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菜辛《青草在歌唱》中女性与自然相似而紧密的联系,探讨了两位女主人公在父权制社会压迫下不同命运的形成原因、自然及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得出了女性只有与自然为友,不懈地抗争于男权社会的压迫,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我的人生,达到女人、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女勇士》中无名女人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塑造了“无名女人”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无名女人的形象,揭示了汤亭亭对传统性别政治的挑战,对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性别压迫的反抗。  相似文献   

3.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是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格罗丽亚·内勒的处女作。当前关于内勒该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层面,即以整体的视角剖析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和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而很少将注意力集中于小说中的某一个具体角色。主人公玛蒂的母亲形象在该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文章运用女性主义、妇女主义的相关理论和母性观点分析玛蒂的自然母亲形象和社区母亲形象,并指出其社区母亲形象的来源、积极影响和缺失,进而判断出《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的玛蒂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4.
英国移民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在《白牙》中高度关注女性移民的生存状况.文章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探讨《白牙》中少数族裔女性移民的社会困境,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父权社会的压迫和西方白人女性的歧视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女性移民在白人主流社会迷失自我身份,处于失语状态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女性就因为身处女性而受到男性的压迫,而这种压迫业已上升为“自然”的统治。在文学中一批女作家率先意识并积极抗争这一现状。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就是此类型文学作品的佼佼者。以平和而平等的态度宣扬着一种冷暴力的抗争意识。但在重读这部作品之后,在作品人物以及作家经创作等方面,无不吐露着传统的女性意识,其宣扬的女性主义思想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了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小说《觉醒》,分析文中父权-夫权制对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压迫、探索她与自然环境中大海、小鸟的关系,从而揭示维多利亚时代男权社会及工业文明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表达了作者追求女性解放和构建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剖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通过分析文章中女性形象和自然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以及女主人公玛丽安不懈的抗争,从而得出结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与自然所经历的迫害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找到父权制这一根源,才能通过反抗逃离"被吃掉"的命运,争取人格尊严,最终获得属于自我的人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陈迎晓 《文教资料》2011,(26):21-22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面对着来自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身心饱受摧残。著名黑人女性主义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凭借着强烈的洞察力和社会使命感,成功塑造了在黑人男权社会压迫下苟延生存的女主人公西莉通过自我重塑和自我觉醒摆脱压迫,从而获得精神和人格独立的过程。本文从妇女主义视角解读《紫色》中黑人女性打破各种社会枷锁,重新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间问题》是朝鲜著名女作家作家姜敬爱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20世纪30年代,朝鲜社会处于殖民地最黑暗的时期,而旧社会延续下来的封建习俗同时也侵袭着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女性。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当时社会出现了像姜敬爱这样的女性作家,将自己身受压迫的生活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从而给我们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人间问题》是姜敬爱的代表作,它通过写压迫不断的情况下,女性忍无可忍,最后终于奋起反抗来展现了女性意识的渐渐觉醒和逐渐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琳 《海外英语》2015,(1):203-204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简·爱》与《白衣女人》分别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威尔基.柯林斯的作品。这两部小说各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简·爱》里的简爱与疯女人伯莎以及《白衣女人》中的劳娜与安妮,也正由于这几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小说在一些叙事规律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比如两部小说在情节发展、意象等方面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其实是同一个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是一部描写女拓荒者的边疆小说,女性和自然的关系是他的一个重要主题。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来看,薇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逐步解构了女性以及自然的被动性和压迫性地位,建构了一个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3.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成名作.全书通过芒果街上少女埃斯佩朗莎的童年记忆,用貌似"诗话"的语言控诉了拉美裔女性遭受的白人文化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本文从族裔文化和女权主义两方面尝试解读双重压迫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以及拉美裔女性的反抗.  相似文献   

14.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叶青 《文教资料》2010,(27):14-15
作为讲述人类起源的一则悠长寓言,《裂缝》讲述了男人和女人从诞生日起.经历了一系列的矛盾与斗争,最后却走向了和谐共生。本文试图从男人、女人、自然三者关系来阐释莱辛一生的追求——和谐共生思想这个主题。多丽丝·莱辛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这部新作中倡导人们要善待自然.正确处理男人与女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聚焦自然和女性的命运,讽刺了当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及男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摧残,都以悲剧收尾彰显了作家对当时父权制的不满以及强烈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文章从伦理身份缺失,伦理意识觉醒和伦理环境压迫这三方面讨论了美国南方黑人女性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为人子女、母亲以及妻子的伦理身份;失去了正常伦理属性家庭关系里本应享受的父母之爱与两性之爱。文章认为:《紫颜色》充分体现了黑人女作家沃克一贯主张的伦理诉求:即广大黑人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自为,解除父权社会下"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枷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陶李 《文教资料》2011,(20):15-16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通过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对男性殖民意识的对抗,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追求心灵的救赎三个层面的书写,表达作者欲冲破殖民意识的束缚和男性压迫的藩篱,解构"女人说男人话"的社会系统,从而追求女性解放、憧憬两性融合、向往自然和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是第三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女性主义运动与生态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人对自然的统治与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D.H.劳伦斯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通过对英国工业化小镇以及女主人公厄秀拉的刻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实现人与自然和男女两性关系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和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两人的处女作《大地》和《最蓝的眼睛》中都描述了女性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对土地的依恋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强调的女性与自然在孕育生命的特征上是具有相似性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黑人对白人的压迫,就像人类对自然的压迫。这种共通性从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两部作品通过描述女主人公阿兰和克劳迪娅的女性意识,刻画了自然生态意象"土地"。赛珍珠和莫里森共有的"土地情结"深刻反映出两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