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差异教学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作为传统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针对划一性教学只重视教学的预设性这一特点,当代差异教学突出强调教学活动之动态生成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学活动之预设性的否定。可以说,充分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与预设性的辩证统一,应是差异教学区别于传统划一性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实施"弹性化教学",则是实现预设性与生成性辩证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宁夏教育》2008,(12):79-80
预设性教学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一种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是在一定的预设目标与内容下的创造与完善。预设性教学体现了科学性,而生成性教学体现了艺术性,二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遇,生成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老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环境、学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本身可分为自发性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生成性教学。自发性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超出预设方案的、与预设方案紧密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机智、科学地解决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的探究性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预设性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产生的,是全体学生参与的生成性教学,教  相似文献   

8.
张艳玲 《山东教育》2014,(11):49-49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正如专家所说: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谈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政治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政治教学过程。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应善于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0.
王继梅 《学子》2012,(12):44-44
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1.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生成是在预设的情景下突然发生的,不具备可预见性,它是对预设的一种补充、延伸或提升,有人称之为"实时生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重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教学是应新的课程改革之需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相对于预设性教学和既定性教学而言,生成性教学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情境性、隐蔽性和偶发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实施生成性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发课堂隐蔽因素,以促使教学活动实现互动,使生成的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教学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  相似文献   

12.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教学是在把握教学艺术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进而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关系、创造、个性、非理性等特点。其实质为敢于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唯规律性,尊重师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历史上,人们力图通过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或从教学内部,或从教学外部,来较全面深入地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生成性教学特点表现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互动性、情境性;教学方法的生成性、有效性、趣味性等方面。生成性教学和预设性教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与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使教学关注于人的情感体验。专家认为,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才是丰实的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是生成性教学呢?所谓生成性教学,就是在弹性的教学预设前提下,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在特定的教学环节的特定教学情境中,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并以体验、体悟、思辨的方式深刻升华主题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教学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包括教师的突发灵感生成,也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思维启迪、信息捕捉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生成性成果。下文谈谈历史生成性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方案,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合理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一、甄别生成的价值课堂生成分为预设内的生成和预设外的生成。预设内的生成是教师预料之中的,而预设外的生成是出乎教师预料的。预设内的生成,教师胸有成竹,已有准备;预设外的生成,需要  相似文献   

17.
庞延宾 《广西教育》2012,(26):25-26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教学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课堂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8.
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生成性语文课堂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罗克(Wittroek,1986)说过,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而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丽芳 《福建教育》2006,(11A):46-46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预设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中及时调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