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校参与式教学的背景之下,如何做到"参与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是课堂教学不变的主旋律",成为我设计"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这节课时关注的重心。  相似文献   

2.
浅谈日本文学中的悲剧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人中普遍怀有一种"悲"的情结,因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制性格,他们把这种悲永远压抑在心底,永远把痛苦表现为淡淡的一种哀愁中的伤感,从不会让他人看到他的痛彻心扉,这种悲是很轻的一丝伤感,含有一种婉转,阴柔,难以诉说的美。所以,历史人物中的悲剧式的英雄很受日本人的推崇,他们喜欢文学中主题为悲伤的作品,在日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暮らし(生活)"与"暗"发音相同,因为他们认为生活就是昏暗的,还有"かわいそう(可哀相)"中文意思为"可怜"与"可爱"出于同一词根。  相似文献   

3.
1945年9月2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宣告结束了,同时,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4.
文雅莹 《大学生》2013,(22):68-69
正2010年9月28日,18岁的胡俊伟第一次踏上樱花之都东京的土地。他说自己永远记得落地日本吃的第一餐——一碗拉面。"我知道日本的日子很苦,很艰难,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房间的那一瞬间心理落差还是很大。"  相似文献   

5.
我在鹿群中     
仿佛是一次奇遇。在日本奈良公园邂逅了一群鹿,作者真实地描述了"我"深陷其中的"恐惧""怕却带着快乐"以及"越发快活"的过程;鹿群的奔跑声像竹儿做的翠铃;轻盈的飞奔,像曾有轻风荡过;清澈的眼神,见了叫人永远忘不了……习作的文笔准确而传神。  相似文献   

6.
LOVE爱情新说     
正本期关键词:爱情在动物界,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说不完解不透的话题。每天,全球都在上演一幕幕精彩的爱情故事,有的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武力强大的雄性有角甲壳虫不受青睐,居然是为了"女儿"的缘故;暴虐的雌狼蛛是母老虎中的母老虎;男人的胡子会带来桃花运……雌性甲壳虫:要爱情不要武力机构:埃克塞特大学(英国)、冈山大学(日本)和筑波大学(日本)指数:  相似文献   

7.
祁放是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年轻女诗人。她热爱祖国、家乡、母亲,在日本写下了许多中国诗歌、散文。她虽已到不惑之年,但童心犹存,正是“永远的女孩”。《永远的女孩》是其留日期间写的诗歌、散文结集,也是其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8.
祁放是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年轻女诗人,好热爱祖国、家乡、母亲,在日本写下了许多中国诗歌、散。她虽已到不惑之年,但童心犹存,正是“永远的女孩”。《永远的女孩》是其留日期间写的诗歌、散结集,也是其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印记。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常认为"永远"是时间副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是通过检索,发现了"永远"的很多新的词性和用法,"永远"可以是名词,用来作主语,宾语。本文就是根据材料来对"永远"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思路《送别》是一部流行于我国二十世纪初的,并用于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几乎人尽皆知。作者李叔同虽然词曲兼擅,但是这首歌曲的曲调是借用了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的意境。然而两首歌曲在美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  相似文献   

11.
赵彦 《科技文萃》2001,(5):168-170
早在1945年,美国人在日本丢下了两颗原子弹,从此给人类带来了永远无法摆脱的"核梦魇";仅仅在去年,俄罗斯"不小心"弄坏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一时惹得全世界为之不安。其实,这两大轰动世界的事件都与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中子"有关,都与上个世纪中子诱发核裂变的伟大科学发现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4,(23):160-160
《卫报》日前刊登了对村上春树的长篇专访,村上春树在采访中透露,他明年将动笔写一本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对于自己在日本文学界的处境,他说,自己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他形容自己是丑小鸭,“永远是鸭子,不可能变成天鹅”。村上春树几乎不读当代日本文学作品。“这是一个招惹人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18,(5):77-81
二战结束后,日本迫于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依据《和平宪法》宣布"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但战后不久,日本政府就开始想要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快推进集体自卫权的解禁。究其原因,既包含日本经济发展迟滞的刺激、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理论的驱动以及右翼势力鼓吹等自身因素,也包含美国的支持以及周边邻国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分析和研究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原因,有利于我们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后给世界局势带来的影响保持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学习并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我们的党就能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充满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1931年9月18日22时,东北大地的爆炸声震惊了世界,更让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个时刻。正是这次爆炸,让数以千万的同胞丧生;正是这次爆炸,使中华民族陷入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入侵我国的序  相似文献   

16.
日本极右分子田边敏雄搜罗在承德服役战败回国的宪兵们编造的谎言,否认在承德制造水泉沟,人坑的罪行。水泉沟人坑掩埋着三万多抗日儿女的儿骨,它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无论是日本宾兵,还是极右翼分子都永远抹不掉的史实。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05,(Z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地编发了纪念专辑《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8.
《红领巾》2005,(Z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地编发了纪念专辑《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2005,(Z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地编发了纪念专辑《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20.
柏林战役     
《红领巾》2005,(Z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地编发了纪念专辑《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