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静 《德州学院学报》2013,(Z1):131-132
预制语块是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整体习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范例。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出发,探讨预制语块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增加英语写作的流利性;二是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三是有助于培养语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
预制语块是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预制语块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发现如何通过加大预制语块的输入和输出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分析词汇习得误区,指出预制语块是改变词汇习得僵局的关键。占自然话语70%的预制语块融合了语法、语义与语境的优势,从认知、文化、心理、神经机制多学科视角下全面分析,发现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对于改善词汇习得石化现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预制语块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制语块既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也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预制语块教学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流利性、地道性、得体性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和培养语篇组织能力、理解能力,是融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与语用、语篇教学为一体的整体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预制语块意识,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善目前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中,预制语块是语言生成的重要部分,预制语块的学习可以使二语学习的效率"事半功倍"。本文明确了预制语块的概念和分类,并就预制语块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二语运用的准确性、地道性、丰富性、流畅性和创造性,同时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和二语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6.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制语块既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也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预制语块教学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流利性、地道性、得体性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和培养语篇组织能力、理解能力,是融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与语用、语篇教学为一体的整体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预制语块意识,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善目前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预制语块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从预制语块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出发,简要分析预制语块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语块意识和语块运用能力,为写作教学找出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口语能力是二语习得者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二语口语能力习得的限制因素,以及预制语块在复杂口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预制语块用于二语口语教学路径:发挥学生自主意识,确保高质量语言输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开发合适的口语教材辅助教学需求,以期提高口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9.
预制语块是一种固定、半固定的"板块",具有一定的语法特征和语义,是二语习得中重要的语言现象。针对大学英语写作现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了预制语块在写作中的应用,指出预制语块的重要性,启迪大学英语外语教学工作者重视语块教学,从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写作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5):79-80
预制语块既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又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预制语块可以提高职高生口头交际的流利性、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交际的得体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预制语块增加学生词汇,强化记忆;运用预制语块,提高学生口语的正确性和流利性;巧用预制语块,培养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研究发生在语言学习者身上的习得过程,是目前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着重研究的课题。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是“输入-中央处理-输出”的过程,其间“注意”和“记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语言学习实践,怎样解决教和学的过程中的问题,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背诵输入法”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诵不仅可以克服外语学习的焦虑,排除母语干扰,还可以过度学习,强化记忆,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外语语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这一简单而快捷的语言输入方式,提高外语输出和复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其理论是刺激—反应论或强化理论。模仿的认知基础是建构主义和记忆心理学。在母语习得中,模仿是一种选择性模仿。在二语习得中,模仿表现为一种认知处理过程。这种认知处理表现为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分配认知资源,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处理,从而使模仿输出成为可能。模仿的内容涉及到语音、构词、语句生成和语法等外语学习的各方面。模仿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胡宜平  胡丹颖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61-163,191
二语认知过程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二语学习的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理论使用不同层次的记忆来加工语言信息;记忆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通过对二语的物理特征和语义特征加工而实现的,其加工痕迹的深浅反应不同的记忆水平;二语习得理论,Gass用五个阶段解释二语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过程.这些理论为二语学习的认知活动、二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词块是语言形式相对固定的多个词的组合,作为整体储存和取用。词块广泛存在于自然话语中,作为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对本族语者语言的流利性和地道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词块的存在对第二语言习得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有助于学习者改善语言表达的流利性,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有助于学习者获得语用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提高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元语言意识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觉察和运用。本文首先介绍 了什么是元语言意识及元语言意识测量的方法,接着讨论了元语言意识在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迁移,然后重点论证了元语言意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元语言意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动态、交互作用模型,即元语言意识、母语、工作记忆和情感态度等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构成一个动态有机的系统,它们共同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记忆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记忆”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记忆在人的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将人的心理活动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然后作者根据记忆规律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记忆.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phonological and executive components of memory reflect language‐specific capacities in reading achievement. We tested whether the memory processes in a sample of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tha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predicting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risk for reading disability (RD) in Grade 1 (Swanson, Sáez, Gerber, & Leafstedt, 2004) also predicted reading performance in Grade 2.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ed that Spanish short‐term memory (STM) performance in Grade 1 predicted basic Spanish‐reading skills and Spanish comprehension in Grade 2, whereas Grade 1 English STM performance predicted English vocabulary and English comprehension in Grade 2. More importantly, children at risk for RD in Grade 1 differed from the counterparts in Grade 2 on both English and Spanish measures of reading, whereas their memory deficits were isolated to Spanish STM and working memory (W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specific processes in memory and rea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的研究,人们能正确认识语言迁移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并通过系统地对比分析影响语言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教师能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的异同,尽可能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的研究,采取系统对比分析方法深刻剖析了影响语言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提出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如何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产生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