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部门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气象部门面对社会的主要窗口。但是,在目前宣传媒体众多,客户选择投放广告媒体多样化的今天,近年来,地级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广告市场低迷,客户投放广告少,广告金额不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梧州气象影视为例,结合当地经济市场,深入分析市级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要有所突破,必须在提高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自身竞争力和加大栏目对外宣传力度上下狠下功夫,主动营销,精心研究营销策略,培育一些栏目广告老客户和长期客户,苦炼内功,着力提升气象节目质量及其广告制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服务性和新闻性,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提高收视率,从而达到吸引广告客户的目的,力争栏目广告业务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每天为福建省九个省级电视频道和福州市三个市级电视频道及福建教育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制作22档各具特色的气象服务节目,节目制作总长度达70分钟、每天在各电视媒体播出达30多次。气象节目制作档数和播出次数都达到了中心创建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全国省级气象影视单位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气象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而来的气象影视专题片在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中不断的向观众展示气象科普知识,满足了受众对信息多层次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气象专题片的选题、主线、后期制作、音乐背景添加等的研究探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制作出优秀的气象专题片,展示出多元化气象节目的方法。气象影视专题片的策划制作1.气象影视专题片的选题一部优秀专题片的诞生离不开选题,首先,做到的就是选择好专题片的材料。在气象专题片中,题材跟气像是紧密联系的,一切题材的源泉从气象知  相似文献   

4.
在保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气象影视设备的集约化改造,构建气象影视非编制作网系统以提高节目录制效率,并确保了影视制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象事业和传媒现代化的发展,天气预报节目要从预报内容的精细化、节目特色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把握热点话题,运用高超制作技术使气象节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吸引力,要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天气预报节目,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就气象影视节目内容、播出平台、发展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节目品牌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6.
韩杰 《声屏世界》2012,(8):127-128
5月以来的黄岩岛领土纠纷牵动着国人的关注,而各部门也正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对南海诸岛的管控。其中,5月16日,海南气象部门正式新增对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和南沙永暑礁3个岛礁的定点天气预报,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天气预报在气象信息发布与重要信息传播中的特殊意义。另外,从增设黄岩岛天气预报的价值层面上看,天气预报节目在强化中国大众的认知度与记忆度上,还拥有着强大的标识性与教育性作用。权威平台节目深入人心以气象节目中播出时间最早、影响中国受众面最广的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为例来分析,这种强化作用更多的是来源于气象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气象灾害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其影响力强、涉及面广,并有一定的持续性,特别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关于气象灾害的报道,日益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2005年的福建,在春季经历3次较大范围的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雨季先后出现10次暴雨过程,台风季遭遇7个台风影响,其中有3个台风在我省正面登陆。面对灾害《,天气预报》作为专业的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及时、准确地传递气象信息,在“泰利”、“龙王”台风登陆影响福建前后,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还配合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抗击台风”大型直播节目,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电视直播…  相似文献   

8.
凭借电视剧实行“制播分离”的成功经验,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理论上的探索到实践上的操作。一些敢吃“螃蟹”的电视人纷纷组建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专事节目制作,如由民间机构制作的电视栏目“中国娱乐报道”、“影视新干线”、“中国流行音乐雷霆榜”等,因为质量较好,形式活泼,与主国几十家甚至几目家电视台签约播出。近闻中央台“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夏骏也已离开央视,准备自行创办公司,制作节目。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实行市场化的运作,自制节目、自行发售是电视业的现实需要,更是电视…  相似文献   

9.
朱华大 《东南传播》2012,(8):166-167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是气象影视的基础和核心,当前我国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不管在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还是传播载体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因当前气象系统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了气象影视发展。本文结合福建省级电视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未来福建省级气象影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走马上任使得如今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内容好看、形式多样,而且充满了"星"气象。尽管在当前消费时代电视节目的娱乐特性得以张扬,但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必须把握好娱乐尺度,坚持满足受众对天气信息需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1.
在气象影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气象演播稿作为气象影视节目的基础创作环节,对整个节目的内容、质量以及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对气象影视演播稿创作的研究分析基础上,进行气象影视演播稿创作质量提升和创新性的研究与阐述,从而为气象影视节目不断提升和发展提供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7月7日电视节目《天气预报》诞生,全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气象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气象节目越来越成为广大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常态节目。伴随时代的变迁和技  相似文献   

13.
公共气象理念下的气象电视直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众对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气象、环境保护、灾害等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气象电视节目成为人们了解自身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北京华风气象影视集团近年陆续推出"追风"(台风)"追沙"(沙尘暴)直播节目,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气象电视直播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于气象频道的发展具有很大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5.
1997年“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正式成立,承担福建省省级电视媒体和福州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且制作。目前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每天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下属9个电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东南卫视、公共频道、新闻频道、海峡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等)、福州电视台三个频道(新闻综合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电视节目与节目之间互有关联这一特征,应用“互文性”理论来探讨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创作表现形式,希图对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连接做深入研究,从而创新电视节目的连接方式、构建频道“节目流”,以此增强节目之间的耦合力,固化受众的收视意识和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一、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理论基础--媒介文本的“互文性”“电视节目无缝连接”最初是电视制作、播出技术的专门术语。它是指使用专门的电视播出软件,将模拟电视节目实时地采集到全数字播出系统,并将数字电视节目按已编排好的节目表定时全自动播出,在每个节目之间实现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常用软件之一,大洋非编d3-weather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将专业的气象制作模块与非线性编辑融合为一体,有效地改善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条件.本文就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朱虹 《视听界》2006,(4):13-16
2005是“十五”的总结和收获之年。广播影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新闻宣传、科技创新、事业建设、产业发展、行业管理、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2005年,我国有广播电台273座,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台1932座;共播出广播节目2416套,电视节目2200套,全年播出公共广播节目1030.16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1259.16万小时。全国现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6万座;微波站2569座;卫星地球站34座,卫星收转站120万座;使用10颗卫星41个转发器传播126套广播节目和94套电视节目;国家广电…  相似文献   

20.
周鸿铎 《视听界》2010,(1):34-35
制播分离的原义是“委托制作”,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行业“制播分离”概念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但十多年来,往往流于形式,搞了许多假制播分离。许多电视人不了解什么是制播分离,将之理解为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电视节目播出机构相剥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