟人等艺术手法,它靠平直的结构。朴实的语言,准确地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说明。在平易朴实中见出涵养功夫来,正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写文章要讲究章法。《花儿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散步》,借生活小事叙写家庭关系,于朴实中见真情,于平凡中现深情,意蕴丰厚,耐人寻味。一、人伦美德的凸显一家四口三代人出去散步。散步前,母亲本不愿去,在"我"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听从了——她知道散步对身体的好处,理解儿子的一番心意。听话的行为,说明母亲像"老小  相似文献   

11.
箴言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耐下心来“跟着”蜗牛去散步.才能让自己和蜗牛一起享受到散步过程中温柔的轻风、沁人的花香和婉转的鸟鸣。  相似文献   

12.
王晓芬 《家庭教育》2009,(10):20-21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有时候。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无须购买任何玩具就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今天在散步时.小千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了很多反义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3.
修花篮     
儿子四岁,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很兴奋地带回家,放在家里最显眼的门厅柜上。可是,没几天,他捧着花篮玩的时候,"咣当"一声,花篮摔出一个三角口子,儿子"哇"地哭了,很伤心。"儿子,别哭!我们动手试试,说不定能让花篮比没摔时更漂亮!"于是,儿子和我一起忙开了:选纸,剪纸,粘贴,最后还要用彩笔画上  相似文献   

14.
元宵灯会     
夜幕降临,元宵节的大街小巷处处挂满了红灯笼,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元宵灯会在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中开始了。羊灯、鲤鱼灯、莲花灯、谷穗灯、花篮灯争相绽放,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15.
<正>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散步》,虽然只有580个字,却很好地写出了"我"一家三代四口人其乐融融、相互关爱的人性美,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时,无疑应该重视其"人性""美德"陶冶价值,但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妙、感悟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其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价值。一、语言朴实,传达感人之情优秀的文章往往通过朴实的语言写人叙事、传达真善美或揭示主题。《散步》有哪些朴实话语传达  相似文献   

16.
最近,观摩了特级教师钱坤南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钱老师那渊博的知识,平易朴实的教学风格,以及对教学独到深刻的理解,让人为之折服。而细细品来,钱老师在这  相似文献   

17.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用朴实平易的世俗化语言,展示凡夫俗子的平凡人生,呈现出浑朴自然生动真切的艺术美感,让一般的群众读起来毫无障碍。  相似文献   

18.
狗狗叫什么     
晚饭后,米浆博士和妻子豆花太太一起去附近的天马公园散步。他们发现现在喜欢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了,米浆博士看到好些人是牵着狗出来散步的。 “屁股.来来.过来这里。”米浆博士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他十分纳闷:屁股?什么屁股? 顺着叫声望去.一条狗小跑着回到了—位小姑娘的脚边.并响亮地叫了两声。  相似文献   

19.
张光波 《现代语文》2011,(4):100-101
一、设计说明 《骆驼寻宝记》是语文版七(下)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是一篇精读课文,不仅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且具有平易朴实、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艺理论具有三方面的美学价值。语言之美:朴实平易、精炼通达;结构之美:严密完整、和谐有序;思想之美:深遂高远、新颖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