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专业报的劣势和优势
  相较于各级党报和都市、晚报类报纸,省级专业报存在两个方面的劣势。首先是发行方面没有政策保障。尽管新闻出版署在2003年对全国报刊进行了大力整顿,一些报刊停办,一些报刊脱离党政机关,但中央、省、市三级党报在发行方面的政策保障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使得三级党报的发行数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省级专业报在整顿中几乎全部脱离了原来的主管机关,随之在发行方面的政策保障也不复存在。没有了政策保障,对于具有党报性质的省级专业报,无疑是釜底抽薪。据了解,在报刊整顿的第二年即2004年,全国大多数省级专业报发行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河北法制报的发行量则由2003年度的6万份骤跌至3万份。第二是内容普遍呆板、单调,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走入市场。省级专业报原来大多都是各省党政部门的机关报,一直是以宣传党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和先进事迹、工作成绩为主要内容,与各级党报十分类似,这决定了其内容庄重、衿持有余而丰富、活泼不足,相对于晚报都市报来说,普遍显得呆板和单调,这使得省级专业报很难真正走入市场。  相似文献   

2.
经过新一轮暴风骤雨般的报刊结构调整,专业报停办了一批,划转了一批,管办分离了一批,总量大大压缩,如湖北省还剩20多家。报纸活下来了,就要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 专业报的产生与发展 专业报大多诞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兴旺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报刊如林、多种现代化传媒手段并存的情况下.谋取独家选题难乎其难.省级专业报刊和行业报刊谋取全国性的独家选题。更是难上加难。对一般报刊来源。发排全国性重大新闻一般是摘发新华社的通稿,省级党报如此.专业性报刊亦如此。在版面上露面的独家选题.已是凤毛麟角,非常少见了。那么.谋取重大独家选题。专业报刊和行业报刊是否就没希望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仅以《中学生报》近期刊载的《总书  相似文献   

4.
首先,报纸定位先天不足。无论是市场定位,还是读者对象,都存在局限性。如果过分强调专业的指导性,那么报纸会变得呆板,没有生气;但如果抛开专业,一味扩大稿源,登载社会新闻,则又变得不伦不类《特别是那些社会性较弱,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报》,失去白己的特色。今天不足加?报刊林立、竞争激烈,使得省级专业报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其次,发行数量徘徊不前。由于省级专业报在定位与质量存在着先天性不足.因而在发行上也就遇到不少困难。尽管一些专业报每到发行季节也都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各种手段抓发行,但收效不大,因为作为…  相似文献   

5.
崔砺金  张雄伟 《新闻实践》2009,(10):40-40,41
作为浙江惟一的省级财经专业报,<市场导报>今年已经两次荣获经营方面的令国性大奖:6月,在上海开幕的2009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上,被评为2008-2009年度中国专业报经营管理十强单位;7月,又被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评为中国经济报刊经营创新单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除国家级环境专业报外,全国各地相继创办了一些环境专业报。在当今报刊如林、报竞人择的情况下,一张省级环境专业报只有突出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才能显示出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站稳脚跟,赢得读者。突出独特的专业特点地方环境报就其主要社会功能来说,它宣传党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制度,传播环保知识和信息,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和生态平衡的不良现象,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呼吁全社会人人关心  相似文献   

7.
试论早期中国报刊评论的成因和走向曾建雄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有报刊的国家,但是报刊评论却始终没有在中国古代报纸上出现。中国报刊评论最早是伴随着一批外国人办的近代中文报刊(以下简称“外报”),首先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从19世纪初叶第一份近代中文报...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山西审核登记本省报刊今年6月。山西省委宣传部、省科委及省出版总社共同发出对全省公开发行的报刊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的通知。山西省原有报刊232种,到今年10月份,巳更换登记证和重新审核准许登记的期刊共194种。巳登记的报刊中,报纸有81种,其中省级机关报9种,地市县报15种,专业报21种,企业报36种。专业报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1999年度浙江省好新闻奖,2000年5月24日在杭州揭晓。 来自省级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和11个市(地)记协、省级专业报工委、县市党报工委的36名评委,对全省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推荐的442件参评作品,分别进行了复评和定评,共评出207件获奖新闻作品,其中4件作品获得特别奖,42件作品获得一等奖,65件作品获得二等奖,96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现将我省报刊系统荣获特别奖、一、二等奖的新闻作品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信息     
今年5月,山西省委宣传部、省科委及省出版总社共同发出对全省公开发行的报刊进行重新审核登记的通知。山西省原有报刊232种,到今年10月份,已更换登记证和重新审核准许登记的期刊共194种。已登记的报刊中,报纸有81种,其中省级机关报9种,地市县报15种,专业报21种,企业报36种。专业报有17种没有登记,其中包括已停刊的8种,改刊的4种。  相似文献   

11.
我当通讯员8年了,有30多万铅字出现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其中有20多篇在县、地,省级报刊、电台还获了奖。我投稿“命中率”较高,其窍门儿有三: 一是“按口味做饭”。厂播与电视、报纸与刊物,同是新闻单位,但各自对新闻稿件的要求有着严格的区别。就报刊而言,中央报刊与地方报刊,党团报刊与专业报刊不门,即使是同类报刊,其宗旨、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体育专业报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是伴随着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一大批以足球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体育专业报刊风靡一时。但这种辉煌状况维持了几年便发生颠覆性变化,体育专业报刊近几年普遍不太景气,一批原来在市场上有一定响力的体育报刊,出  相似文献   

13.
钱永兴 《视听界》2008,(3):82-83
全国各省级广电集团一般都有附属报刊。近几年来,传统报刊业市场激战犹酣,受众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因循原有的定位,使得许多广电报刊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甚至从茫茫报海里消失了。省级广电报刊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本文试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报刊的一些做法,对当下广电报刊的创新发展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光耀小传]郭光耀,山东冶金报社副总编辑、摄影记者。近十年来,他拍摄了一大批有深度,感染力强,反映冶金战线火热生活的优秀摄影作品和社会新闻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有3000多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并有近百幅作品获奖。他还建立起《山东冶金报》摄影通讯员网络,培养出了一批新闻摄影骨干,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报坛一枝秀─—记中国花卉报力之中国花卉报是花木行业的一张专业报纸,自1985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差不多10个年头了。在目前全国数千种报刊之中,中国花卉报已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赞其是“万紫千红独一秀”。人民日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6.
一年来,我被9家市级以上报刊、电台采用了108篇稿件,其中有40余篇被省级和全国性报刊采用,还有一篇《张家口市宣化区个体户中出现“储蓄热”》的消息被《中国工商报》的头版头条采用。我有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进报刊转企改制等工作,目的是有效整合报刊资源,"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解决我国报刊业中长期存在的多而不精、体量不大、品牌不响等问题. 在"党报为中枢,行业报、都市报为两翼"的报刊格局中,行业报的转型、转企问题也备受关注.有专家认为此类报刊由于自身具有的先天优势,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也有声音指出行业类报纸由于存在传播面狭小、受众面相对窄小等问题,将进入发展的"寒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报业集团的组建,许多省级党报为了壮大集团经济实力,在办好大报的同时,又先后创办了专业类、都市类、生活类的报刊。各省党报新创办的子报子刊,有的管理好,成了大报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也有的因管理不当等原因,年年亏损,成了大报的包袱。据笔者了解,目前大报对子报刊的管理有两种办法,一是“全包”式管理,“大报养小报”。大报不仅负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办、国办下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并于7月16日制定出台了报刊治理整顿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分为三大块:一是予以保留的,中央保留《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等报刊,省级党委保留一报一刊,市级则只留下一张党委机关报,以后只有这5家可以用公费订阅,但总量也要控制;二是要进行管办分离的,主要针对56家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以及一些期刊;三是要关停并转的,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  相似文献   

20.
在报刊林立、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要想办好一份报纸确实不易;而要办好一份活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报难度就更大了。结合《山西物资报》3年多的实践,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五难。 一、行业性与社会性 行业性既是行业报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它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一份省级行业报尤其如此。省级行业报面对全省的某一行业,读者范围相对狭小、报道内容相对贫乏,出版周期一般较长。要想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求得生存发展绝非易事。《山西物资报》自1992年5月创刊以来,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