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西方人文思想家回顾丛书“中的一部--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感谢作者冯川,由于他们的劳动,才使我在嘈杂琐屑的寒假里,也能超越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次梦魇般的、甜蜜的忧郁.……  相似文献   

2.
这是“西方人文思想家回顾丛书“中的一部--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感谢作者冯川,由于他们的劳动,才使我在嘈杂琐屑的寒假里,也能超越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次梦魇般的、甜蜜的忧郁.……  相似文献   

3.
这是"西方人文思想家回顾丛书"中的一部--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感谢作者冯川,由于他们的劳动,才使我在嘈杂琐屑的寒假里,也能超越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次梦魇般的、甜蜜的忧郁.  相似文献   

4.
忧郁的弹性     
正读章桂周老师发表在2013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语文在可教与可不教之间》,我很有同感。十四年的教学生涯,让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语文不同于其他严密的科学,而与艺术的特征也许更为接近。与其将一篇篇美文条分缕析地肢解,不如将其作为一个个礼物送给学生,让他们观察、抚摸、感受、表达。我们要做的只是让  相似文献   

5.
教育方针的内涵与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表述的讨论已经经历一些时日了。对这场讨论我虽然很关心,但没有直接参与。我曾写过一篇名为《关于教育工作方针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文章,登载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2期上。在《现代教育原理》一书中,原先有“教育方针”一章,后来听取了一些同志的意见把这章删  相似文献   

6.
楼兰的忧郁     
《楼兰的忧郁》一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关于楼兰古国我了解的很少。最早听见“楼兰”二字是和“楼兰姑娘”同时出现的,再后来只知道“楼兰”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家而已。它在哪里?曾经怎样?现在如何……教学使然,寒假期间我在网上看了与这篇文章相关的一些视频,  相似文献   

7.
儿子哲哲的班里留了一篇命题作文《我最想感谢的人》。没用太多时间,小家伙一挥而就——《哥哥,我想对您说》出炉了。开头是这样的:“在生活中,你一定帮助过别人,别人也一定帮助过你。但有时候,别人帮助了你,你会不会来不及或者忘记感谢别人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我来不及感谢的一个人……”哲哲写的是二年级时,我和他不小心走散,后来一位大学生借给他手机帮他找到我的经历。过程被他写得很曲折,颇有章回小说的味道。在作文的结尾,他写道:“一  相似文献   

8.
熟能生威     
一天,我叫几个学生背《养花》。一个学生背到“我得感谢它们”时,我说:“‘我可得感谢它们’,你丢了一个‘可’字,就把作者感谢花草的感情说浅了。”旁边的一位学生打开书一看,确实如此。后来,我又给背书者指出两处  相似文献   

9.
《诗·魏风·硕鼠》之二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毛传):“直,得其直道”.《郑笺》云:“莫我肯德,不肯施德于我.直犹正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直”读为“职”,“职”又训为“所”,则与一章“爰得我所”,义相重复,《诗》之叠章,倒换字而罕重复,故王说可疑.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云:“直就是值.得我值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又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学语文》2008,(6):25-26
《语文学习》曾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学生语文学得好,得益于自己长期的课外阅读,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养花》一文在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10册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1、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2、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我可得感谢它们。上面句子中的“照管”和“照顾”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关心、料理”的意思。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照管”侧重于注意、看管,是“照料、管理”的意思,可以用于人,如“照管孩子”,也可用于事物,如“这件事由他照管”,其适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论,早就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远远不是这么回事,一位考上大学的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是说:“我不会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尴尬,更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翻起肖川的《教育的理念》这本书,其中一篇《心存感激》,令人怦然心动:“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对我们拥有的一切。”现在我们的学生还知道什么是感激吗?父母给予的一切,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倾  相似文献   

14.
《氓》:正反对比 美丑相形 在《诗经》弃妇诗中,《卫风·氓》可视为《鄘风·谷风》的姊妹篇。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自己不幸婚姻的沉痛诉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诗篇紧扣女子内心感情的变化,或叙说经历,或发抒怨愤,或控诉不平,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形成起伏跌宕的艺术结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首章,追叙氓向女子求婚与女子许婚的经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代指诗中男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为“自彼来此之民,从民从亡会意”。女主人公的诉说,一开始便落到氓“抱布贸丝”的憨态上;男子第一次向她求婚的情景,清晰地保留在她的记忆里。“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紧接着笔锋一转,便用一正一反的句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每每有重沓复叠之语言,回环吟咏,以抒发缠绵不断的情思,实乃一大特色。在反复的句式中,必须把分章表达的内容,连串起来看,才能通解其中涵义。比如《郑风·将仲子》第一章“无逾我里”,第二章“无逾我墙”,第三章“无逾我园”。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里,里是居住之单位。实际上“墙”能逾,而“里”和“园”又怎么能逾呢?倘将三章之义补足,即可解作“无逾我里的园  相似文献   

16.
获奖感言: 我大名叫孟昱同,有“书虫”之称,今年11岁了。这一次,我获得了第三届“作文100分杯”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一等奖,感到非常幸运。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叶老师,是她精心指导我写好每一篇习作:也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一直给我订《小星星》和《作文100分》两本刊物,让我的写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谢谢他们!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高中生地理》第1期、第3期连续刊登了我的3篇热点章,其中发表于第1期的《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与第3期的《温家宝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路线图”专题解读》之“三上东北——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有幸撞住今年综高考卷占60分的压轴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中,《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一中的测试题“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与试卷中39题占10分的(4)小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相撞。回忆自己撰写这些章的经历,我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三要”。  相似文献   

18.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东坡名篇《赤壁赋》里的一个句子。在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此句的注解是“朗诵明月诗里的‘窈窕’这一章”,即《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月出晈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其理由为“‘窈窕’与‘窈纠’音近,所以苏轼称之为‘窈窕’之章。”我认为“窈窕”并非“窈纠”的笔误,东坡所吟咏的不是《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而是曹操的《短歌行》和《诗经·周南·关雎》。  相似文献   

19.
顾爱云 《教育艺术》2002,(12):20-20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很偶然的一次课的经历让我意外深刻地领悟了《师说》中这句话的内涵。那是一次邓小平理论课。在讲到“从严治党”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的内容 )这一问题时 ,为了表述“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谈到了现阶段共产党的腐败问题 ,从近几年来反响很大的几部电视连续剧反映的腐败现象 (比如《苍天在上》里某董事长面对腐败的无奈、《大雪无痕》里侵吞国有资产的“理所当然”、《黑洞》里走私集团的嚣张等 ) ,到社会现实中的几个腐败典型 (比如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的荣誉,我小小的心灵被感激充满了。感谢《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一直关心我成长的师长,还有支持我的朋友们。当然,还要感谢文学。某个午后,我坐在教室里开心不已地温习生物,一封信摆在我的书桌上,信封上印有《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漂亮的淡绿色徽章。平整而白皙的A4信纸上一枚枚仿宋体的汉字都在祝贺我入选“十佳”。心微微兴奋地跳了一下,仰起头来———窗帘刚好被风吹得飞舞起来,一束晴好的阳光跳过我的眼眸,窗外,天空正呈现出我最钟爱的那种蓝。我冲着太阳傻傻地笑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