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菲利亚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小角色,然而没有她的存在,《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便有了逻辑漏洞。她作为一个小角色在剧中起支点作用。本文将从情感悲剧、理想悲剧、境遇悲剧、性格悲剧四个方面阐述这个作用。  相似文献   

2.
“才艺冠女班”久为艺林传诵“懿德流播”的明代女散曲家黄峨,就其人生而言是悲剧的一生,就其文学成就而言是辉煌的.就因为她辉煌的文学成就,悲剧的人生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她行为处事铸就了她人格的美.  相似文献   

3.
"才艺冠女班"久为艺林传诵"懿德流播"的明代女散曲家黄峨,就其人生而言是悲剧的一生,就其文学成就而言是辉煌的。就因为她辉煌的文学成就,悲剧的人生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她行为处事铸就了她人格的美。  相似文献   

4.
靳武稳 《大观周刊》2012,(52):93-94
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题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就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从她的家庭变故和婚姻感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媛 《大观周刊》2012,(37):29-29
莎士比亚一反西方传统悲剧形象.将麦克白设计成篡位弑君的暴君形象,由顺转逆,并最终被诛。这一看似大快人心的结局却引发了观众及读者无数的同情和怜悯。这种同情和怜悯因何而发?麦克白的悲剧精神缘何而在?  相似文献   

6.
文学经典塑造的不少形象在被人们接受认可的同时,也开始受到了新一轮的挑战。英国作家琼·里斯(Jean Rhys)不满于《简·爱》对疯女人伯莎·梅森的刻画,认为夏洛蒂·勃朗特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以殖民地宗主国民的天生优越感,把她贬屈成了兽的形象。因此,她写作《藻海无边——(简·爱)前传》,以伯莎为主角,描述这个曾经在加勒比西海岸边无忧无虑生活的克里奥耳少女如何被夫君劫财骗色、始乱终弃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8月19日中午,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发生一幕悲剧:11岁的芳芳(化名)被发现吊在房梁上,经全力抢救,仍旧没有挽回她的生命。芳芳的亲友告诉记者,她可能是因模仿电视剧里的济公上吊镜头而遭遇不幸的,肥东县公安局的民警也证实了这种说法。(8月21日《新安晚报》)悲剧的发生,令人同情,而说到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则更是令人唏嘘感叹。不管  相似文献   

8.
电视沪剧连续剧《璇子》(编剧余雍和,导演许诺、杨文龙),试图通过电影明星周璇一生的坎坷经历和悲苦遭际,揭示一个弱女子在地狱世界里生存、挣扎的悲剧命运。人们观看了《璇子》以后,由于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与怜悯,很自然地会对历史进行反思——这深刻的悲剧是在什么样的时代氛围中形成的?主人公具有哪些悲剧性格特征?在揭示悲剧文学的性质方面,剧作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 周璇呱呱降生到人间,似乎就是一个悲剧。她出生不久就落在抽大烟的养父手里。周璇幼时洗衣唱歌,音乐的天才便已显露出来,后来在艺坛上成了鼓噪一时的大明星,但她在人生舞台上却演了一出大悲剧。电视剧  相似文献   

9.
范盈盈 《大观周刊》2011,(13):14-15
小说《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以及主要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小说由爱贯穿始终,本文则通过对汉娜生命不同阶段气味的对比,分析了米夏对于汉娜爱情的变化还有汉娜生活态度的变化。当汉娜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时,她散发的是青春生命的新鲜气味,对于生活也充满者信心;当汉娜的爱离她而去的时候,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她的体臭不可避免的散发出来。表明了汉娜爱情的悲剧,生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寞娥冤》,一部家喻户晓的悲剧。窦娥的悲剧是由众多的社会因素和性格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一张她无法挣脱的大网,使悲剧成为必然。冤案的洗刷,却是从档案开始。虽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仍有许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家迟子建的笔下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大多生活在乡间,有着美好的品质却过着残缺的生活.迟子建在作品中对她们的悲剧命运予以关注与反思,提出了一条超越悲剧命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邹林凤 《大观周刊》2012,(51):483-483
史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美国自然主又文学的重要代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蓝色旅馆》是克莱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情节围绕一个纸牌游戏展开,主要刻画了身份背景不同的男性形象,其中瑞典人的形象是最深入人心的。本文运用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对其展现的个人形象和悲剧结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潘桂平 《大观周刊》2011,(19):259-260
“母亲是我们的家,我们来自那里;母亲是大自然,是土壤,是海洋。”对母亲命运的关注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关注。鲁迅先生关注封建文化制度下母亲们的命运,塑造了善良伟大、受苦受难、蒙昧无知、蛮横粗鲁等一批母亲形象.母亲生命的无价值无意史,不只是母亲自身的悲剧。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在与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母亲形象的比较中,更能挖掘出母亲形象的深层含义。鲁迅先生以敏感的心灵、独特的感受书写着母亲的痛苦与忧伤、蒙昧与残忍,表达了对理想母亲的呼唤与追寻,对时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大川 《今传媒》2003,(5):66
这是一出不该发生的悲剧,一出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悲剧。最权威的媒体新华社发了通稿,多家报纸纷纷转载,可见其震撼力之大,影响面之广。 6月21日,大连一16岁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在此之前,因疯狂崇拜偶像而导致的悲剧已发生多起:去年,浙江一17岁初中生,因没  相似文献   

15.
刘慧 《出版广角》2016,(23):92-94
《红楼梦》中的以戏点题互文手法一直为作家们所称道并借鉴,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便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苏童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在《妻妾成群》中,他娴熟自然地运用绍兴戏剧《女吊》、京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霍小玉》,分别以复仇的美丽女鬼—决绝刚烈的痴心女—无尽报复的厉鬼这三个戏剧形象映衬小说女二号梅珊,将她这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栩栩托出,通过这样的互文表达,加深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凸显中国旧家庭女性陈陈相因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女性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产生了当下的"她"经济,为了吸引女性群体当今影视行业的生产中也在形象表达、影像叙事、主题表现等方面做出改进。本文选取郑晓龙电视剧为研究本体,结合"她"时代的时代背景,纵向对比分析,"她"形象在"她"时代的转变。力图探究郑晓龙思想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在"她"时代的深入背景下郑晓龙导演是如何做出转变的。  相似文献   

17.
张莹 《声屏世界》2016,(5):38-40
本文选取郑晓龙电视剧为研究本体,结合“她”时代的时代背景,纵向对比分析,“她”形象在“她”时代的转变,力图探究郑晓龙思想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在“她”时代的深入的背景下郑晓龙导演是如何做出转变的。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出版广角》2013,(4):82-83
"疯女人"在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处处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笔下的"疯女人"形象,充满欲望和苦闷,充满叛逆和抗争精神,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极制化的"疯女"典型。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到《十八春》中的顾曼璐等,她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特别是曹七巧,她所展现的"疯女人"典型在文  相似文献   

19.
那时候他在三楼,她在七楼。他们并不在一个部门,鲜有接触的机会。但偶尔还是能见面的,楼梯上,开水房里,会议室里。他每看到她一次,他的担心就多了一层,他莫名其妙地认为,她应该和他在一起,做他的老婆,唯有这样,她才不会受苦。她和他之外的任何人在一起,于她而言都是个悲剧,当然  相似文献   

20.
以情感的回归诠释身体的出轨、以形象的美化提升性别的意识、以情节的延展深化悲剧的内蕴,是2011版电视剧《新水浒传》塑造女性形象的基本原则,具有值得注意的女性主义色彩。这种改编迎合了当前女性情感表达的需求,凸显了女性文化张扬中的性别冲突,呼唤当前社会环境下女性文化空间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