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风气。它是学校隐性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而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则终生受益。我校遵循"为孩子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把良好习惯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打造"好习惯好人生"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来源。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范围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一所学校的“传统”的重新发现、认定和弘扬,又是因时代需要以陶冶人、润泽人、培养人为核心点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需经过学校各方面长期的努力和积累。于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善与美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一、愿景,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台湾 的每所学校都有明确的愿景,“愿景”即“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共同的精神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追求、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是学校绵延流长、兴旺发展的理想支撑和精神动力。如百年名校新北市中和小学愿景:营造一所卓越快乐的学习园地,孕育健全人格之中和(中正平和)之人,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无限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这是郴州人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当人们徜徉在郴州中小学花园般的校园里,在情景交融,动静和谐中领略到“人人是形象、处处是文化”的郴州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时,很自然地会认同郴州人的这种感悟。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精神折射出社会的精神风貌。校园精神往往带有鲜明的学校个性特色,学校张扬什么样的校园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风、校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又一个关键期。特别是初中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对青少年人生的成长具有特殊意义。培养初中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顺利度过初中“危机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重视良好习惯培养,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重要工程。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是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联系点。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4,(12):F0003-F0003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学校一直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的办学理念。2007年以来,学校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全面加强两型教育,引导师生形成良好习惯。建设两型校园,构建了低碳、绿色、高效、和谐的两型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校园是文化传承的场所,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场所、是人类精神世界诞生地,是育人场所。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校训、校徽、校歌、校服。这些就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小学是我们接受知识,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一个重要场所,所以小学的校园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小学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有识之士指正。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手。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我校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养成教育,其中诵读经典国学《弟子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总和。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而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作用是关键,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结合实际,发挥学校领导的核心作用,力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并在文化建设中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它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创建自己的特色。目前,和普通高中相比,  相似文献   

13.
正养成生态习惯打造两型文化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学校一直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的办学理念。2007年以来,学校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全面加强两型教育,引导师生形成良好习惯,建设两型校园,构建了低碳、绿色、高效、和谐的两型校园文化。2011年学校获评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和谐发展中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物质层面优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从精神、形象、意识层面构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下小学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的观的基础,也是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以,学校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提升学生德育的手段。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该从校园环境,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更具有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董玉庆 《学周刊C版》2014,(8):105-105
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小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简而言之.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团结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可整合小学教育资源,构建完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校外培训资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民族团结统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我校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直属惠阳区教育局管理的学校,虽然创办时间仅五年,却实现了等级学校评估的三级跳,在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成绩的取得,与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一、突出办学新理念在开办初我校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把学校办成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校园,陶冶学生情操的花园,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乐园”的办学目标。我们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措施和目标管理方法,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制订规划,学校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建构六大系列主题教育:一是以“为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题的“办学思想教育系列”,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二是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传统教育系列”,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传统精神、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学会尊重、学会惜时等有关内容。三是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良好习惯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品德教师要把握习惯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遵循儿童习惯养成的规律,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利用品德课程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