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强 《大观周刊》2011,(37):36-36,25
李贽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思想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侯王与庶人同等”,“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等一些惊世骇俗的思想理论,使他成为让道学家们十分痛恨的“异端之尤” 。李贽异端思想的产生绝非偶然,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当时特殊的社会大环境以及李贽的个人性格和坎坷的人生经历等方面加以考察。两者在历史的安排下相遇并发生相互作用,使得这一系列反叛思想得以借李贽之口说出。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是邹韬奋报刊编辑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服务上之彻底精神、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报刊要成为读者有益的精神食粮、办报刊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精神、正确处理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等方面。作为一位杰出的编辑出版工作者,韬奋这些经验或贡献,对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编辑出版事业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E·迈尔先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进化生物学权威,是综合进化论(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创导者之一。他同杜布赞斯基、赫胥黎(T·H赫胥黎之孙)、辛普森等六位学者一起于1947年共同创立了综合进化论理论。此后,迈尔先生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他发表过数百篇学术论文,在系统动物学、物种、综合进化等领域都有颇具影响的专著。《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是他晚年所著的有关生物学研究思想和方法论,具有科学哲学倾向的一部生物学历史著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一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世界级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恢廓风度。 一般书写历史总要包括时间的界线、朝代的更替、历史事件的影响等等,所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李贽文艺思想在海外学术界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强国政策,论文从李贽文艺思想的海外历史传播和当代研究入手,梳理其在东亚的传播和影响,并得出李贽海外传播的启示:提高翻译质量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础,重视作品翻译,建立中外译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是有效传播的保障,加强学术交流,建立跨国合作的研究新模式;承认中外文化差异,发掘内在精神共鸣,达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
李贽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做过二十来年的小官,晚年著书讲学.他的著作甚多,其中主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以反抗封建礼教而著称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也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他对历代封建统治者崇奉的儒家经典采取怀疑、轻蔑以至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儒家  相似文献   

6.
温健  范兆飞 《大观周刊》2012,(9):15-15,25
本文以道教、玄学清谈之风、个体社会化、社会群体和社会管理为切入点,阐述了庄子及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笔者通过介绍庄子思想及其影响,意欲以社会学的观点和理论去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思想史上这样一位奇特的人物,以及与他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并且表明这样一个观点: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应该要有足够的包容量去容纳不同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7.
华南 《今传媒》2014,(6):141-144
新闻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要的新闻宣传实践者和领导者,在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独特历史时期,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实、新闻规律有机结合,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纵览全局的战略视角,阐释了许多具有理论架构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的新闻宣传观点,丰富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并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抗金英雄,其英勇杀敌的气概和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爱。而从岳家军的英勇便可知,岳飞是一位深知作战技巧的著名的军事家,所以其先进的军事思想至今仍值得拿来细细研究。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创造历史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指导下进行。本文主旨就是研究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体现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两种主要精神从理论价值、历史作用以及现实意义三方面考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体现人文精神,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今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十六大、宣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为主线,以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梁漱溟(1893—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中,梁漱溟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有效得当的德育方式,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一、梁漱溟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10岁时,梁漱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中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2.
方婷 《新闻世界》2011,(10):155-156
胡愈之(1896-198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众多杰出人物中其中一位,被夏衍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其新闻工作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其新闻思想在抗日阶段得到实践和发展。本文以胡愈之抗日时期(1931—1939)主办的报刊和撰写的文章为研究文本,探讨其新闻思想发展过程及思想实内涵。研究胡愈之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工作经验和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现在的新闻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几位朋友一起聊天,说起如何令杂志有思想性的问题来,忽然一位素喜狂言妄语的老兄大呼:今日之中国,还不觉得"思想"太多了吗? 这好像真是一个"思想过剩"的时代:到处是关于未来中国的想象与设计,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和交锋,各种国际论坛与学术会议,各种"发现""重建""回到"……甚至装置性的艺术或者娱乐节目的名主持都在号称某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王蓁 《新闻世界》2014,(7):237-238
邵飘萍自谓"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他的新闻思想与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本文利用新闻专业主义视角对邵飘萍的新闻思想与实践进行分析,阐明其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黄嘉英 《大观周刊》2012,(19):23-23
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被公认为世界古代史上十大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产生着巨大影响。1988年初,75位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他们发出如此呼吁是因为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共同关注的危机,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论丧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倡导“仁爱”思想,“为政以德”之道,重德教化等对解决当今世界的现实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这方面而言,我们也可以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玲 《新闻战线》2022,(2):40-44
学深悟透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苏州落地生根的故事,推动苏州文化精品在国际主要社交平台和海外主流社区有效传播,充分发挥中国(苏州)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强烈的答卷意识、使命意识,高擎思想之旗、高扬文化之帆、高歌深融之调,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党的宣传报道主力军作用和融合传播优势,精准宣传阐释,把握时代脉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思想探幽与新世纪图书馆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霞 《图书馆》2007,(1):40-44
吸取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之精髓,对于我们丰富一个行业传统精神之底蕴具有深远的意义。博大而精深的老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根底文化,闪耀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智慧之光。他的道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既虚静阴柔又刚键大气的人生哲学,以及无为自化的政治哲学,对今天所倡导的图书馆精神之弘扬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政治近代化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伴之而来的西方近代化思潮的冲击,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意识,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即从物质技术层面的近代化到政治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和精神层面的近代化的不断递进过程。孙中山所处的历史时代,几乎跨及中国近代化的每一个阶段,但历史赋予孙中山和他同时代人的最主要任务,是依托近代中国经济和物质技术已有的一定程度的近代化基础,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把中国的政治真正推上近代化的轨道。孙中山的政治近代化的思想和理论在他的近代化思想和理论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是他的近代化思想和理论中最完整、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深刻把握其主要内涵,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科技期刊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要学习并应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宣传践行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科技期刊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郑观应被作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名副其实地是一个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先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在新闻思想方面,郑观应的先驱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他对日报功能、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认识,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中都有一定的启蒙意义。本文就其新闻思想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浅议,论证郑观应新闻思想方面的启蒙作用和明显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