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9.11与美国网络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果说,广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是越南战争的话,那么,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随后的反恐战争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网络传播时代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了。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一周年之际,回头看看美国的网络媒体在发布信息,沟通人与人、网络媒体与用户以及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联络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对我们理解网络媒体及其作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形式,契合了现代社会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却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本文将从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媚俗化的呈现出发,分析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问题,试图揭示信息传播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对网络传播的道德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与赞誉。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特色明显,如传播的及时快捷性、传播的立体多元化、独具一色的议程设置及引导功能。同时,网络传播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网媒与网民的自律与成熟、网络传播圈传播、网络信息沟通方面的新特点等。此次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本身媒介特色没有改变,甚至得到了某种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4.
Web2.0的冲击 传播产业无疑是近年来变化最剧烈的产业之一,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更影响了整个传播环境。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几个名词:网络游戏、实时通讯、博客、网络拍卖、网络书房等,无一不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提及:传播工具的改变,将影响整个传播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高露洁“致癌”事件审视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构成和达到的传播效果主要来自两个版块:网站编辑签发版块与和网民互动参与讨论版块。前者的管理在于网站内部加强.管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于网站的性质、网站领导的重视程度、编辑记者的整体素质和网站管理制度健全与否等,而后者的管理效果好坏还需要网民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无论对于网络传播还是网络传播研究来说,都称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年。网络传播这一从前的配角开始登上前台卖力表演,吸引了业界及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业界,第四届网络媒体论坛在南昌举行,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开展得红红火火;而在学界,《网络传播》杂志创刊,第一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召开,传播学者们藉着已有的传播理论知识,借船出海,以其广泛的触角和敏锐的视角,对网络传播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新闻传播》2010,(4):123-123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媒体日益成为时事热点新闻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对网络媒体在传播时事热点新闻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完善时事热点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因缺乏事实说话,公众意见性信息传播自由而泛散;网络媒体的舆论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其无法自主形成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功能显得欠缺。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互动,发挥网络媒体不同一般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利用好网络媒体开放的互动,可望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9.
本土品牌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和强大竞争对手压制,面临着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的挑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借力网络媒体,尤其是网络团购这一新兴营销模式。文章关注本土品牌如何利用网络团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品牌传播,主要从平台优势、传播动力、整合传播三方面考量网络团购营销模式,这将为本土品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加大立法和管理力度网络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当网络媒体的商业利益冲击其社会责任意识时,如何有效地抑制商业倾向的过渡膨胀呢?实践证明,加大立法和管理力度,对传播虚假信息者给予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是一剂良方。由于传统的传播法规已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所以世界上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在对旧的传播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令世人瞩目,网络媒体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和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主流媒体并驾齐驱,并且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媒介形式。网络作为体育新闻传播的媒介正展现出时效性、便捷性、全面性等越来越多的优势,使其越来越吸引大众的目光。网络在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媒介传播中的重要新生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不单单是积极的,同  相似文献   

12.
陈英 《新闻窗》2011,(3):69-69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我国目前的网络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媒体中假新闻、信息冗余、缺乏个性、服务功能单调等问题严重存在,尚未形成成熟的报道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模式。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对网络新闻的探索和研究,发挥网络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网络出现至今,给大众生活和媒体接触方式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随着数字技术的愈加成熟,网络媒体也有了巨大发展.类似"艳照门"的事件正是借助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得以造成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香港"艳照门"事件分析网络传播在传播公众事件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俞陶然 《新闻世界》2012,(7):216-218
目前,我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提高我国大众科技传播的效果。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研究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效果显得十分必要。在该领域,近年来赢得大量人气的科学松鼠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科学松鼠会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特征做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线下活动三个方面切入,提出了网络科技传播的改进方案,并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国内网络媒体的科技传播修正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严卫宏 《今传媒》2011,(8):82-83
本文通过对电视娱乐节目网络传播的长期观察,归纳出了以下五个特点: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立体化传播;网络受众规模日益增大;网络互动日益深入;网络平台将各娱乐节目集中展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内容合作上日趋紧密。这些结论有助于揭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进军网络媒体的规律,为电视媒体的相关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网络媒体的迅猛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成为了众多大学本科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此课程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媒体的能力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网络新闻传播课程与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的能力,此文结合了教学经验对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分众传播“也称“窄播传播“或“小众化传播“,是相对于“广播“而言的一种传播形态。新闻的窄播化和个性化使得网络媒体通过制作个性化的新闻产品获得最大的点击量和利润。  相似文献   

19.
苏畅 《记者摇篮》2004,(9):51-52
网络新闻传播业是近四五年才逐渐兴起的行业。但发展速度之快却令人惊讶。网络媒体在兼容了传统媒体后,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第四媒体。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广播媒体的传播快捷性、广泛性和电视媒体的声形神色兼备的优势,以及印刷媒体的反复阅读性和可保存性等优势.因此已对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新疆文化传播的渠道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凭借其优势,正在对新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天山网"汉语频道文化栏目的新闻内容从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报道形式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天山网如何传播新疆文化,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