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经济时代就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关于科技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它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见仁见智。本文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技术进步较快条件下,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得以凸显,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特点,一些知识密集行业投资于劳动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样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的趋势,就可能将演变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下降并存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同时,平均利润率和利息率都存在着下降趋势;并且在资本所有者积累的过程中,产生生产能力扩大与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失业(相对人口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理论对指导我们制定正确的就业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勇 《教学与研究》2001,(10):16-22
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现实,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由于知识资本在生产中相对独立和决定性地位的取得以及劳动力内涵及其价值决定的变化,使得可变资本的增长相对不再慢于而是快于不变资本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趋于下降,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一趋势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构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后,我国总教育经费投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后者较前者增长缓慢,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内部构成比例关系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受教育者个人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上升趋势。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及其变化趋势的数据验证可以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经济学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章中,讲到利润率下降趋势的问题时,一般是从两方面说明其原因的。一方面,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增加得更快,整个资本的周转就缓慢起来,造成利润率的下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对于后一点说明,我想提出一点商榷意见。第一,如果固定资本的增加,从而整个资本周转的缓慢,会必然引起流动资本周转的缓慢,则上述的命题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增加更快,这意味着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劳动  相似文献   

7.
就业问题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我国高比例失业人口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和劳动力的绝对量远远超过我国现有的经济发规模;二是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部分原有体制下的就业者,转向新体制后失业;三是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同量资本(投资)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面对知识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是其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作用、互动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两者之间就业互动关系对经济新常态下稳步扩大就业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包括制造业就业方程和服务业就业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基于1997—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业互动关系以及经济系统外生变量对其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总体上,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业互动以制造业对服务业就业的单向促进作用为主,服务业对低端制造业存在的不显著挤出效应很可能是造成服务业无法带动制造业总体就业的主要原因。(2)细分门类上,由于低端制造业对用工成本变动更为敏感,导致就业互动关系仅表现为其对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单向促进作用,而中高端或高新技术制造业与不同类型服务业就业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向加成作用。(3)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的扩大和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增加制造业就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则促进服务业就业;相反,资本有机构成、地方保护主义的提高会分别降低两者就业。(4)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业互动关系在空间区域上存在互补性。有鉴于此,应当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统筹规划,通过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区域互补性实现全面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9.
资本有机构成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该理论能够解释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工人下岗、农民进城务工、大学生就业难等,这些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部分得以解决: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在第三产业就业;加强就业观念转变的宣传和教育;延长教育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赵娟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83-88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从统包统配到完全市场化的转型期间,探讨作为非制度性因素的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从个人社会资本和公共社会资本两个维度探讨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对研究生求职的作用和影响,可得出以下结论:初次求职中社会资本的关系强度表现为强弱关系机制并存,弱关系的作用力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生的先赋型社会资本作用力下降,自致型社会资本作用力上升,研究生的社会资本拓展能力有待增强;重点院校学生所具备的公共社会资本在求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团体再生产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对研究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文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种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研究生的工作落实、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就业起薪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资本对专业对口作用显著。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分布失衡是指不同主体在进行同一社会行动时,拥有与使用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布失衡的测量指标,并基于6省15所高校2 9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更少,质量更低,使用社会资本的次数也更少,且更偏好使用弱关系和低质量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的双重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给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获取困难和就业质量低端锁定等负向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应通过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等路径,防范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概念模型,主要选取社会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同时使用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生毕业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能够相应的缩减就业成本。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研究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得良好的就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资本过度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先赋条件的人际网络体系。这一概念由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后,历经科尔曼、帕特南、波茨等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并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称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四大资本。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其中也应用于大学生就业研究,并鼓励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来就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明显“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人情社会,社会资本过度化将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生源地、城乡分布、父母是否为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家庭收入、家庭利用社会关系、性别都能影响大学生就业,尽管不同指标的影响不同。随着我国就业环境变化,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作用增强。社会资本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并通过努力学习等其他途径来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要推进制度改革,限制社会资本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广泛研究,其中社会资本是分析研究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角度。实证研究表明,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家庭收入、父母职位以及导师的社会资源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硕士生就业情况的影响要大于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经历了从个体显著到群体显著的演变,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文化资本而言,学历证书作为体制状态的文化资本,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与社会地位;从人力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向上流动的资质;从社会资本而言,高等教育通过社会资本进行阶层复制,那些社会资本雄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流动到高阶层社会地位中去。  相似文献   

18.
通过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等三维资本,利用回归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起着核心的配置性作用,实习经历显著影响着初次就业满意度;心理资本对初次就业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乐观、自信可以显著提升初次就业满意度;社会资本广度对初次就业有着显著作用。高校毕业生利用资本的生产收益性,树立三维资本的投资理念,提升初次就业满意度;政府完善就业政策,限制社会资本的不公平逐利性,防止社会资本在市场竞争中滥用;高校加大就业帮扶,减少三维资本缺失带来的个体就业障碍。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就业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概念的厘清为大学生就业绩效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就业绩效;人力资本对毕业生选择工作以及以后工作后的收入、权利和地位的获得起重要作用,在持续绩效水平高低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绩效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社会资本及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就业落实率、起薪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学生相比,来自社会弱势家庭的学生在家庭社会资本与个人社会资本上都比较缺乏;(2)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或升学时,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升学选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个人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3)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落实、起薪、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正面影响;(4)社会资本对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有较为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对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落实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