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海琼  陈菊芬  徐春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61+167-161,167
本文研究运动训练对肥胖大鼠腹内脂肪、血压和蛋白尿的影响。通过高脂膳食进行肥胖造模。随机将SD大鼠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肥胖组、运动肥胖组(对四组大鼠进行3月跑台训练,其中Sed-Ob=安静肥胖组,Ex-Ob=运动肥胖组,Sed-C=安静对照组,和Ex-C=运动对照组)。对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肌酐,蛋白尿、血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安静对照组的大鼠血压正常,而安静肥胖组大鼠血压高;经过1月的锻炼运动肥胖组血压下降。运动训练组的体重和腹膜后脂肪量低于安静对照组。安静肥胖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目前的研究结果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血压和蛋白尿。  相似文献   

2.
王卉 《科教文汇》2014,(3):94-9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日益增多。长时间看电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及不爱运动都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大部分肥胖幼儿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自理能力差。因此,我通过对肥胖幼儿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有效的家园指导对策,帮助肥胖幼儿纠正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3.
王卉 《科教文汇》2014,(9):94-9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日益增多。长时间看电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及不爱运动都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大部分肥胖幼儿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自理能力差。因此,我通过对肥胖幼儿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有效的家园指导对策,帮助肥胖幼儿纠正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病。而全球饥饿人数只有8亿多。因此,世界上因肥胖患病者的人数要比饥饿者的人数多。而且全球的肥胖人数正以每5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中国肥胖人数己达7000万,城市人口中23.1%是肥胖者,城市儿童中51%是肥胖者。研究证明,有31种疾病的发生与肥胖直接有关。肥胖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艾滋病之后危及现代人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因此美国已将肥胖列为和吸毒、枪支泛滥等同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对下肢骨骼承压性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生产的Fastec Imaging高速摄像机置于人体行走的正侧面,受试者以正常行走的步速沿既定路线行走,随机拍摄,采用艾里尔配套的解析软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insole对受试者下肢骨骼承压型进行测试。结果:步宽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的步长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相对步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双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单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参数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足跟着地时,肥胖组踝关节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肥胖组髋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在单支撑时相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角度肥胖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改变,但无显著性意义。当足趾离地时,肥胖组在膝关节、踝关节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骸关节处的屈曲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运动步态下肥胖组右下肢的腓骨、足骨平均峰力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右下肢髌骨所受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胫骨、足骨所受冲量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它区域肥胖组虽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下下肢骨骼所需承压性大于体重正常者。  相似文献   

6.
王一凡 《百科知识》2014,(12):32-34
正一般人认为,肥胖只是有损形象。但是,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肥胖往往被视为一种疾病。但是,把肥胖视为疾病的观点也一直遭到批评。现在这种争论在专业领域有扩大的趋势。争论的主要问题是,认定肥胖是疾病的根据是什么,诊断肥胖的标准是否科学,以及如何对待肥胖。权威机构的认定最早认定肥胖是疾病的是  相似文献   

7.
吴睿 《百科知识》2011,(6):36-37
一份发表在美国《保健事务》杂志的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拥有3.25亿肥胖人口,占世界肥胖人口约20%。对于肥胖不断蔓延这一现状,多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专家认为,过大的生活压力、生活节奏紊乱、饮食结构高脂肪化、运动减少等因素导致了肥胖。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我国儿童肥胖的“小胖墩”与消瘦的“豆芽菜”的发生率约各占5%~10%。肥胖的标准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的正常标准的20%。我国儿童肥胖大多属单纯性肥胖。由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引起的肥胖,是比较少见的,约占肥胖小儿的3%~5%左右。长期使用皮  相似文献   

9.
郝超  王利方 《今日科苑》2010,(10):260-260
超重、肥胖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大学生肥胖问题日趋严重,且单纯性肥胖又是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郝呈上升趋势。它不仅极大程度地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是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痛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就大学生单纯性肥胖对心肺功能及对大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年人超重与肥胖及干预措施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已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肥胖原因、判定标准和危害,综述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干预措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肥胖已成为这个时代人类的大敌,但是有些不易被人们察觉的隐藏在肥胖后面的麻烦,或者说肥胖诱发的问题,可能对人们的打击更为严重和残酷。这主要体现在肥胖对智商和心理的影响方面。肥胖影响智商已经有多项研究提示,肥胖的严重后果之一是降低人的智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旧金山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50名中年健康男女进行大脑扫描,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健康.肥胖是包括环境与道传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的可变性提供了预防肥胖的可能性.肥胖可从膳食因素、体力活动与体育运动、家庭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9,(19):12-12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肥胖儿童,特别是肥胖女童更易孤独、抑郁和焦虑。研究人员对8000名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的行为变化进行调查,并考虑了被调查者“开始肥胖的年龄”以及“肥胖持续时间”等因素。结果发现,上幼儿园时体重就开始超重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比体重正常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等迹象。  相似文献   

14.
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人类现在和将来的大敌之一是肥胖。很多人不是死于灾荒、战争、灾难,而是将死于肥胖以及肥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身体和心理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内科疾病为大家所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仅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亦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患2型糖尿病的中国人30%肥胖,北美人可达60%~70%,Pima印第安人全部肥胖,由此可见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3名超重和肥胖少年实施8周的运动干预,频率6次/周、运动时间1小时,次、运动强度60%~65%VO2max,观察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结果:多数研究对象在身体成分改变的同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有明显改善,同时有超过75%的受试者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结论:对超重和肥胖少年的运动处方宜采用持续、中等强度的方案,这将有助于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周期有氧运动下肥胖小鼠心肌收缩能力。方法:选取肥胖昆明小鼠12只,正常昆明小鼠12只为对照组,无负重游泳训练8周(每周5天,每天2小时),构建周期有氧运动训练模型。采用单心肌细胞边缘探测系统检测各组小鼠心肌收缩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摄食量同肥胖组小鼠没有差异,肥胖组小鼠摄入的能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小鼠在运动期间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周期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小鼠心肌收缩能力,显著增加肥胖组小鼠心肌最大收缩幅度以及最大收缩速率(±dL/dt),延长心肌收缩时程(均P0.05),上调肥胖心肌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水平。检测心肌自噬标志物Beclin-1以及Atg7发现,同正常组对比,肥胖组小鼠心肌自噬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周期有氧运动可促进肥胖组小鼠代谢水平,有效上调肥胖小鼠心肌收缩自噬的水平,改善肥胖小鼠心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8.
肥胖可以影响体形,也可以带来像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很多疾病。肥胖还可能造成不孕,一旦妊娠,妊娠期间母体为了适应胚胎、胎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的激素参与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下,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变化。分娩期,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而肥胖又是巨大胎儿形成的危险因素。这就使得肥胖患者在分娩期的过程中,存在着的危险性相对增大,同时,难度也相对增加。现在我对我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肥胖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并进行的护理做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8)
肥胖与青春期发育、疾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目前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做有关讨论。  相似文献   

20.
隽武 《科学生活》2014,(10):56-59
众所周知,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据统计,中国有约1/3的人超重和肥胖,大约为4亿人。在总人口中,儿童超重和肥胖占17.5%,成人则达到32.5%。在美国,这一问题更为严重,超过65%的成年人和超过30%的儿童达到超重或肥胖的标准。同样众所周知的是,体重超标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这些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肥胖都是因为糟糕饮食和缺乏运动造成的。国际上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适当营养摄入和足够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乃至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