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更显迫切;主流媒体基于自身性质及长期的日常建构,具备了良好的公信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要权威选择.本文界定了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所承担的角色,分析了主流媒体在危机报道中面临着信息不足、同质化、对网络舆论监测与治理有待加强的挑战,力图从构建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报道体系、加强有效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三个层面为主流媒体的危机报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朱建宁 《视听界》2010,(2):99-100
近年来,媒体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虽然媒体在报道时效、报道意图和方式上都做了改进,但与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需求相比,还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只有为受众接受才算实现了传播的目的。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牵连性等特征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本文通过劝服理论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在危机报道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使其对社会大众心理的稳定,减少危机的危害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然 《青年记者》2009,(15):45-45
如2003年的SAE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面对多为负面信息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使公众得以从权威媒体获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和环境日益恶化,地震、洪涝灾害等不时发生;我国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的差距使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突发事件频发.在这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见证了国家和社会在组织动员、应急保障、消除危机等方面所发挥出来的巨大影响力.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以维系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为己任,积极参与突发事件新闻、信息发布,调控危机传播、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促使事态解决,彰显了媒体舆论的导向力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农业突发事件不断在各种媒体涌现.禽流感、口蹄疫,三鹿奶粉、柑橘大实蝇,干旱、台风等涉农突发事件此起彼伏,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所谓农业突发事件是指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消费密切相关、突然发生,造成消费者极大恐慌,危及社会稳定的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人畜共患病、食品安全以及农村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信息之于公众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人们在危机中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应时措施顺利执行的基本要素.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民传播权乃是以信息的获取与表达为核心要义,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危机事件处置的进程,更关系到整个危机事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危机报道常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是指媒体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媒介资源就危机事件的各种情况向社会和公众进行通报和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危机爆发的频度提高,影响也更深远.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的变革也易催生危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危机高发.如何做好危机报道,是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危机报道就是指媒体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媒介资源就危机事件的各种情况向社会和公众进行通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讲话时强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对广电媒体来说,这是新闻报道理念重大转变和机制创新的重要理论支持。传播学鼻祖施拉姆也曾经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信息不透明,阻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社会问题与自然灾害频发,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媒体如何报道危机事件,如何定位,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德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于1986年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个概念.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递增趋势.作为"社会雷达"的媒体,对于风险传播有了更深远的责任和意义.他们所担任的角色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预警者、危机发生后的指导者.媒体在应对危机事件时准确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危机传播,即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内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信息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这种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王玺 《新闻窗》2013,(4):57-5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与救援救助请求权,这是监督紧急权力是否合法、正当行使的必要保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危机事态因谣传而恶化,而且有利于防止紧急权的滥用,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应急管理措施的信任感和认同度,全力配合政府应急救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媒介质的丰富和信息传播的普及,媒介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明星隐私遭遇危机。由于我国有关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不够健全,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报道侵犯明星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探讨媒介披露明星隐私的合理界限,以寻求媒介报道权、公众知情权和明星隐私权三者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危机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危机的表现方式、特征等都会有所差异。当前,由数字技术而产生的各种新媒体,正在不断丰富着媒体的种类,改变着社会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危机传播具有了一些新特点,给危机管理带来了一些新困境。新传播环境对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RobertJ.Heath)曾将媒体在危机中的作用概括为五个方面:1.提供信息,指导公众在不同的危机情境中行动;2.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3.危机发生时警示公众;  相似文献   

16.
心理应激影响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世界理论和疾病传播模型为理论基础,将公众心理应激作为变量构建新型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型并进行仿真,以探求典型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公众应激心理产生的应急行为对危机信息的传播具有导向性影响,公众应激产生的心理情绪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被传播节点的情绪,从而影响公众的传播行为;通过调整参数,加入政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官方信息的发布和更新速度以及信息发布量和覆盖率对公众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有显著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危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危机心理承受力与应对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本、资源、产品,并从新兴市场上分享到经济高增长的利益. 国内公众对跨国公司的了解远远多于外国公众对我国企业品牌的了解.很多人都能够毫不费力地列举出许多跨国公司的名称,识别它们的标识.相反,我国企业的信息却很难落地于境外.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仅是因为跨国公司产品无处不在,也与媒体宣传有着很大的关系.与国外媒体报道中国企业情况相比,我国媒体和出版业对跨国公司的报道和介绍非常充分.  相似文献   

18.
从科技视角报道公共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公共安全和危机处理相关的事件最易引起公众关注.<科技日报>由于自身读者定位和办报理念的独特性,在相关报道上呈现出鲜明的科技特色,用科学的利剑为读者拨开了眼前的重重迷雾.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由基于主体的沟通网络、基于信息的业务流程和基于反馈的监控体系三个部分构成,在危机管理中可以充分动员民众力量,合理引导社会舆情,有效辅助危机决策,积极改善政府形象.由于公共危机本身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具有联动性、应急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是复杂的信息传播平台,集聚了多种传播模式和手段.在媒体融合时代考察公众的意见倾向,理性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成为危机事件主体必须重视和解决的课题. 互联网环境对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所发布的信息,很多是由个体发布的,个体发布的信息大部分没有经过把关,信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自由地流通,个人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加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人们可“随时随地发布各种信息内容,只要有看点,只要可激发他人的兴趣,都有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①就食品行业而言,即使一个小消息,但由于涉及人们日常的“入口之物”,就有可能被无限放大,迅速升级为对企业危害甚大的危机事件,加速危机的传播进程,扩大危机事件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增大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