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29):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领域最科学和健康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原本是从思想的高度调整社会关系,达到社会长期稳定,全面共荣的价值理念。但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整个社会心理的浮躁,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加之媒体传播的消费性等的影响,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严重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贵族"原本是西方价值视域下产生的一个阶级代名词,但在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价值取向逐渐成为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向标,"贵族精神"则成为评价和衡量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杆。如何重塑健康的价值观念呢?作者希望通过对"贵族精神"的诠释、再定义与反思,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从事或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个性发展和谋生价值等方面的看法。教育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影响人们教育实践的行为取向。教育价值观在教育观念中占有核心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有利于科...  相似文献   

3.
价值取向功利化不同于西文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结合,是一种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政治思想道德、择业就业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倾向.价值取向功利化将导致大学生学风浮躁、精神空虚、情感荒芜,影响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彬 《教书育人》2007,(9):49-50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科学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大课题。从理论上弄清何为"就业价值取向"、"如何构建就业价值取向的内容体系"是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内容体系原则是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对社会层面提出了倡导平等的价值取向。平等是人类理性的诉求,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积极培育和践行平等价值观,要大力培育平等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精神,不断拓展和深化人们对社会平等价值观的道德认知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曹建岗 《学子》2014,(10):25-26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各种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人们的价值观也愈加多元,我们俗称为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学生也是亲身体验与参与者之一,所以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与老师几乎是均等的,学生也不再像过去一样为师独尊了,并且社会本身没有完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甚至社会上的所见所闻与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完全背离,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信息的渗透,导  相似文献   

8.
消费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消费成为生活方式的极度展示,它脱离了经济意义,成为象征意义。这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碎片化状态,表现为对理性消费认同的破坏、无法实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价值取向的扭曲性认同以及对他人身份的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碎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下的真实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置于消费文化中,能够深化对"价值"的理解,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高二《思想政治》教材第六课讲《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确理解“价值取向”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价值选择 ,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做出判断和选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事先都有一定目的性和计划性 ,这些活动计划和目标是建立在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如果人们认为某项活动有价值 ,值得去做 ,他就乐意去做 ;如果认为没有价值 ,不值得去做 ,他就会不做。这就是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坚持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否定这种必然性,用传统方法和观点认识这种变革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自我中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在当今虽然被某些人推崇,但它们是价值取向的误区,只能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不认识到这点也是不对的。怎样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段济转型时期,现实给我们提出且必须予以回答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我们的头脑,确保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施展才华,实现自己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1.
“三言二拍”描写了大量的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是中国古代商贾小说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在经商过程中主要显现出机遏致富型、行善得报型、苦心经营型、命中注定型、囤积居奇型和放高利贷型六大模式化特征。基于致富模式的研究,总结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佛教的果报思想、作家的儒家思想是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三言二拍”商人致富模式小说又具有语言的通俗性、内容的世俗化和情节的新奇性等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徽商之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在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史上叱咤风云,雄踞商界数百年的一代徽商,以惊人业绩鲜明特色、突出形象引人关注。怎样看徽商?徽商精神是什么?成为徽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徽商”,可能有助于人们历史地、整体地、全面地把握“徽商”。徽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徽商是一个特定人物群体:徽商是一部时代创新史诗;徽商是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education and literacy practices of Bristol merchants involved in overseas trad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by focusing on their business concerns. It argues that these demanded complex literacy skills and the discussion explores why writing was so central to their work. The merchants required specific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duce and handle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ir mercantile activities. As well as receiving practical training under apprenticeship with a master, merchants’ manuals were available for further guidance. A manual produced by John Browne, a Bristol merchant, is examined to highlight the principles that guided merchants’ literacy practices. Business writings by other Bristol merchants are also discussed to reveal the values that governed their practices. The discussion aims to illustrate how their literacy practices were situated in the context of early modern trade.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四民观起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即将民众按士、农、工、商四大社会职业来划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带有强烈的等级性、阶级性的传统四民观才真正确立。士为尊,而农则为立国之根本,商人则位于社会的最底层。面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四民观带来的心理压力,徽商将治生纳入传统的价值体系,对商农关系、士商关系进行改造,确立了新的"四民"观念。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徽商庞大的资本的扶助下徽州文化开始崛起。传统医学在徽州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新安医学在明清两代著述颇丰,并有不少付梓于世。探讨其时徽商与新安医家医籍刻印的联系,及资助新安医籍刻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三言”商贾小说中商贾观念有较大变化,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有:时代的要求和商人阶层本身的迫切需要,冯梦龙等人的社会责任感,哲学思潮的影响,享乐至上的世俗风情等。  相似文献   

17.
高鉴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1-122
徽商,一支活跃在明清时期的商帮劲旅,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活动范围"几遍禹内",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有着"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两淮地区向来经济发达,又是徽商起步的主要地区,加之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徽商经常出入之地。此外,徽商发展不断壮大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依靠盐业的发展,而扬州作为徽商盐业的基地对徽商发展以及两淮经济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山西商帮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商人集团,其经营的商品以盐、茶规模最大,两者均为官府严格控制的专卖商品,均能获得垄断利润,因而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盐商与茶商在兴起的时代背景、经营活动的地域范围、衰落的原因等方面又有明显的相异处。本文就山西盐商和茶商之间的异同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儒商问题探讨的文章不少,主要集中在何谓儒商,儒商的标准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商是个宽泛的概念,很难用固定词语来表达它确切的含义。儒商精神的范畴是和儒家伦理主旨是一致的,可以说"仁"是儒商精神的内核;"义"是其社会关怀;"礼"是其行为之矩;"智"是其制胜之方;"信"是其发展之基。徽商向来以"贾而好儒"著称,以此为例,可以更明确儒商概念。  相似文献   

20.
明清以来,在官方、士绅、商人以及民众的共同推动下,西山万寿宫不仅经历了一个宫殿规模不断扩大和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历史过程,还逐渐由里甲祭祀场所发展为跨地域的祭祀中心,成为各种利益集团认同的文化象征,从而导致了香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朝仙"习俗的形成与延续。各地朝仙会的进香过程及其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明以来道教地方化的历史趋势,以及地方社会文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