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析事明理》专栏创办两年来,在基层官兵中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日益受到基层干部战士喜爱。许多干部战士把《析事明理》专栏的文章剪贴在笔记本上,甚至一期不丢。基层官兵之所以喜欢看《析事明理》,是因为该栏目事儿摄取得新鲜,道理讲得明白,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通过分析那些似是而非的事,帮助读者明白一个准确无误的理。1996年6月19目的《析事明理》中的事说的是,某团二连副班长王志伟军政素质过硬,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人党却卡了“壳”。原因是介绍人找他谈话时,他一再谦让:“我…  相似文献   

2.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8日《解放军报》“生活与修养”专刊《“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演讲台》专栏刊登了“衣食住行看变化”一组文章,作者从身边事说变化谈感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这些年部队官兵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善提高。文章刊出后,受到报社领导和读者的好评、被评为当月解放军报优质稿。  相似文献   

4.
新些近些重些──关于编辑《集思广益》专栏的回顾与思考1986年4月26日,我国报纸微型新闻评论园地里悄然开出了一朵小花──《集思广益》专栏在解放军报头版正式诞生了。同兄弟报纸的许多小言论专栏一样,这个专栏的小言论也以“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短小精悍,有...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日,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已开办整整1年了。1年来,记者和通讯员们踊跃投稿,编辑部及时筛选编发,夜班精心包装美化.使这一专栏逐步成为军报要闻版的一个“特色品牌”,不仅被评为军报的好专栏,而且赢得了军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最近新开设的一系列为基层官兵服务的专栏,深受读者欢迎。从《基层寻呼》这个专栏里,我们深深感受到军报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7.
《集思广益》专栏,是固定在解放军报第一版上的一个小言论专栏,是由军报评论部主办的。它正式诞生于1986年4月26日(它的前身是(思考笔谈)(供您思考》)到1996年4月26日,已满10周岁了。10年来,这个专栏已发表小言论1120多篇。一般每周发表2-3篇,最多时一天发表3篇。《集思广益)是我军基层官兵的一个群言堂。它主要采用部队基层官兵的来稿,直接面对基层官兵发言。10年来,它始终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力求反映时代脉搏,交流官兵心声。所发稿件大多只有三四百字,多能虚实结合,就事论理,较好地体现了“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8.
一份春节“厚礼”──析《杨柳青》专栏10篇通信周文华河北日报今年春节前后,在头版《杨柳青》言论专栏,以通信的形式,就如何“战胜困难”的问题,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改革正逐步深入,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上万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书养书”析《文汇读书周报》3月18日的“阿昌逛书市”专栏发表文章说,这些年学术著作以及一些高品位的书籍不易出版,因为这类书往往收不到经济效益,每出一种,出版社就要补贴很多。而拒出此类图书,出版社则无社会效益可言。于是只能靠出版形形色色的畅销书,以...  相似文献   

10.
《凡人新事》是人民日报一版的一个富有特色的专栏,专门以普通群众为报道对象,寻找他们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但是今年以来却很长时间不见这个专栏的踪迹。有不少读者纷纷写信给报社询问为什么,并表示了他们喜欢这个专栏的意愿。鉴于此,编辑部尊重读者的要求,4月11日《凡人新事》继续开张,并加了编者按,决定把这个专栏继续办下去。编辑部的同志当初办这个专栏,为的是让更多的普通群众能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但是时间一长,他们感到这类稿件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新闻评论是主要用于析事明理的一种文体,当然也莫不如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评论是在说理,道理说透几分,就有几分力量.  相似文献   

12.
在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解放军报推出了新的评论专栏——“热点纵横”。这一专栏每期半个版的篇幅,抓住上级关注的、基层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事论理,深入分析,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从它发表的近30期文章来看,“热点纵横”在实践中探索、规范、提高,逐步形成了深度新闻评论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凡人新事》是人民日报一版的一个富有特色的专栏,专门以普通群众为报道对象,寻找他们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但是今年以来却很长时间不见这个专栏的踪迹。有不少读者纷纷写信给报社询问为什么,并表示了他们喜欢这个专栏的意愿。鉴于此,编辑部尊重读者的要求,4月11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我从事军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5年的时间了。在新闻路上。有过稿件见报时的欢喜。也有过稿件石沉大海后的失落。但无论是欢喜还是失落。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的经验教训.都助我不断成长。就在2012年最后一周和2013年的头一周里,在给《解放军报》投递的一组图片稿件过程中发生的“囵”事,让我受益匪浅,使我从中感受到解放军报社图片编辑文风转变之实。  相似文献   

15.
办好专栏,是提升报纸版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版面主编的重要职责和基本功。《解放军报》开办的《兵说兵事》专栏,不仅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回顾《兵说兵事》专栏创办3年多的实践,有一点我们感受尤为深刻,那就是经营专栏须长谋远虑。把握大局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的原则体现在军报中,就是我们的报纸宣传要贴近基层、贴近战士。2001年3月,军报三版开辟专栏《战士视点》,专栏创办的宗旨是:替战士说话,为战士解忧,帮战士明理,让战士发言。这个专栏已得到基层官兵的认可,受到广大战士的喜爱,战士们形象地称它是军报给他们开设的“焦点访谈”。2003年中宣部《新闻阅评》第201期说,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26日,我国报纸微型新闻评论园地里悄然开出了一朵小花──《集思广益》专栏在《解放军报》头版正式诞生了。它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露,凝聚着我们学习兄弟报纸同类专栏的成果,闪耀着全军官兵的智慧之光,因此,尽管它编居一隅,每篇只有三四百字,却也不无丝丝幽香,逐渐引来了群群顾盼者。同兄弟报纸的许多小言论专栏~样,这个专栏的小言论也以“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短小精悍,有的放矢”和“把新闻性、思想性、形象性融为一体”作为写作规范,作为编辑准则。所不同的是,这个专栏作为全军官兵的一个“群言堂”,主要采用部队…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底,我开始了读报与评报的学习和写作,在《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报文章20余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进益不少。促细读。读报,是评报的基础;评报,是读报的深化。没有大量细致读报作保证,就难以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于是我精选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军区小报,坚持精读。时间一长,不但熟悉每份报纸的特色,而且对报纸设有什么专栏,近期报道动向都了如指掌。甚至能背出许多好的标题和精彩的段落。读的过程中,把一些认为可评的文章、专栏都做好标记。如此,不但评起…  相似文献   

20.
新闻阅评     
解放军报宣传六中全会精神版面突出形式多样解放军报从9月25日起,主要用三种形式,突出宣传全军和武警各部队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情况。一是开辟专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在一版和三版显著位置开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专栏。每天报道二至四个单位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改进党的作风的动态新闻,对部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二是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加强对学习的引导。刊发的《关系党和国家存亡的大事———一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