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第三讲疑难例题导读   本讲各节的要求在考纲中已经讲明白,现对书中部分例题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领会。 133页例 1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才等于初速与末速的平均值。  133页例 2对速度时间图 3— 1的认识:甲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1m/s2;乙质点在 0~ 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m/s2(a2>a1), 2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v=v1=4m/s。由于 a2>a1,出发后 0~ t2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到 t2时 (图中 B点 )甲、乙的速度相等, t2…  相似文献   

2.
陈斌 《新高考》2007,(9):8-10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是质点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v_t-v_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改变相等,而由a=恒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 ,经常出现图形中元素运动变化的计算或证明题 ,要求学生从图形的变化中探究性质。解这类题关键在于抓住动点 (线、形 )在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的某一瞬间所展示的特点 ,找出变量与不变量 ,从而运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一、质点运动问题例 1.如图 1,等腰 Rt△ ABC的直角边 AB=2 ,点 P、Q分别从 A、C两点同时出发 ,以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点 P沿射线 AB运动 ,点 Q沿边 BC的延长线运动 ,PQ与直线 AC相交于点 D。(1)设 A P的长为 x,△ PCQ的面积为 S,求出 S关于 x的函数关系式。(2 )当 A P的长为何值时 ,S…  相似文献   

4.
1.对比法 例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 )  相似文献   

5.
1.四等分或八等分 例1图1为一列简谐横渡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相似文献   

6.
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为零时 ,即∑F =0时 ,粒子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 1 如右图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 ,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分析 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F =0 ,即mg =EQ ,因为所受重力竖直向下 ,所以所受电场力必为竖直向上 .又因场强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带电体带负电 .2 )若∑F≠ 0 ,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带电粒子将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当打入正电荷时 ,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打入负电荷时 ,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 )若∑F≠ 0 ,且与初速度方向有夹角(…  相似文献   

7.
张萍  李多 《物理教师》2006,27(4):36-36
一般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认为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作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当指出,在0~0 Δt瞬间物体加速度由0变为g是一个初始加速度猝变过程,或说是一个变加速度过程.在此瞬间,物体受到的重力与逐渐减小的约束力,它们的合力是随时间变化的F(t)=mg-N(t),N(t)的值  相似文献   

8.
动点问题是数学中的难点,动点相似问题是相似形中的难点1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难点,现举例说明如下:图1例1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1点P沿AB边从A点开始向点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1如果P,Q同时出发,用t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以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解(1)对于任何时刻t,则AP=2t,DQ=t,QA=6-t1当QA=AP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解得t=2(秒).所以当t=2秒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1 .(1 )设O点坐标为 (0 ,0 )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 ,则A点处坐标为 (4 ,3 ) ;  (2 )从O点出发 ,向东走 4个格长 ,再向北走 3个格长即到达A点 .答案不惟一 .  2 .(1 ) (1 ,6) ;(2 ) (6,5 ) ;(3 ) (-4,0 ) .  3 .6;8;1 0 .  4.x轴 ;y轴 ;原点 .  5 .(1 )xy =1 60 ;其中的x ,y都可看作自变量 ,当x看作自变量时 ,y是x的函数 .  (2 ) S =12 (5 +x) ·x ,x ,y,x .  (3 ) Q =40 -6t,(0≤t≤2 03 ) ;t,Q ,t.  (3 )  6.(1 )C ;(2 ) 0 相似文献   

10.
题型的归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方面的运用,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而解题方法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物理过程,提高思维能力。相碰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基本题型有:①两车作相向减速运动是否碰撞;②两车同向运动,前车匀速直线运动而后车作初速度较大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是否碰撞;③两车同向运动,前车加速直线运动而后车匀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否碰撞;④两个做抛体运动的物体是否碰撞。题型①比较简单,只要把两车从减速到静止所通过的总路程与开始减速时两车的距离进行比较就可得到结论,这里不…  相似文献   

11.
匀加直线运动的基本方程是vt=v0 + at,1s=v0 t+ 12 at2 ,2联立 1、2两式分别消去参数 t、a和 v0 可得vt2 - v0 2 =2 as,3s=12 ( v0 + vt) t,4s=vtt- 12 at2 . 5前四个方程在物理教科书中都有推导 ,但方程 5在一般物理教科书中未曾导出 ,虽然1、2两个方程对解答任何有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问题都够用了 ,而且 3、4、5并不包括什么新的东西 ,但是推导出它们是为了解决某些运动学问题能一次只用其中一个方程这一实用目的 .例 1 一汽车的加速度为 2 m/ s2 ,它经历了 2 0 0 m位移 ,末速度为 30 m/ s,求所需时间 .前四个方程中没有哪一个能单独解答…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1 .如图 1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波形图 ,设介质中质点振动周期T=0 .2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O点为波源 ,则波速大小为 2 0m/s。B .若O点为波源 ,则O点开始振时的方向向上。C .若Q点为波源 ,则P质点已振动了 0 .1 5s。D .若Q点为波源 ,则P质点  相似文献   

13.
孙国胜 《中学物理》2012,(12):64-65
1巧换参照系 题目如图1所示,A、B两个质点分别以速率vA、vB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它们位于图示位置,此时A、B相距为d,A的运动方向由A指向B,B的运动方向与A、  相似文献   

14.
在质点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s/2=√(v0^2+v1^2)/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s/2=(v0+vt)/2.由数学知识有√(v0^2+v1^2)/2≥(v0+vt)/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能取大于号;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等号才成立.但在下面情形下,也有vs/2=(v0+vt)/2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s/2=√v^20+v^2t/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2=v0+vt/2,由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5月22日上午9:50一11:20)tg姓(本题25分)已知△ABC的三内角的正切,tgC-l)tgA+tgB+tgC=(2)t护A+t扩B+tg3C= 求A,B,C. 二、(本题25分)已知点尸。(x0,y0)和直线I的方程。劣十甸=0(。共0).令Ql为尸。关于X轴的人对称点.过Ql作直线平行于1.交X轴于尸:;令尸:为Ql关于R,的拌对称点.同样由尸i可作Q2.尸2;然后作Qa.Pa;’二等等.如果点尸。(x。,“。).间44(1)在什么条件下,{二,:},{,n}都收敛? (2)它们的极限值各是什么? 注:设11为一直线,尸O上11,M为垂足,(如图l) 如果通,PM=MQ以>0).则称Q为P关于1.的几对称点. 设尸,R,O共线.(如图2) 如…  相似文献   

17.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运动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s/2=(√v20 v2t/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2=v0 vt/2,由数学知识,(√v20 v2t/2)≥(v0 vt/2),对匀变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只能取大于;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等号才成立.但在下面的情形下,也有vs/2=(v0 vt/2)成立.  相似文献   

18.
已知Q(x0 ,y0 )是椭圆x2a2 y2b2 =1 (a>b>0 )上一点 ,求作过Q点的切线 ,文 [1 ]给出了一种尺规作法 ,若Q在非顶点处 ,文[1 ]作法的实质是 :取点P(x0 ,ay0b) ,作PN⊥OP(O为坐标系原点 ) ,交x轴于N ,则直线NQ为所求的切线 .我们指出 ,当b>a>0时 ,这种作法同样正确 ,过双曲线上一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也有类似的作法 .已知双曲线 x2a2 - y2b2 =± 1上一点Q(x0 ,y0 ) ,过Q点的切线方程是x0 xa2 - y0 yb2=± 1 ,当Q不是顶点时 ,该切线的斜率为b2 x0a2 y0.下面给也切线作法 :作法 :( 1 )若Q为双曲线顶点 ,则切线垂直于Q点所在的轴 .( 2 )或Q…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答     
17.已知直线x y=0,x-y=0,点P(1,2),过点P作直线l与这条直线交于x轴上方的两点A、B,当△ABO面积最小时,求l直线方程.(广西张晓妹)学生数理化中高二版解:过P(1,2)作PD⊥OA于D,作PE⊥OB于E.则PD=22,PE=322.设AD=t,则PBEE=APDDBE=PEA·DPD=23t.S△ABO=12OA·OB=12322 t22 23t=213 22t 94t2=23 42t 29t≥23 42·229=3.当且仅当t=29t时,即t=322时上式取等号,此时A(2,2).故直线l的方程为y=2.(河南介志刚)18.设点C(a,b)(ab≠0)为定点,过点C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与l2,若l1交x轴于A点,l2交y轴于B点,求:(1)线段AB的中点M(x,y)…  相似文献   

20.
一、电荷在水平电场中运动例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场强E=2.0×103V/m,方向水平向右.电场中有两个带电质点A、B,它们的质量均为m=1.0×10-5kg.质点A带负电,质点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1.0×10-9C.开始时,两质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A的初速度vA0=2.0m/s,B的初速度vB0=1.2m/s,速度方向均同场强方向.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若用Δs表示任一时刻两个质点间的水平距离,则当Δ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时,可判断哪个质点在前面(规定图中右方为前面)?Δs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时,不可判断谁在前面谁在后面?解析带负电的质点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