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技术在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技术是90年代世界油田开发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自1991年开展水平井先导实验以来,东辛采油厂共在14个区块部署各类水平井54口,涉及的油藏类型有稠油出砂油藏、薄层油藏、薄互层、低渗透油藏、气顶油藏、窄屋脊油藏等8类。实践证明水平井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采收率,在油田开发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于宁 《内江科技》2011,32(3):140+145-140,145
针对梁家楼油田中部梁38块油田地质特征,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油藏、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油藏特征,结合该区水平井钻井及开发状况,对水平井开发在该类边底水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徐学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353-353,283
垦西地区中深井目的层厚度不足5米,针对这种薄油层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使水平段的井眼轨迹始终穿行于储层中,从而增加油藏的裸露面积,可提高开采效果,在分析薄油层钻井难点的基础上.从优化钻具组合、井眼轨迹控制和地质导向三方面对薄油层水平井钴井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垦761区块4口水平井的现场施工进行了具体总结。  相似文献   

4.
杨新华 《内江科技》2011,32(4):112-112
2007年以来,面对孤东采油厂化学驱单元投入不足、水驱单元稳产难度大、稠油油藏特别是薄层稠油油藏储量动用差的问题,结合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现状及特点,推广应用了"六位一体"的水平井开发技术,将水平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突出各个系统节点,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发效果,为薄层稠油油藏储量动用率、采收率的提高以及后续产能接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苏海芳 《内江科技》2010,31(11):54-55
国外油田大量利用水平井开采低渗透油田,对其进行大规模压裂增产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外大量采用多分支水平井与油层的最大接触面来减小钻井数,提高产能指数,降低成本,增加总产油量。利用大位移井可以实现海油陆采,保护环境,节省投资,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6.
代艳玲 《内江科技》2010,31(12):138-138,172
草13外围沙二、沙三段稠油油藏一直采用直井、冷采技术低效开发,本次方案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了转换开发方式,部署分层水平井热采开发的可行性,打破了直井冷采的开采僵局,提高了稠油油藏采收率,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技术在边底水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华油田广一区潜33油组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油藏,地层能量充足,在利用直井井网开采了30多年后,主力层已基本水淹。由于直井开发水锥现象严重,开发状况不断恶化,导致采收率低,大量剩余油滞留地下无法采出。针对该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利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不但明显提高了采油速度,改善了开发状况,而且采收率由52.3%提高到55.4%,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特有的钻井流程日渐完善,水平井涵盖着连续油藏,包含层叠状的、断块内的油藏。经过水平钻井,减少耗费掉的总金额,增添单井固有的总产能。大庆油藏独有的特性为:储层变更偏多,油层很薄,调控井眼轨迹很艰难。此外,摩擦及油层内的扭矩都是偏大,很易增添岩屑[1]。辨识水平井特有的剖面,探析钻井技术,在这种基础之上摸索最适宜的钻井流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采油工程与油藏工程广泛采用的几种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提高产能预测的准确性.笔者通过研究油藏渗流模型和井筒管流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进行稳态耦合,得到一种计算水平井产能的新方法,对比前人研究的解析模型和半解析模型,新方法得到的产能更接近于实际产能。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以来,采油厂在特低渗透油藏先后上报探明储量11663万吨,采用大型压裂弹性开发、滩坝砂油藏注水开发、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以及二氧化碳混相驱等技术,动用了渗透率大于3×10~-3μm~2、埋藏小于3000米的特低渗透油藏2000万吨,目前未动储量近1亿吨,但这部分储量品味更低、埋藏更深、物性更差、常规开发技术动用难度更大。因此,为了提高特低油藏储量动用率和经济效益,本文转变思路、开拓创新、探索出了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新途径,采用长井段多级分段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6,(7):63-64
微小井眼径向水平井是指井眼直径小于88.9 mm,井眼曲率半径约为0.3 m的水平井,一般通过高压水射流喷射钻成,具有高效、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点。本文对水力喷射微小井眼径向水平井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小井眼径向水平井产能随着井眼数目和水平井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储层各向异性的增大而减小,微小井眼径向水平井相对于直井的产能优势在薄层中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水力喷射微小井眼径向水平井钻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乐安油田草109块沙二段南部为超稠油,定向井吸汽能力差;油层边底水能量较大,直井开采由于生产压差较大,易出地层水,而利用水平井不仅能控制更多的地质储量,并且具有减小生产压差、有效抑制边底水锥进的优势.利用水平井开发动用该超稠油油藏的剩余油,有效改善其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该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油田水平井冲砂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水平井的独有特点致使现有的冲砂技术难以实现有效的石油采收,水平井的采收应在分析施工状态的基础上实现管柱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具体的管柱的设计实现了连续冲砂装置的配套技术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水平井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田云霞 《内江科技》2011,32(4):111-111,179
近两年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取得长足进展,成为新区高效开发、老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水平井开发配套技术的优化改进与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新区产能建设块的开发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水平井配套采油工艺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广泛性和适用性,提高了河口油区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方法台8断块馆陶组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地层产状陡,含油条带窄,常规直井开发边底水锥进现象严重,采取了应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措施。目的抑制了开采过程中含水上升快,有效地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水体突进。结果沿构造高部位部署的4口井已累计增油3.9613×10t,递减减缓20%,采收率提高10%,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台8断块实施水平井的成功实践表明,在对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为提高同类小断块油藏开发效果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埕东油田西区为典型边底水油藏,该类油藏突出特点就是边底水活跃,含水上升速度快,采出程度低,采收率低。为改善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实现边底水油藏高效、可持续开发,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本文针对埕东西区边底水油藏地质特征、开发方式、油水关系及开发效果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运用"差异化"管理理念,对症下药,不同的油藏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进一步提升边底水油藏开发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该理念的建立,为边底水油藏的高效开发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开发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等 《内江科技》2014,(3):94-95
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气水产出关系复杂,有的气井甚至投产就气水同产,严重影响气藏的采收率。受水平井井眼轨迹和复杂流动形态的影响,常规的预测模型不适用于水平井的临界携液流量预测,分别利用直井段、斜井段和水平段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计算气井不同井段的临界携液流量,发现直井段临界携液流量并不随井深呈线性关系,这为指导火山岩气藏水平井高效开发和排水采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孟庆安 《内江科技》2012,(3):119+104
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陈25区块水平井钻井的施工难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及井眼轨迹控制方法。对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技术措施,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对该区块油藏开发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陈庄薄层稠油油藏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天然能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油藏注汽压力高、热损失大,产能低、递减快的状况,通过开展热采防砂技术的改进、注汽工艺的优化,CO辅助热采、水平井双管注汽试验,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为稠油规模继续扩大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对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2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法:深南油田台4N块馆陶组低幅度边水油藏,因构造幅度小,含油条带窄,常规直井开发造成边水指进现象严重,含水上升快等特点,开发过程中采取了沿构造高部位部署钻探水平井的措施。目的: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有效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水体突进。结果:断块内实施钻探3口水平井,投产后初期日产纯油120t/d,已累计产油765×10^4t,采收率提高15%,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结论:断块内实施水平井的开发成功,为提高断块地质储量动用程度奠定了基础;为同类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