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用的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材,是按反映生活的内容为主,兼顾表达方式、文学体裁来编排的。具体到每一学期,又是以相对独立的单元作为整体,以单篇课文作为教学"元"来实施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单元之间、阶段之间互相衔接,逐步递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个阅读单元都安排有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单元前有单元提示,讲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重视提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三部曲"一、根据单元要求,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拟定学习目标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课文学习之前,先拟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从。那么,学生如何制定出一篇自读课文的具体学习目标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4.
教材“提示”亟需改进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陈新民1987年修订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首次将选编课文分为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并分别在课文前加了“阅读提示”、“自读提示”。1990年再次修订的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仍沿用此法,不同的是又将原来的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  相似文献   

5.
第一步,读.新教材每个单元前编有“教学要求”,每篇课文前编有“学习重点”,这些原先只需教师了解、掌握的东西,现在交给了学生,相对说来增加了自学的透明度.自读时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出现无头绪、盲目读等现象.据此,教师先要求学生针对“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粗读课文,而后又让他们围绕课文后面的“思考题”细读一遍,从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同时教师再适量补充些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增加了补充教材,增加了24篇“课外自读课文”,又将原课文的11篇“讲读课文”和33篇“自读课文”改为“课外自读课文”。怎样“读”这些“课外自读课文”呢? 一、充分利用“自读提示”“自读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大致有时代背景、写作特色、段落层次、结构方式、中心思想以及对一些句子段落的理解,甚至还有本文与其他课文某些方面的比较等。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了“自读提示”,明确了自读方向,就一定能迅速达到自读目的。二、“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王粲的《英雄记钞》曾这样描述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四人读书的情形:“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则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道:  相似文献   

7.
用好“提示”这把“钥匙”──兼与陈新民同志商榷永登县二中袁万银现行高中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提示”(讲读课文)或“自读提示”(自读课文),少则二三段,多则四五段。这些提示文字,有的重在引导启发,指出应从什么角度入手,通过认识什么来达到掌握什么...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几次修订,与原教材相比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科学性,主要指教材在内容的安排和要求方面能够循序渐进、由低到高、收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而更合乎于人的认识规律。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安排也更趋合理。每册教材都由多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又由“单元教学要点”、“课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三部分构成;具体到每篇课文,则又由“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课文”(文章)“注释”、“思考和练习”组成。一册教材的构成乃至一篇课文的构成,都呈有  相似文献   

9.
本的自读目的.编在“单元提示”和课的“自读提示”中已明示。需引起注意的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语的重要目的,因此对这篇语言富丽、生动、恣肆的自读课来说,学生朗读就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与1983年版的相比,除了在知识体系上的联贯、单元内存的设置、课文篇目的调整及习题训练的安排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适应了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外,编者在每课之前加上了点拨性材料,即讲读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自读课文前的自读提示,这些也都为指导教师明确目的地教,学生抓住重点地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使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修订本 )·语文》第二册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书中有不尽人意之处 ,现提出来 ,与同仁们商榷。一、预习提示、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有何区别《说明》第 2页 :“全册中 ,教读课文 1 6课……前面有预习提示 ,后面有练习。”“自读课文 1 4课……自读课文的提示中……”按本册书目录中标示 ,第五、六单元中的《桃花源记》《口技》《诗五首》《愚公移山》《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前面没有标“*”号 ,应属教读课文。按《说明》中理解 ,这六篇课文前应为“预习提示”,而事实上这六篇文章前都是“…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中学语文高中课本,每篇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讲读课文前称为“预习提示”,自读课文前称为“自读提示”。(初中课文只有“自读提示”——编者注)“提示”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但实践表明,这一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根据“提示”到课文中寻找一一对应的注脚,不免机械。那么,原因在哪里?下面我想从“提示”的语  相似文献   

13.
试谈自读的梯度和方法的选择顾忠安初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编有自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读?我以为,一要把握读的梯度;二要选择读的方法。教师要吃透教材,依据单元教学要求,制订出课文阅读的目标。目标要具体,从字词句段到思想内容、谋篇布局,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学...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课文莫忘“提示”通渭县一中卜彦兵在现行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中,编者对学生预习、自读课文均作了提示性说明。提示性说明实际上是对课文的导读,它紧扣本单元的要点,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从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加以导...  相似文献   

15.
分科型语文教材的《阅读》课本与综合型语文课本相比,除了课文的篇目及其编排顺序有所不同外,我以为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习题的编拟方面。因此,处理好《阅读》中的各类练习,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一、要重视练习的提示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一篇课文时把握住要点,是相当困难的。对此,编者除在每单元之前冠以“单元教学要点”之外,还在每篇讲读课文之前设计了“提示和思考”,在每篇自读课文之前设计了“自读提示”。另外,为了强调基础知识的“点”与“线”与“面”的关系,编者又在有些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内,有计划地穿插和安排了些汉语、写作、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示和思考”,大都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从没有课文提示到有课文提示,显示出我国教育观的变化———从“教学”到“学教”,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在课文前全都有提示,基本上分为二类:一是教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二是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从总体上看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但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仔细分析可看出有的有益于学…  相似文献   

17.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每个单元又分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根据要求,在教学时间上,课内自读课文只安排一课时。如何实现自读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在自读课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点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门捷列夫说:“要全部把握住,需要比较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的课文要有可比性。一个单元的教材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这就使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具有可比性。比较点拔,既能激发学生对自读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较理想地实现单元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 ,在每个单元前都安排了“单元提示” ,讲读课文前安排了“预习提示” ,自读课文前安排了“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针对课文 (单元 )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引起师生思考。同时提出一些字词 ,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识记、理解和运用。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文提示 ,这对引导学生把握好课文 (单元 )的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提示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呢 ?一…  相似文献   

19.
一、“批注”训练的提出如何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如何使学生对“自读课文”的学习有兴趣?我在处理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根据课文《一面》采用批注提示课文内容的特点,我将“批注的理解和训练”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面》两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批注,怎样做批注,理解了批注的作用后,  相似文献   

20.
一、“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又称“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其第一步为“授法”,课型有“预习课”和“教读课”。预习课指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学法和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读课辅导学生掌握有关学法。第二步为“习法”,课型有“自读课”和“回读课”。自读课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按要求运用教读课上所学的学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回读课引导学生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自行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学法重新阅读已学过的课文,从新的视角对学过的课文提出新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